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西汉第三位皇帝是谁?
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是汉文帝。可是你知道吗?汉文帝严格说只是大汉朝第五位皇帝,他登基时,未央宫中尚有一位登基四年的少年皇帝。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汉文帝是篡位登基的吗?
公元前180年
公元前180年10月,汉历新年刚过,从代地通往长安的驰道上,一队人马奔驰而过,当中一辆车马,朱班轮,青色车盖,一看就是诸侯王所乘之车,路边百姓见了无不避道叩首。
车内一位身着朴素汉服的青年人正端坐冥想,他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子代王刘恒。
刘恒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奔往长安的马车上?
故事得从前些天说起。汉历新年刚过不久,代王府就来了两位风尘仆仆的长安城使者。使者是陈平、周勃派来的,带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半个月前陈平和周勃已经铲除了诸吕,经过众汉初功臣的讨论,邀请代王前往长安即皇帝位。
是不是骗我去长安?然后抓起来杀掉。这是代王刘恒听到后的第一反应。
有这个反应很正常。
自从高祖刘邦驾崩,吕后临朝后,大汉天皇贵胄们就落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刘邦的八个儿子被吕后杀了3个,汉惠帝也被吕后吓死了。汉惠帝的太子刘恭,公元前188年登基为帝,公元前184年,刘恭因为出言不逊惹怒吕后,被吕后杀害,史称前汉少帝。现今未央宫的主人是皇帝刘弘,他已登基四年,在吕后临朝听政下,就是一个傀儡,过着胆颤心惊的日子。
代王刘恒,因为母亲薄姬出身卑微且不受高祖宠爱,算是顺利就国,但是代王也是日日不得安宁,只要一听说有长安使者到来,就心惊肉跳。
公元前180年是注定要载入大汉史册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统治大汉朝15年的吕后,终于在无数人的诅咒中驾崩了。但是吕后是何等人物,死前就安排好了一切,相国吕产、上将军吕禄分掌汉军南北军大权,还有什么人可以兴风作浪。
后来听说齐王刘襄起兵,再有建立汉朝的功臣们出手,加上吕产和吕禄实在饭桶,诸吕几乎是束手被擒。
但是,高祖的后代可不止刘恒一人,前有齐王刘襄(高祖的长孙),后有淮南王刘长,都比刘恒实力强,之前更受高祖喜爱。再说现如今的皇帝刘弘也还在位,也没听说他被废啊。
怎么会轮到我当皇帝?刘恒狐疑地看着使者,不出一言。心想,是不是定好了皇帝,诓骗我进京捕杀?
刘恒客气地派人送使者去休息。转头召集王府亲信议事。
郎中令张武说:不能去,周勃、陈平一肚子坏水,怕没安好心。
中尉宋昌说:可以去,百姓心向刘氏,加上宗室诸侯在外,陈平、周勃玩不了什么把戏。
好像都有道理?但刘恒还是下不了决心,于是找母亲薄姬商量。
薄姬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只是说起多年前的一件事。
薄姬本是魏国宗室之女魏媪的女儿,可惜是私生女,地位卑贱。后来母亲魏媪为了攀附富贵,把她送予魏国王室后裔魏豹为妾。当时魏豹起兵反秦后攻下了昔日魏国的二十多座城池,自称魏王。薄姬虽然颇有姿色,但性格怯懦,并不得魏豹宠爱。
偶然有一次闻名天下的相士许负为薄姬看了相,许负卜卦后,说薄姬会生下天子。魏豹一听大喜,这不是说我要得天下,于是反叛刘邦,结果被韩信所擒,连带薄姬也被俘入汉宫,偶然被刘邦临幸一次就怀孕生了刘恒。
“难道许负当年占卜结果是应验到恒儿你身上?”薄姬犹犹豫豫地说。
刘恒一听,心不由自主狂跳起来。
可是刘恒天生谨慎,还是下不了决心,那就卜一卦吧。
卜官卜了一卦,龟甲上出现的裂痕是大横,占词是“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
天王,即王之王,就是皇帝,上上大吉!
于是,刘恒派舅舅薄昭去长安打探消息。很快,薄昭回报:陈平、周勃是真心的。
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刘恒带着王府亲信六人,飞速动身前往长安。
长安城
公元前180年十月的长安城,人心惶惶。
周勃、陈平等汉初功臣们,轻松剿灭诸吕,可是他们也并无能力自己篡位为帝,经过大家讨论,只能定性自己起兵的行为是:诸吕欲为乱,大臣抢先平叛,众人所为皆为大汉江山社稷。
既然诸吕叛乱,那吕氏立的皇帝刘弘的地位就不合法了(刘弘想不下台也不行,只要他还在位,陈平、周勃等人寝食不得安啊),必须拥立汉高祖刘邦的其他子孙。
问题来了,该拥立谁呢?
新皇帝有三个选择。
高祖刘邦的亲儿子,还剩两个,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
高祖刘邦的长孙,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刘襄。
有吕后前车之鉴,大家商议决定,新选的皇帝母亲家族势力必须弱小才行。
这样齐王刘襄首先被排除在外,舅舅驷钧就是他起兵的主要谋主,而且刘襄手下心腹大臣众多,他登基了,在座的汉初功臣们地位不保。
淮南王刘长母亲早逝,倒是没有什么,但是他是吕后抚养长大,光这一条就被否决。
于是就只有代王刘恒,刘恒母亲出生卑微,刘恒自己也势单力薄,正方便大家控制他。
当然,这话可不能说出口,陈平、周勃相视一笑,陈平说:“代王自就国以来,治理代地能力一流,堪当大任。”
陈平
代王登基
刘恒一想要当皇帝,内心火热,日夜兼程,很快就抵达渭水北岸的高陵。
经过一路风尘的洗礼,刘恒同学炙热的心也平静下来,狐疑之心又起,于是就在高陵附近住下,派宋昌去长安观察局势,顺便通知周勃、陈平等诸位功臣们,代王来了。
陈平、周勃是诚心的,当然不诚心也没办法,功臣之间即合作又相互监视,谁有异动,都不用等天下各位刘姓诸侯王们起兵,其他人就把他给灭了,顺便在新皇帝面前邀功。
陈平、周勃得知代王驾临高陵的消息,马上带着百官到渭桥迎驾。
刘恒一收到宋昌的回报,立马驾车疾驰来到渭桥。
群臣一见代王车驾,全体跪拜称臣,刘恒下车亲切抚慰众忠臣。
太尉周勃还想跟新君主套套近乎,上前说有事想私下汇报。
宋昌在旁边拦住了。宋昌说:“你要说私事儿呢,还是公事儿?私事的话,王者没有私事;如果是公事儿的话,就直说。”
周勃于是跪下献上天子玺符。
随后,大家簇拥着代王,进入代王在长安的府邸,在群臣再三请求之下,刘恒登上了天子之位。
为什么在代王府登基呢?
原因有二:
一是未央宫里的小皇帝刘弘还在,而且尚未正式废除。
二是刘恒也有私心,刚到长安,人生地不熟,霍然进入未央宫,怕遇不测之事,还是在自己家放心。
从这个事情看,陈平、周勃真是老狐狸!在代王称帝之前,小皇帝并非不可废黜,但他们就要留着少帝刘弘在刘恒即位后处理,就是要新皇帝也参与他们的行动,这样他们才放心,也算另类的投名状吧。
当然,刘恒不会亲自下场。自有邀功之臣会干,夏侯婴主动请命带兵清理未央宫。
清理之后,众臣正式拥天子车驾入宫。
到了这时候,周勃还要耍个小聪明。
当时,汉文帝刘恒在众人簇拥下来到宫门,宫城禁卫挡住了去路:“天子禁宫,来者何人?”
刘恒只好回头看向周勃。周勃煞有介事地命令卫士们,这是新皇帝,赶紧让开!卫士们才放下武器让行。
周勃是要显示自己掌控一切,拥立新皇有大功,但这个作死的举动真是画蛇添足,未来周勃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尘埃落定,汉文帝刘恒终于入主未央宫,成为天下之主!
但汉文帝还是不敢放下心来。
他立刻下令封亲信宋昌为卫尉,立马去掌控南北军,以另一亲信张武为郎中令,负责皇帝身边的警卫侍从。在实际掌控了长安的军事力量后,刘恒才真正安下心来。
更为关键的是,刘恒连夜下诏书,确认了功臣和宗室诛杀诸吕的正当性,也正式昭告天下,大汉有了新皇帝。
经过这番折腾,大汉帝国才真正安稳下来,文景之治的大幕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