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狄仁杰,想必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个断案如神的神探。再复杂的案子,只要狄仁杰出马,都能水落石出。而事实上,狄仁杰不仅是唐朝的神探,还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他一生清廉,忠正耿直,以不畏权贵、造福生民著称。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女皇武则天的股肱之臣。但据史料记载,在狄仁杰活着时,大唐百姓却砸了他的生祠。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听爆史君给大家慢慢道来。
狄仁杰是通过科举走上的仕途,最初被朝廷授予汴州判佐一职,后来在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推荐下,改任并州都督府法曹。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丞。唐朝的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所以狄仁杰这也相当于混进了全国最高的司法部门。当时大理寺堆压了大量的案件,狄仁杰用一年时间处理完毕,涉案人员多达一万七千人,但却无一人喊冤,此举让他一夜成名。
垂拱二年,狄仁杰被外放为宁州刺史,因为他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所以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宁州为他立碑勒石,颂扬他的德政。御史郭翰巡察陇右时,弹劾了很多的官吏,但到了宁州却无一人说狄仁杰不好,于是他向朝廷举荐狄仁杰。之后,朝廷拜狄仁杰为冬官侍郎。天授二年九月,狄仁杰从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
但好景不长,狄仁杰被酷吏来俊臣诬告下狱。魏王武承嗣多次请求诛杀狄仁杰,武则天都没有答应。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引起天下恐慌。武则天为安稳人心,便启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狄仁杰的前任刺史为了抵御契丹,将百姓都赶入城,命他们缮修守城器具。但狄仁杰到任后,却让百姓返回家中耕田劳作。而契丹首领孙万荣听说狄仁杰复出,也不战而退。魏州百姓感念狄仁杰恩德,便争相为他立碑颂德。
而据史料记载,后来砸了狄仁杰生祠堂的,就是魏州百姓。那为何魏州百姓要忘恩负义呢?其实都是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害的。狄景晖是狄仁杰的三儿子,靠着狄仁杰的关系步入仕途。在初入官场时,他还小心谨慎,谨遵父亲教诲,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事。但随着官位的提升,权力的增大,他渐渐变得贪婪残暴起来。在魏州司功参军任上,他在当地鱼肉百姓,搞得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所以便砸了狄仁杰的生祠。所以,狄景晖完全是个坑爹选手。
狄仁杰发现此事后,也没有包庇儿子,而是罢了狄景晖的官职,停了狄景晖的俸禄。同僚都劝狄仁杰给儿子一个机会,狄仁杰却坚持己见,并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贤者当举,贪者当罚。这是用人之道,兴邦之法。”后来田弘正出镇魏州,才上奏朝廷重新为狄仁杰修了生祠,从此供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