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皇帝都是骗子!朱棣的儿子手足相残,全因他的一个谎言

永乐二年,也就是1404年,刚刚夺得皇位的朱棣颁布诏书,册立燕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嫡长子继承制摆在那里,即便强悍如朱棣,也不敢随意违背。

但问题是,朱棣在选择接班人这件事上,似乎有意耍了小手段。靖难之役中,朱高煦表现神勇,朱棣曾经拍着他的后背说道:“好儿子,你要再接再厉,你大哥体弱多病,如果将来问鼎天下,我就让你接替他的嗣君位置。”

我们不知道,朱棣说这话的时候,究竟是带着真心,还是只想以此作为激励朱高煦的方式,让他在战场上更加勇猛地杀敌建功。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朱高煦得到老爸的鼓励后,变得比以往更加努力,他没有辜负朱棣的期待。

然而,朱棣顺利登上皇位后,却没有兑现当年的承诺,朱高煦有苦难言,心中的不满逐渐转化为怨恨,最终将朱棣和朱高炽视为敌人。这一幕何曾熟悉,还记得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位期间,杨文干起兵谋反,他也是用册封太子作为诱饵,命令李世民率军平叛,结果却食言了,李氏父子之间的仇恨进一步加深,最终酿成手足相残的惨剧。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朱棣并非只是一位热衷于行军打仗的马上皇帝,他的帝王心术不亚于朱元璋。朱棣更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让朱高煦成为第二个李世民,自己更没有像李渊那样早早退位,即便在20多年里,他有大部分时间都不住在南京城,甚至长期生活在军营里,他也能牢牢抓住皇权。

朱棣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毫不留情的铁腕手段。在将朱高煦封为汉王后,朱棣为他选择了一个偏远的藩国,也就是今天的云南地区,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和“汉”毫不沾边,历史上的汉王基本都在关中地区,但朱棣肯定不会傻到把如此重要的领地交给一个野心家。

当然,朱高煦并非没有机会,他如果能够暂且忍耐,老老实实在云南地区经营,个人势力肯定会逐渐壮大,毕竟天高皇帝远,相信朱棣也拿他没有办法,北宋时期的大理国以及清朝初年的吴三桂,都是割据云南,让中原政府十分头疼。

不过,朱高煦生下来就天不怕地不怕,虽然在勇武程度和军事谋略方面,他不输给朱棣。但是在韬光养晦和自我忍耐方面,他远不如朱棣,这就是为什么朱棣能够发起靖难之役,并成功夺取天下,朱高煦却沦为历史笑柄。

从一开始,朱高煦的不满就表现在脸上,这种强行对抗圣旨的做法,让朱棣颇为不满。但朱棣还是耐着性子,重新选择了山东作为汉王封地,朱高煦却还是拒绝就藩。从那时起,朱棣就提高了对朱高煦的警惕,毕竟他是靖难之役的见证者和具体执行者,如果稍有放纵,说不定朱棣就会成为又一个朱允炆。

这个时候,朱棣的手段同样很高明,他选择静观其变,等着朱高煦露出把柄。果不其然,朱高煦拒绝就藩后,朱棣什么话都没说,这让他错误地认为,老爷子并不敢轻易和他起冲突,于是言行举止变得更加飞扬跋扈。

朱棣在北京督建新城期间,朱高煦竟然在南京城私自招募3000精兵,而且在京城里纵兵抢掠,眼里毫无王法。当时有1位叫徐野驴的执法官查办此案时,竟然被朱高煦用铁锤活活打死,这一幕让人想到了汉文帝的弟弟淮南厉王刘长,同样是当街击杀朝廷命官,同样是无法无天。

不过和汉文帝的阴损腹黑相比,朱棣则更加直白冷酷,他回京后立即下令逮捕朱高煦,并废除汉王爵位,将他的3000名精兵全都送到长城居庸关。这件事过后,朱高煦等于是遭到放逐,即便他还是有谋反的心思,也很难再兴起风浪。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