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抢了哥哥的皇位,却善待哥哥的孩子,赵光义的举动似乎有点矛盾

“儿啊,等你千秋之后,皇位一定要传给弟弟光义,千万不可以传给你的儿子们,天下初定,四海还不消停,你弟弟光义才是最有能力的人,这样咱们老赵家的江山,才能够坐得长久啊!”杜太后紧紧抓着儿子赵匡胤的手,眼睛里焦急地等待着,赵匡胤心一狠!一咬牙,点头同意了:“好的,娘,我答应你!你就放心吧。”其实赵匡胤心想,先糊弄过去再说吧,走一步算一步,结果却非如他所愿。

得到回复的赵太后开心地走了。杜太后这样做也是用心良苦,她为了赵家店持久开张,硬是逼着大儿子违心地同意。这就是宋初,杜太后跟赵匡胤定下的,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从而为日后赵光义登位,做好了铺垫,赵光义即位似乎也有了法律依据。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当年西汉时刘恒的老婆窦太后,也曾想要他的儿子刘启同意,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区别是赵光义真的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而刘武却最后却愿望落空。

等赵光义光荣登顶之后,立即大赦天下,实行天女散花政策,鲜花先洒在自家人身上,他首先跟他嫂子,赵匡胤的夫人说:嫂子请放心,您依旧是大宋皇后,后宫仍然以您为尊,谁不听您的话您尽管处置。还请您为我好好管理后宫吧。

然后招来侄子侄女们,也就是原来的皇太子德昭,皇四子德芳,还有他的儿子、女儿们:孩子们,今天我登基,全家一起庆祝,我给你们个个升官,你们的权利很大,都在宰相之上,你们都是我的好孩子,都是我的皇子公主,你们将来每个人,都有机会坐到我的位置上,但是要凭你们自己的实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我看好你们呢,老赵家的娃儿都不赖呢。

最后对弟弟赵廷美说:咱们都是亲兄弟,我的难处你也知道,打仗请兄弟,打仗父子兵,现在我封你为王,等我百年之后,说不定皇位还有可能留给你呢,你也就不要多想了啊。

说起这个赵廷美也是不容易,一生改了两次名字,先是为了避讳大哥,改成赵光美,然后为了避讳二哥,改名赵廷美,这就是哥哥们总是当皇帝的尴尬啊,不曾想二哥哥的这颗糖也让他尝到了甜味,就乖乖的窝家里不动了。

最后赵光义请老赵家全族吃饭,顺带还开了一个家庭总结性的会议,会上赵光义宣布:咱们老赵家永远是一家人,我们紧密团结,永远不要有二心。我今天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是为了我们赵家店能够持续地生意兴隆,并永久的辉煌下去,你们就相信我,放心喝酒吃饭吧。

这一切其实都是假象,皇权更替,危险重重,自古以来一直以来都是父死子继,很少有兄终弟及的啊。赵光义实际上心里还是有点虚,为了维持不稳定局面,他不得已而为之,其实他内心里最想对他们说:小子们哎,我能让的都给你们让出去了,除了我这个皇位,我连自己儿子的继承权都差不多放弃了,你们也该知趣吧,我只要你们安静,哪怕是暂时的安静,我也谢谢你们了,等我缓过这口气来吧。

赵光义很会做皇帝,不光自家人,外面的大小官员也都个个升迁了,发奖金了,戴高帽子了。果然大家都很懂事,一个个都闭嘴不说话。赵光义的目的达到了。最后连监狱里的大佬们,也都感受到皇恩浩荡,一个个无论犯罪大小,都被特赦回家,又重新开始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了。

赵光义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在京城中,唯一敢跟他叫板的,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军们,很不幸地是,当他即位的时候,这群人都在千里之外,他们被赵匡胤派去征讨当时的北汉了,他们没有机会反抗,也不敢回来,因为没有命令擅自逃离战场,是死罪。

尽管他们知道,他们在外面浴血奋战时,京城里已经偷天换日了,当然就算他们此刻回来,他们也不敢对赵光义怎么样,因为他们的一家老小都在开封城里呢。

宋太宗赵光义就这样,完美地延续了皇位的更替,登上了他心仪已久的皇帝宝座。不管后人如何评价他,但是至少还是一位明君。他为后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大宋的盛世王朝,往后的将近一百年,人民安居乐业,无战事,虽然是花钱买的和平,但是至少老百姓消停啊。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