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人,也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秦王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赢子楚登基为秦王,为了报答吕不韦在恩情,秦庄襄王在上位后迅速任命其为秦国的相国。吕不韦自此从一位商人转变为了一位政治家,由此开了其漫长的从政生涯。
吕不韦从249年(庄襄王元年)开始担任秦相,到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被免除相位。其中后面的十年,由于秦王嬴政年幼无法治理国家,吕不韦在秦国的权势达到了顶峰。而就是这样一位独揽秦国大权十余载的相国,却在秦王嬴政亲政后吕不韦立刻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并且很快被逼自杀。为什么秦王嬴政能够如此迅速的消灭吕不韦的势力呢?
我认为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虽然吕不韦的地位很高,但是由于其非秦国人,秦国本土势力是不会一直跟着吕不韦的。因此在秦王嬴政亲政后期,这些人迅速的占到了秦王嬴政这边,嬴政正是依靠着这些人的力量轻松的控制了秦国大权。这些人如昌平君和昌文君等均是秦国宗室,在打击吕不韦势力嫪时出力颇多。
二、吕不韦本人没有太多反对秦王嬴政的想法。其深受嬴政父亲秦庄襄王的信任,因此吕不韦从心底里来说是感恩秦国给他的地位和权力的,应该是不会做出不利于秦国的事情。
从后来的表现看,吕不韦也没有进行过反抗,以吕不韦的声望和能力,完全可以是给秦国造成一次巨大危机的。但是,吕不韦并没有这么做,吕不韦老老实实地放弃了所有的权力和封地,最终却还惨遭秦王嬴政威逼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