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福建发现一本太监族谱,记载内容颠覆明史,明史真被清朝篡改了吗

人们常说成王败冠,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以此来表达对失败者的同情。

这种观点不能说完全正确,但是也有它的可取之处。

比如今天要说的在我国福建发现的一本太监的家谱,里面的内容却颠覆了明史,那么人们不禁要问,难道真实的明史果然是被清朝统治者篡改了吗?

《明史》由来

首先我们来说说《明史》。

所谓《明史》,是满人入主中原之后,清朝的皇帝下旨让史官们整理和编撰的史书。

跟它不同的是,之前的

《明实录》则是明朝官方的史书,

它的内容更加详尽,就连皇帝的日常的行为举止都有记录。

两者比较下来,我们会发现《明史》多有不合情理之处,甚至有些还是参考了野史所得。

它的特点是更偏重于娱乐八卦,各代皇帝的个人爱好,比如修丹炼药,做木匠活等,都详加记载,所以不得不令一些学者们产生质疑。

明宪宗的“怪癖”

比如《明史》中记载,明英宗驾崩之后,他的儿子明宪宗继位后就与其它皇帝有所不同。

明宪宗的爱好独特,虽然后宫佳丽三千,年轻貌美的嫔妃不计其数,但他却唯独对一个宫女情有独钟,这个宫女还比他年纪大,

而且还大了十七岁这么离谱。

这宫女受到专宠,后来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封了贵妃,她就是万贵妃。

《明史》之中对于万贵妃的记载不惜笔墨,说她侍宠而娇,不仅把年轻漂亮的皇后娘娘扳倒,还一手遮天,丧心病狂地谋害皇帝的子嗣。也正因如此,可怜的明宪宗都快成小老头儿了还没有个儿子。

这可把皇帝给愁坏了,毕竟皇位可是需要有人继承的,作为皇帝他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幸运的是,后来有位名叫

张敏

的太监偷偷禀报:陛下还有一个儿子藏在冷宫里。

而这位皇子便是日后的明孝宗。

明宪宗得知自己还留下了一个龙种,兴奋得无以言表,当即就命人把皇子接到身边来抚养。

太监的死期

万贵妃勃然大怒,她想不到在自己的严控之下、并且上演了多出逼迫妃嫔堕胎的好戏,居然还有人胆敢逆她的意生下皇子。

后来皇子的生母以及太监张敏都由于畏惧万贵妃的报复,自尽而死了,而这一年则是公元1475年。

如此说,明宪宗专宠蛇蝎心肠的万贵妃,那么明宪宗也定是昏君无疑了。

然而,这会是真相吗?

太监族谱

到了现代,在福建发现了一本当事太监张敏的族谱,当中记载

张敏于1475年升官做上了司礼大太监

,还有记载他在三年后跟皇帝的一段对话,而且地方的两本县志也都记载是

张敏因病死于1485年。

而《明史》中却说张敏死于1475年

,即皇帝父子相认的同一年,当时他的身份只是个门监或御马监。

此件事情《明史》与其它的史料多有不合,更奇怪的是,《明实录》里的万贵妃是个亲民,人人交口称赞贤惠好贵妃。

由此可见,《明史》真被清朝篡改的嫌疑非常之大,那么大家说,究竟哪个更可信呢?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