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曹操刘备,谁才是史家眼中的英雄?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原本是辛弃疾写孙权的词,称赞他是英雄。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匹敌,今天我们不说孙权,说一下曹刘这二位。

作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曹操和刘备吸引了太多人的关注,尤其是曹操。严格来说,他都不属于三国人物,你看,东汉亡于公元220年,这一年曹操也刚好过世,之后由他的儿子曹丕才正式开启了三国时代。但是,话又说回来,没有曹操的三国还能叫三国吗?

你看三国演义,一共120回,曹操过世是第78回,也就是说曹操死了这三国演义多一半都过去了,再等刘备过世,这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分之二都没了。所以,曹操和刘备对三国太重要了。

这关系就有点像古罗马的凯撒和屋大维,我们中国人基本上都听过凯撒大帝,屋大维听过的不多,结束罗马共和创立罗马帝国的人其实是屋大维,就是凯撒的干儿子,但是没有凯撒的罗马帝国还能叫帝国吗?凯撒才是罗马帝国真正的奠基人,这和曹操是三国魏晋的奠基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曹操在正史上和文学作品里,形象都不怎么好,原因也很简单,历史都是后人写的,尤其是陈寿写的三国志,基本上属于同时代的人,这哥们先是蜀国人,后来蜀被魏征服,他又被劫掠到魏国,还没等他把魏国的事写明白呢,这曹魏又被司马家给取代了,你说他这历史咋写?只能贬低一下曹魏,这样才能体现司马家的正当性。所以,三国志里面曹操的黑历史就相对来说多一些。

三国演义的路子也差不多,他要尊刘贬曹啊,要体现刘家的正当性,那曹操必然需要被批驳,再加上曹魏政权的时间太短了,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才几十年,这用古人的话说就是天都觉得你得权不正啊,所以很快就灭亡了,这就是天意。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历史书籍,虽然表面上都在批曹操,但你仔细扒拉开你发现,其实大家都很喜欢曹操。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吧,但凡看完或者看过几遍的,都会成为曹粉,为啥啊?因为曹操这个人敢想敢干,敢爱敢恨,敢说敢写,真正的性情中人,他总能用古朴的文字把别人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一语道破:很多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但曹操能写出“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很多人都有逐鹿天下的野心,但只有曹操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的诗文,格调高古,雄劲悲凉。

曹操对待人才,那是一片赤诚、真心实意,绝不玩虚的。许攸来降,曹操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出来迎接,俘虏关羽,对其礼敬有加,送房送美女。对刘备,也是开门见山,以兄弟对待,这样的性格,才让曹操身边名将如林,高手如云。

对待感情问题,曹操也可以做到既人间好色又用情专一。遇到喜欢的人,管他是寡妇还是二婚,每一个都是真性情真付出,绝不做沾花惹草、提裤无情这样的人,这一点甩刘备180条街。

刘备对兄弟还可以,但是对自己的家眷那真是不当回事,刘备在进驻徐州之前,据说娶过好几任老婆,每次一遇到战乱,他自己转身就跑了,什么老婆孩子我都不要了。等到刘备在荆州稳住阵脚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古代人四十多岁跟我们现代人可不一样,那时候普通人能活过四十岁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刘备四十多岁的人了还没孩子,这事很严重啊,没老婆都不要紧,没孩子这可是大逆不道啊。于是刘备就收了个养子,改名叫刘封。

这刘封以前姓寇,他在认刘备为养父的时候已经是个少年了。在古代,养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可是受宗法保护的,相当于嫡子,是有明确继承权的。后来刘备又有了刘禅,这刘禅是亲儿子,但在宗法关系上他只能排在刘封的后面,所以,刘备在蜀汉江山继承的问题上曾经犯过难,传位给刘封吧,不是亲生的,自己实在有点心不甘,传位给刘禅吧,怕刘封有意见,也怕别人说闲话,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总之,这件事让刘备思考了很久,好在刘封也不介意没传位的事,毕竟他也明白自己不是亲生的,也没想着要去争那个大位,可是,人心啊,还是太复杂,最终,刘备还是把刘封给赐死了。

三国演义里把这些事情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了,但如果你了解古代宗法社会的话,你就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当然了,我们今天也不是说要爆黑料、挖黑幕,故意去黑谁,毕竟三国的历史,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大家都很熟,再说了,历史都是后人写的,我只是通过曹操和刘备这两个人的一些事,带你去回味一下当时人物的性格,这里我们只谈观点,不谈对错。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