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的车轮缓缓驶向10 世纪,唐帝国也开始步入她生命的倒计时阶段了。是什么导致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唐王朝走向没落?简单归纳一下,可以认为是中晚唐政局的三大弊端:宦官弄权、藩镇为祸、宗教之弊。
至于论唐朝的灭亡,古往今来的史家发表过的相关文章无数。其中以清代王夫之的观点较为独到,他认为唐灭亡的弊端,宣宗时就种下了。
在王先生看来,号称小太宗的唐宣宗其实是个完全被神化了的人物,史书里对他那些所谓“精明干练”的事迹只不过是小说式的刻意修饰,实则“皆亡国之符也”。他给宣宗列的罪名不少,如疑心太重弄得朝堂人人自危,崇法家而使宵小之辈横行,不敢削宦官之权实为欺软怕硬之人等。但他特别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自宣宗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多所用非人,地方上横征暴敛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以至于民间人人皆怨,个个揭竿而起。
王夫之的观点有依据吗?有!有两个人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其中一个人叫王仙芝,另一个就是黄巢。乾符二年(公元875 年)他们一个在濮州长垣县(今河南新乡)扯旗造反,另一个则在曹州(今山东菏泽)响应。而正是这个黄巢,终结了大唐帝国的最后一丝生气。
连年灾荒,官府又不给百姓活路,导致盗贼满地,可就是这样的乱世,成了某些人的舞台。这些人中,就有本文的主人公——朱温。
朱温是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 兄弟三人中排行第三,因此又被称作朱三。传说朱温于大中六年(公元852 年)十月二十一日出世时,正值半夜,当时砀县乡民们正要入睡,却见朱家突然红光直上冲, 甚是耀眼。众人以为火起,大惊。然而大家提着水桶赶到的时候,朱家的房子却好好的一点事没有,使得村民们惊讶不已。
朱温的父亲朱诚早死,母亲王氏靠在刘崇家做佣人抚养他和两个哥哥,日子过得清苦异常。朱温长大后品行不好,因此很被乡亲们讨厌,刘崇更是动不动用鞭子来和他“讲道理”。只有刘崇的母亲不但每次都护着朱温,还经常动手给他洗脸梳头。可能朱三阴暗的少年记忆里,刘母是唯一的一抹亮色。
大约在黄巢军队袭扰至宋州时,朱温和他二哥朱存投奔了黄巢军。此后这对孔武有力的兄弟找到了充分施展拳脚的舞台,因屡立战功而升为队长。可惜好景不长, 黄巢转攻岭南,朱存战死。
广明元年(公元880 年),黄巢重新北上。顺利渡过江淮天险,于路不停裹挟丁壮,还警告各路藩镇不要再替朝廷卖命。诸道节度使竟真的个个袖手旁观,结果黄巢几乎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攻陷东都,又很快攻下潼关。潼关一失,长安就无险可守,刚成年的小皇帝唐僖宗早已丧失斗志,两天后就在亲信宦官田令孜的陪同下带着四个宗室和几个嫔妃逃往四川。在一片混乱中,黄巢登上了丹凤楼,正式宣布,大齐政权就此建立。
黄巢升级成了皇帝,手下的兄弟们自然也要跟着升官了。朱温被任命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从官衔等级来看,他这时候还并不是很为黄巢所重视。不过,既然是乱世,立军功的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黄巢最大的弱点就是流寇风格,不重视根据地建设,因此黄巢军的后勤补给方面要么靠吃库存,要么靠抢。可当了皇帝后,就不能这样干了,于是黄巢就朝那些已经投降的地盘上征集。其中河中镇压力最大, 大齐派去征发粮饷的使者前后达数百人之多。节度使王重荣一怒之下,把黄巢的使者全杀了,又打起了唐家旗号。
河中可是黄巢的钱粮大户,岂容有失?于是朱温很快就接到命令:与驻华州(今陕西华阴一带)的皇弟黄邺一起去攻击河中。哪知王重荣不是软柿子,在王重荣的猛攻下,朱温第一次独立率军作战就吃了大亏,不但没占到什么便宜,连自己的粮食兵甲都丢了40 多船。
但朱温确实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广明二年(公元881年)三月他就在邓州立个了功——活捉刺史赵戒。不过这时黄巢的好运也到了头。
唐僖宗逃到成都后委任凤翔节度使郑畋为京畿行营总指挥,全权负责平叛事宜。黄巢部将尚让率军5 万进攻凤翔,却被郑畋设伏大败,斩首两万多级。中和二年(公元882 年)二月十六日,郑畋坐镇凤翔,昭告全国,要求各节度使一齐出兵勤王。节度使们立刻一改前态,争先恐后地朝长安进军。已经投降大齐的藩镇也都起兵反齐。黄巢大恐,撤出长安。
然而唐军进城后只顾着四处抢劫,不料被黄巢杀了个回马枪,被杀者十之八九,长安眨眼间又被黄巢占据。
“首都”在拉锯,朱温这边也是胜负参半。他刚刚被忠武监军杨复光的八都军从邓州揍到蓝桥(陕西蓝田一带),回头就把延州节度使李孝昌、权夏州节度使拓跋思恭杀得大败。然而当朱温再攻河中时,又被王重荣打个大败。朱温又气又恨,朝黄巢送信要求增兵,没想到连发10 封,皆无回信, 原来信全被大齐尚书仆射孟楷给压下了。
本就一筹莫展的朱温被逼得火冒三丈。这时门客胡直、谢瞳趁机进言:“黄巢起家于草莽之中,只是趁唐朝衰乱之时才得以占领长安,并不是凭借功业才德建立的王业,不值得您和他长期共事。现在唐朝天子在蜀,各路兵马又逐渐逼近长安,这说明唐朝气数未尽,还没被众人厌弃。将军您在外苦战立功,政权内部却为庸人所制约,这就是先前章邯背叛秦国而归楚的原因。”正巧此时杨复光也派使者来招降, 朱温旋即杀了黄巢派来的监军严实,举师就近投降王重荣。
朱温是杨复光招安的,可一过来,杨复光就翻脸想杀掉他,多亏王重荣认为朱温可用,不同意。朱温得知后,不惜放低身段,认王重荣为干舅,王重荣一高兴,在给朝廷的上表中很是替这个“外甥”美言了几句。唐僖宗大喜,让朱温做王重荣的副手,还给他赐名为“全忠”。新主子如此厚待自己,让朱温兴奋不已,于是更加卖力地攻打以前的战友们。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二月,朱温联合王重荣、杨复光,以及新赶来的援军李克用等部唐军在梁田陂与15 万齐军主力展开决战。此战黄巢大败,被俘斩数万,伏尸30 余里。此战击碎了黄巢继续留守长安顽抗的梦想。朱温因作战得力,被提拔为宣武军节度使。
两个月后唐军攻破长安,黄巢烧毁宫殿后逃跑。唐军第二次打进长安后干的第一件事还是动手抢劫。黄巢沿路丢弃珠宝,因此他的15 万大军得以安然撤退。
黄巢的故事行将结束,而朱温的故事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