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长平之战白起俘虏赵军40万全部活埋,有你不知道的原因!

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因上党之争,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西北)展开了为期三年之久的拉锯战,最终以秦国完胜赵国,宣告长平之战落幕。

此战秦国由战神白起率40万秦军浩浩荡荡奔赴500多公里到达长平。赵国由护国神将廉颇率45万赵军在长平迎战。后因秦军使了“无间道”,赵国临阵换将,由满腹兵法而无实际作战经验的赵括替换了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的神级指导员廉颇。正因为赵孝成王的这一波骚操作,使得45万赵国将士身死沙场。

长平之战

秦赵三年大大小小的攻守战,赵军先后战亡5万名左右的士兵。直至战争结束,被秦军俘获的赵军有40万人左右。40万人足够抵得过现在两大战区的兵力了,。那么为何白起不将这40万俘虏收编为秦国所用,而要将其全部活埋?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秦赵长平之战行军路线

首先:赵军被围困达46天之久,粮草断供,早已是人饿马乏。秦军将赵军俘虏后,如果要收编的话,首先得让赵军有一口饭吃吧!总得收编活人吧!因为战争持续了三年,此时秦军的粮草补给也是捉襟见肘,哪里还能多余出40万人的口粮?更别提将这40万已经饿的骨瘦如柴的战国俘虏长途跋涉地带回秦国收编了。

其次:即使秦军将自己的口粮分一半给刚刚收编的新同志吃,那么在返回秦国的路上,如此庞大的40万战俘队伍发生反叛怎么办?指望吃的半饱的秦军有气无力地对抗吃的半饱的赵军战俘?这还不得又要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拉锯战了?

再次:即使平安地将40万战俘带至秦国整编了,可是由于许多战俘的家人、亲戚朋友都还生活在赵国,难免这部分战俘不因思乡心切、挂念家人而发生反叛,这无异于在秦国安装了许许多多不知何时就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最后:老辣深谋的白起也不可能心慈手软地将这40万战俘全部释放回赵国,放虎归山这种低级的操作,白起也是干不出来的。

发掘现场:被活埋的40万赵军

综上:在很多因素的促使下,坑杀40万战俘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何况身处那个战争动荡的年代,身为秦国的大将军也很为难。后世因此役坑杀40万战俘之举,冠以白起“杀神”之名,如果就事论事、客观分析的话,白起的做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