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明朝晚期的大臣郭增光的故事。
郭增光是明朝晚期的大臣,他勤心用事政绩出色,但因为陷于党争而被罢官。
郭增光于1607年也就是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中进士,他步入仕途后担任过金乡知县后来又曾在山东任职。在此期间,郭增光赈济灾民、减免赋税还率兵平剿盗贼,维护了地方治安。
公元1616年,他在任广东道监察御史时曾不畏权贵,当时在地方的太监为非作歹,但是郭增光依然上述弹劾丝毫不给对方情面。明熹宗天启年间,郭增光升任为太仆寺卿后来又担任了河南巡抚。在此期间他经武整军还在地方赈灾,因为功勋卓著,郭增光升任为了工部右侍郎。
不过,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的权势遮天,当时各地都在积极为他营建生祠,河南也未能幸免。当时的郭增光无可奈何,这为他后来被罢官埋下了伏笔。当年河南开封建设的祠堂规模宏大,后来上奏弹劾的官员特意提到这座建筑“开封之建祠,毀民舍二千余间,创宫殿九楹,仪如帝者”。而且,这祠堂内为魏忠贤设置了“渗金塑像”,这明显是违制的。
明思宗朱由检继位后开始清算魏忠贤的党羽,此时虽然没有依附过魏忠贤但因为祠堂事件卷入其中的郭增光也受到了影响。这座祠堂毕竟是他在任期间盖的,而且拆毁了两千多间民房,这样的案件在当时具有典型性,所以郭增光因此受牵连而被弹劾离职。
从某种程度上说,郭增光是因为朝野派系倾轧而下台的,没有做过多少具体坏事的他成了政治牺牲品。明思宗也意图通过对这类官员的打压来树立自己的权威。
郭增光离职后回到老家大名定居。无事可做的他开始悠游林泉并在府城附近买地耕田。他宦途多年,有足够的钱财在晚年享受小康生活。他根据自己多年的读书经验撰写了《纬韬》一书。当年的府城附近还有郭家的菜园和打谷场。郭增光去世后,他后裔子孙迁居到了大名定居,后来有了因此而来的郭场村。有周姓人家迁居到了菜园一带定居,由此就有了菜园村。
一直到了近代,大名城内还有郭增光的豸秀承恩坊和郭家祠堂。不过这些建筑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仅存的郭场村和菜园村就成了对这位明朝官员的纪念。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