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古代士兵打仗时想念妻子怎么办?勾践想出一妙招,被后人沿用千年

在古代社会,经常会发生战争,尤其是战乱年代,战争更是常事。春秋末年,朝局动荡不安,各路诸侯纷纷奋起争霸天下。在多国中,吴、越两国素来不和,曾发动过多次战争,一次大战后,越国战败。

越王勾践便与众臣商议,想和吴王讲和,但吴王夫差却提出一个条件,让越王夫妇到吴国给自己当仆人。

对于这样的要求,越王勾践并没有反对,为了了解吴王夫差的喜好,甚至成为了吴王的马奴,和妻子睡在马棚。

正是勾践的这种忍辱负重,让吴王夫差放松警惕,竟然让勾践重新回到了越国。

回国后的勾践专心治理国家,笼络群臣,重修政制,短时间内增强了国力。他十分勤勉,粗布衣服,粗茶淡饭,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干活种田。

他没有忘记自己受辱的日子,曾经的忍辱负重就是为了以后有能力讨伐吴国,一雪前耻。最后勾践打败了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勾践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得益于他有效的治国方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越国的军事实力。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一个国家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军队,才可以抵御外敌,在战争中获得胜利。而一支强大的军队,就要有严格的纪律。在古代,为了保证军队的威严,军营中是不允许出现女人的。不管官位有多高,都不能携带女眷家属,否则就会被军法处置。

但是军中的士兵大多是身强体壮的青少年,古代交通不发达,行军打仗是一场持久战,正所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场仗打下来,很可能就是几年之久。战士们白天在沙场上奋勇杀敌,但是到了夜深人静时,难免会思念家中的妻子,会有生理上的需要。

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军队的士气,导致战士的不满,甚至还有可能会发生“营啸”或者更大的事端。战斗力无法保障,又怎能去上阵杀敌?

这个问题也是让君王头疼的问题,到底如何才能安抚好所有将士,保证军队战斗力呢?为此,勾践想出一妙招,被后人沿用千年。

勾践下令,创立了军妓制度,在《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输有过寡妇于山上。使士之尤思者游之,以娱其意。"

意思是勾践在山上找了很多女子,这些女子大多由寡妇、女乐、罪犯妻女、女俘组成,来缓解士兵的相思。这一制度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是战争的一种需要,也是策略。

此后,这一制度被后世很多统治者效仿,比如汉武帝。他曾多次出兵征讨匈奴,同时派一批官妓随行,这些女子大多掌握一些声乐,士兵在休息时候可以欣赏歌舞,放心心情。如果军中人手不够,这些女子还要负责后勤,史料中有记载:“每饮食,必盛女伎杂乐,备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敌而弗之废也”。

到了唐宋时期,这种制度还在流行,一直到明朝,朱元璋还曾建立过“寡妇营”。后来在沿用了两千多年后,这项制度逐渐被废除。

在这一制度中,最受苦的莫过于那些营妓,她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在统治者眼中,她们简直卑微如蝼蚁,这就是古代女性的悲哀。

这一制度发明之初是为了治军之用,确实很有效果,但是却给女子们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废除是必然的。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