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李斯被处死,众人却这样做,还是因当初他参与了修改秦始皇遗诏

李斯被处死,众人几乎没有求情,原因就是在于李斯当初也参与了修改秦始皇遗诏的不忠之事:沙丘政变。

最好的储君扶苏因为李斯和赵高陷害而死,蒙家兄弟一文一武因为二人的陷害而死,李斯对大秦的功过难说,更因为他为了自己的私心背叛了秦始皇,所以在他被赵高陷害处死的时候,朝中主要的官员并不会帮助李斯,在他们眼里看来,赵高杀李斯,就是典型的恶人内斗,他们高兴都来不及。

咱们说说李斯这个人是怎么崛起的。

在战国后期,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很伟大,盛名远传:他就是提出了“性恶论”的荀子。而当时有一个满心对前途装满着憧憬的年轻人,他拜了荀子为师,学到了以“法家”为核心的治国之术,为后来秦朝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个人就是李斯。

李斯从政,最早是在吕不韦门下,和甘罗一样,秦朝早期的政治人才,几乎都来自于吕不韦的门客,不过随着秦始皇和吕不韦的矛盾激化,这些门客们也有了自己的选择,李斯正是选择了秦始皇,年轻的君主,嬴政。

虽说出色的政治家不少,但是李斯能够直达秦始皇,秦始皇对他非常信任。秦朝建立之前的统一战争,乃至于七国的“统一”改革,这些秦朝的大方向,都有李斯提出的影子,所以说李斯是秦始皇得以依赖的新一批的政治群体,地位很高,也注定了李斯在后来朝中的地位。

公元前221年,大秦建立,李斯被秦始皇任命为廷尉,这个职位是秦代的最高司法长官,地位崇高。

而皇帝这个名号,中国古代用了两千多年的尊主之称,正是李斯和王绾、冯劫等人制定下来的,李斯虽说主管司法,可在朝政上的话语权不低于宰相,咱们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就是李斯所主张的、并且被秦始皇采用,这个制度正是“郡县制”。

宰相王绾认为,秦始皇应该像周天子一样,分封诸侯,让宗室和功臣镇守四方。可分封制的弊端毋庸置疑,西周、东周的覆灭根源更不用说,王绾的思想遭到了秦始皇的反感。

此时李斯便提出了郡县制,这个制度,时至今日还影响着中华文明。

秦始皇在李斯的郡县制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大一统格局,还有高度掌控的中央集权,于是采用了李斯的建议,而大秦在此之后的改造,从度量衡到文字,从地方到中央,李斯都被秦始皇所推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河北沙丘归来的途中驾崩,留下遗诏,让扶苏处理国事、后事。在秦始皇身边的最主要的两位近臣,就是李斯和赵高,赵高面对秦始皇的遗诏,起了异心,修改了内容,让扶苏和蒙恬自杀,让胡亥即位。

或许在秦始皇的认知里,李斯会为了秦始皇的遗志奋不顾身地守护,但是谁能知道,经过赵高的诱导,李斯也为了一己私利而背叛秦始皇,为了权力,为了不让能力比他强、还受扶苏推崇的蒙毅爬到他的头上,他也参与了造假,于是在上郡的扶苏果真中计,自刎而死,蒙恬不愿赴死,但也被夺了兵权。

扶苏的死,让朝堂当时诸多士大夫感到不满,因为扶苏为人秉性更让满朝文武推崇,显然的,赵高和胡亥的这对君臣组合,并不是众人想要的。

所以李斯在这个事情上,就算是得罪了满朝文武,也要随着赵高迫害蒙家兄弟,而文武百官也不可能看不出来李斯和宦官赵高结成了联盟。

蒙毅和蒙恬是蒙家最出色的两个后辈,蒙恬武能镇匈奴,蒙毅文能治天下,虽说他们也会有政敌,但同样可以确认的是,当时需要他们的人更多于厌恶他们的人。

可就是在大秦还未稳定的情况下,赵高陷害蒙家兄弟,蒙家兄弟的灾难,背后必然也会有李斯的推动,虽说赵高才是罪魁祸首,但是李斯这个“定时炸弹”,说不定时刻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铲除群臣。

当李斯被赵高“绑架”到这个地步,李斯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

在以逼死扶苏,清除蒙家兄弟为代价后,李斯迎来了一个适合他大展拳脚的朝廷。

也是这个时候,胡亥被赵高开始“愚化”,胡亥贪图享乐,绝大部分权力交给了赵高,赵高权柄极重,只要让胡亥一直昏庸,那么赵高的权力就不会受到威胁。

而李斯则是有了别的政见分歧,因为他认为胡亥不应该如此昏庸。

他觉得胡亥应该节俭开支,不应该大兴土木,应该励精图治,不应该放任赵高任意为之,可是李斯所提出的这些都是对牛弹琴,胡亥并没有上心,反而是赵高上心了。

因为胡亥一旦幡然醒悟,放弃了贪图享乐,专心政治,那么他的权力就会被夺回,于是李斯成为了赵高的敌人。

李斯的最大错误在于,铲除了忠臣,让自己和一个大奸臣在内斗。

赵高自然是先下手为强,其实李斯和赵高的合作关系十分脆弱,两人因为修改遗诏的缘故被迫组成联盟,但是核心的人物几乎都被清剿,扶苏已死,蒙家兄弟更是含冤而亡,已经没有人可以再追究赵高让胡亥篡位一事,所以这个联盟自然解散,赵高只是一个宦官,对于他来说,不存在永恒的伙伴。

针对李斯的手段,赵高也想得非常简单,那就是老方法:陷害。

要清除李斯,赵高首先需要让李斯和胡亥的矛盾激化,而多次打断胡亥享乐的李斯,的确让胡亥十分厌烦,赵高趁机告诉胡亥,说李斯的儿子李由想要谋反,先将李斯抓入大牢严刑拷打,审问一番。

这个计划可以说非常完善,李斯因为早已失去了众人的公正庇护,就这样直接被赵高成功囚禁。

李斯也终于尝到了当年扶苏和蒙恬尝到的苦果,被赵高陷害的他无法反抗,没有人帮助这个“亦正亦邪”的李斯,李斯最终被屈打成招,承认了自己的造反之心,最终被判处腰斩之刑,这个提出了郡县制的男人,竟然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也的确让人唏嘘不已。

其实李斯在秦朝,地位真的极其之高,李斯的几个儿子,全部娶了秦始皇的女儿,而李斯的女儿,则是全部嫁给了秦始皇的儿子,这种牢固的姻亲关系,本来能保住李斯荣华富贵,但是李斯一步步把自己推向深渊。

另一方面,李斯的儿子李由不仅没有造反,还因为死守雍丘被曹参所杀,是为忠臣。

在李斯死后,赵高彻底没了限制,做事情越来越疯狂,大秦覆灭在即,而赵高还想着篡夺皇位。

赵高指鹿为马,又为赵高清除了一大批与他不合的文武官员,由此可见,赵高非常擅长各个击破,或许也曾有人替李斯求情,但是人言轻微,没有起到效果罢了。

李斯之死,导致大秦走向末路有着绝对的关联,但李斯选择与赵高合作,并且让赵高一步步做大,他也有着很大的责任,自扶苏死后,大秦的毁灭近在眼前,李斯这个法家的私心,最终让自己酿下了大错,也惹来了杀身之祸。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