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平和年代,社会的底层或普通大众,越是难有人生大逆转之日,区别最多也就是好过一点,或难过一点而已。
如:一个教书匠,几乎不可能出将入相;一个农民或小商贩,根本不可能位登大宝;一个屠夫、马(车)夫、小工匠,甚至“小流氓”等,几乎不可能改变自己社会底层的命运。
但是,乱世就不一样了,这一切皆有可能?
刘邦,被其父训斥为“无赖”的“流氓混混”,而且还是农民出身,居然建立了西汉政权。
甚至,最初追随他的萧何、樊哙、任敖、卢绾、周勃、灌婴、夏侯婴、周苛和周昌等人,几乎都是社会最低层出身,居然大都成为将相之才。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想年少时的刘邦,性格豪爽、为人豁达,但不喜读书、不喜农事,只喜喝酒。因此,刘太公刘煓训斥其子为“无赖”。
如此一个人,就算后来谋了个泗水小亭长的基层小官,汇聚在他身边的人出身又怎么高贵得了。
例如: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年轻时仅是沛县(今江苏省沛县)的一个小小主吏掾;西汉著名军事统帅樊哙,屠夫出身;汉朝开国异姓诸侯王之一的卢绾,曾是刘邦的发小,显然二人的出身也差不多;还有以纺织养蚕器具为生的周勃、以贩卖丝织品为营生的灌婴、曾为车夫马夫的夏侯婴等。
所以,有人说刘邦身边的都是一帮“狐朋狗友”。但并不都是出众的军事人才,而是很少的一部分,如:萧何、任敖、周苛、周昌以及跟随刘邦起事的“三千子弟”,应该都不是出众的军事人才。只不过,樊哙、卢绾、灌婴、周勃以及夏侯婴等人在乱世中都活了下来,而且建立了不世功勋,这才倍受世人的关注罢了。
再想想,社会最低层人生大逆转最多的“五代十国”,其开国之君的出身几乎都是社会的最低层,如:
南楚开国君主马殷,木匠出身;
后汉开国君主刘知远,曾为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部下军卒;
南汉开国君主刘隐,小商人出身;
后晋开国君主石敬瑭,因家世贫寒,甚至连姓氏都没有;
后周开国君主郭威,曾是杀人犯,还进过监狱;
前蜀开国君主王建,以贩卖私盐为生,相当于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
南唐开国君主李昪,从小父母双亡,浪迹濠州开元寺生存;
吴国开国君主杨行密,农夫出身;
南平开国君主高季兴,早年曾是汴州富豪李让的家奴……
还有刘备身边的关羽与张飞,一个杀人犯+小贩出身,一个屠夫出身,都是因为天下乱世,这才成就了一代名将。
以及与刘邦人生颇为相似的朱元璋,其身边的一帮“泥腿子”,也出了许多的军事大才。
所以说,刘邦身边的那帮“狐朋狗友”能成为出众的军事人才,皆赖“乱世出英雄”的一方乱世沃土,才有了后来的茁壮成长。
但是,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没有一点军事方面的天赋,就算给予一方乱世沃土,也难有后来的成就。
例如:周勃本身就是弓马娴熟,孔武有力;刘邦刚刚起兵反秦,灌婴便能攻城略地。
所以也说,成就他们的除了乱世这个机遇外,还得依赖自身的本领立世。否则,在乱世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更别说建功立业了。
当然,也不排除“神枪手是子弹壳里堆出来的”成长过程。
同时,他们能够为出众的军事人才,也与他们在世乱中“跟对人”有着莫大的关系。由于刘邦的不断壮大,他们自然也就跟着不断成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