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杭州中河上一座看似一般的“府桥”,却与理宗皇帝的至亲有关

杭州中河上的许多桥,真与南宋王朝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座看似一般的“府桥”,也是始建于南宋。它的桥名因为桥东有荣文恭王府,故称荣王府桥;度宗咸淳年间称荣府桥;清称府桥;民国时讹称抚桥;今又称荣府桥或府桥。

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出身贫寒,原名赵与莒,他七岁时,父赵希瓐逝世,生母全氏带他及弟赵与芮返娘家,母子仨在全氏在绍兴当保长的兄长家寄居,一直到赵与莒十六岁。

因为机缘吧,赵与莒在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宋宁宗驾崩,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竑,立贵诚,即为宋理宗。宋理宗登基后,只尊宋宁宗皇后杨氏为皇太后,生母全氏并无尊封。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做了傀儡皇帝。直到杨太后过世,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

理宗亲政之后,追封生父赵希瓐为荣王,这样,作为理宗唯一的亲弟弟,赵与芮以荣王嗣子的身份住进了荣文恭王府。理宗在位40年,赵与芮以皇帝唯一亲弟弟的身份享受荣华富贵,可能源于幼时的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赵与芮对亲王的生活特别知足。

这座因王府而名的府桥,看上去朴实无华,实际上桥的栏杆和望柱的装饰都是很讲究,栏杆是石板镂空的棱形图案,望柱是庄重大气的四面体。桥东头台基上有一对设计华贵、非常讲究的兽面石鼓,这一切都透露了昔日荣王府地位的不一般。

南宋淳祐六年(1246),理宗已经年过40,仍然没有儿子,而立储之事已经不能再拖延,遂开始物色皇子人选。从感情和血缘关系来讲,理宗理所当然地倾向于亲弟弟荣王赵与芮的儿子赵孟启。于是,年仅6岁的侄子赵孟启被选立为太子,赐名禥。

后来朝中议立太子妃人选时,理宗因生母之故,选其侄孙女全氏为妃。后又追谥自己生母为“慈宪夫人”。景定五年(1264年),理宗崩,赵禥继位,是为度宗。公元1274年,度宗崩,恭帝继位。 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城被元军攻克,赵与芮从此离开他的王府,与皇嫂、太皇太后谢道清,孙子宋恭帝被带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授赵与芮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大司农、平原郡公。

在元大都,赵与芮生活了11年,在经历了儿子、孙子的死难之后,也许变得更加低沉。为了减弱忽必烈的猜忌,保住赵宋血脉,他向元世祖忽必烈贡献出了他的全部家产,宗室得以保全。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7年),故宋荣王赵与芮薨逝,享寿八十,善终了。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