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乾陵武则天墓为何不能挖?为什么无人敢盗?诡异的武则天墓

作为中华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不论是生前还是生后都备受瞩目,中华闻名与西方闻名不同,因为农耕经济的发达,华夏历史中女性的地位是逐年降低,一位女性能在群雄之中独占鳌头登上帝位打破千年传统实在是颇有手段,想不关注都难,武则天的陵寝更是吸引无数盗墓贼的注意,“双皇”乾陵至今都是中国保存最完好,价值最高的帝王陵寝,也唯有祖龙始皇之陵才能与之相提并论。那么为何唐朝天可汗李世民的陵寝都被盗掘而武则天和李治的陵寝却都能逃脱?其中包含天意也有陵寝设计的功劳。、

唐朝十八陵除去乾陵皆被洗劫

如果李世民能够洞察未来,我相信李世民会把当世所有姓温的人都铲除,,因为正是后世这个姓温的家伙,将唐朝十八陵中的十七个帝王陵全部盗窃,简单的说他把老李家的祖坟挖了个遍。他就是温韬。

温韬到底盗窃了几座陵墓,没有具体的数目记载,史书记载是,《旧五代史·温韬传》载:“唐诸陵在境者悉发。”《资治通鉴》“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唐帝诸陵发之殆遍。”《新五代史·温韬传》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惟乾陵风雨不可发。”唐末黄巢起义,长安周围的皇陵几乎被发掘殆尽。

虽然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乱不堪但是盗窃陵墓依然是社会大忌,可见温韬也是丧心病狂,敢于冒天下之大不敬。当时盗窃李世民的昭陵时温韬剥夺收益,犹如饿狼进入羊群之中,其中关于华夏文明瑰宝《兰亭集序》的走向至今也是一个谜,有民间传说此文宝温韬并不识字,所以只是将丝绸扯下文字被丢弃,显然这是不合逻辑的,温韬再傻也应该知道皇帝的陪葬品哪里有凡品,专家多把希望寄托于李治没有听从父亲遗愿将此文放入昭陵。

关于昭陵的被盗历史是这样记载的:“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温韬盗取完老李家十七座祖坟后没有打算留有幸存,他也把目光投向双皇陵,乾陵,但是一要组织人手挖掘,天就下大雨,电闪雷鸣,连续几次都是这样,内心强大如温韬都不得不放弃。

为何乾陵众多盗墓贼都想要挖掘?因为藏品实在太丰富了,可以说是仅次于始皇陵,甚至有很多地方藏品质量远高于始皇陵。

据陕西的考古专家分析,乾陵中的陪葬 品有金、银、铜、铁等所制的各类礼仪器、日常生活用具和装饰品、 工艺品,陶、瓷、琉璃、玻璃等所制器物、人物和动物俑类,珊瑚、玛 瑙、骨、角、象牙等制成的各类器具和装饰物,石质品包括石线刻、 石画像、人物及动物石雕像、石棺椁、石函和容器,壁画和朱墨题 刻,纸张、典籍、字画、丝绸和麻类织物,漆木器、皮革和草类编织物 等,计有“六大类”。

有人预言说乾陵中的珍宝会比秦始皇陵的还要多,理由当然 是正处于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的唐代君主,生活一定要比秦代更加 阔绰、奢华,陪葬品也会相应要多,而且是双份的。乾陵在很长一时间内曾经被推测至少含有500吨金、银、字、画等文物。这还不够, 还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乾陵地宫的空间约为5000立方米,按其 四分之一来计算陪葬品,那么,陪葬品的体积也在1200立方米左 右,宝物应该最少有800吨。

盗墓贼们心动加行动可是就是没有结果。

如果把陵墓安全划分等级,那么乾陵就算是bug级别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墓道口在那里,除非把整座山都挖走,人力不能及,也唯有懂得山水分布的超级大师才能从细节处发现进入墓穴的线索。

梁山山体

唐代以前魏汉时期,很多陵墓都是封土建造的,就是先确定地址,然后挖大坑,在封土一层又一层,直到推成土堆,山包包,到了唐朝开始帝王墓开始依山而建,选择一座风水不错的山,从半山腰开始挖山而进。这种方式显然比堆土安全很多。

乾陵

乾陵的防盗秘诀就是,知道却找不到,意思就是你知道在这里,却找不到入口。

乾陵位于咸阳市梁山之中,此梁山非彼梁山,这座山上主要由石灰岩山体,山体坚硬并且满是石头,这座山并不是很大,但是十足的坚固。加上人为的加固,可以说是坚不可摧。

黄巢起义并占领长安后,就曾为了解决粮饷问题,动用部队数十万挖掘位于梁上的乾陵,可惜只是挖出了数十米的大坑,却毫无收获。温韬还是懂行的他组织数万人打算从山上开始挖掘,但是一上山就下雨,那挖掘工作可就十分困难。

到了近代孙殿英挖了乾隆和慈溪的东陵,那是富的漏油,让很多人眼馋,位于西安附近的国民党将军孙连仲。就是动心的人之一,他想了想,你有清朝我有唐朝啊,不比你差呀,于是也以军事演习为名,动用一个师兵力携带炸药,准备将乾陵宝物占为己有,刚找到墓道口,炸开第一层防护石门就发生意外墓中冒出一股浓烟,盘旋而上,成为龙卷风,顿时天昏地暗,走石飞沙,7个陕西籍士兵首当其冲,立即吐血身亡。吓的孙连仲直接撤兵,建国后国家出台文件对于帝王墓除非抢救文物的必要,不进行主动挖掘,这是为了保护华夏历史文物。后人进行计算历史上先后有17次盗掘活动发生在乾陵之中。

乾陵能够如此安全其中原因风水占有很多因素,此风水并非迷信,而是一种处境,一种对于环境的借力与运用,借用大自然之力达到防护自己的目地,首先是陵寝地域必然在山势险要之处,不易到达,其次是山体坚固挖掘,其次就是此地必然是多雨且磁场浓郁之地。风水大师自古不决可是真正出名的人中唐高宗时期就独占两位,他们就是李淳风与袁天罡,这二人必然是风水之术有着极大的造诣,选择的地域也颇有讲究。这也是为何乾陵能够千年多次被盗却让盗墓者失败而归的原因所在。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