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朱元璋要给小舅子升官,小舅子却跪地大哭:我不做官,给我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在我们现今浮躁而又繁杂的社会中,很多人都将追名逐利当作自己一生的目标,似乎金钱和外物就是人生的全部,从而忽视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样或许能获得一时的财富,但其背后也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隐患。在我国明朝时期,朱元璋曾要曾小舅子升官,结果小舅子却跪地大哭,说自己不做官,只想要钱和酒,后来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元末时期,决心搞事业的朱元璋偶然路过濠州人郭山甫家门。传闻郭山甫擅长给人看面相,他一见朱元璋就立即惊为天人,觉得他未来必然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于是就主动向朱元璋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还要让自己的儿子做朱元璋的下属,跟随他一起打天下。

朱元璋听后当然十分高兴,于是就带着郭家的男男女女出发了。后来,朱元璋果然就如同郭山甫预言的一样当上了皇帝,而郭山甫的女儿则被封为了“郭宁妃”,三个儿子中有两个都被封为高官,只有郭德成仅得到了“骁骑舍人”这样微不足道的官职。

于理说,郭德成早年间跟随朱元璋驰骋沙场,立下了累累战功,理应受到高官厚禄的封赏。于情说,他是朱元璋的小舅子,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受封当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奇怪的是,郭德成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小官,时间久了就连皇帝本人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向他提议,要封他做一个大官。

这本来是一家值得庆贺的喜事,可郭德成听后却突然跪地大哭说:“我实在是辜负了皇上的厚望,可我没有能力担此重任,担心自己会耽误国家大事,只希望每天都能有酒喝、有钱花就行。”皇帝听后觉得十分吃惊,但又在内心赞叹他果真没有什么野心,于是赏赐了许多钱财和美酒给他。很多人对郭德成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不解,认为他是贪图享乐,错失了封官加爵的大好机会,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非如此,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多疑”是历朝历代皇帝的通病,而身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到了晚年时期更是疑神疑鬼,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们个个都成为他的“眼中钉”。对于皇帝来说,越聪明、越有野心的人对自己的威胁就越大,所以像蓝玉、胡惟庸这样的贤臣最终难逃一死。而“庸俗无能”的郭德成却一直受到优待,而且还成为了朱元璋极为信任的人,时常受邀入宫陪皇帝喝酒。

不过“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小心谨慎的郭德成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一次,他入宫陪伴皇帝喝酒,接连数杯入肚后就有些醉了,头发衣服也变得乱糟糟。皇帝被他醉汉模样逗笑,还说他顶着一头乱发如同疯子一样。郭德成没有多想就直说,自己早就厌倦了这头乱发,觉得剃个光头才算利落。皇帝听后脸色立即变了,原来早年间朱元璋曾出家做过和尚,当上皇帝后就十分忌讳别人提到“光头”之类的词语。

说完话后,郭德成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当着皇帝的面依旧一副醉酒的样子。到了第二天,他直接跑到寺庙当了一个光头和尚。而皇帝得知这件事后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夸赞他“真性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郭德成看起贪图享乐,但事实上他是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他能早早地看清局势,懂得隐忍,更明白何谓取舍,最终得以在皇权下安稳度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活在当下,明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不要被外物蒙蔽了双眼。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