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宋朝面积2百多万平方公里,小的可怜,赵匡胤凭什么入选四大明君

衡量古代中原王朝综合实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其疆域面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更多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可以组建更庞大的军队。比较一下历史上各个古代王朝,就会发现,历朝历代的疆域面积并非恒定不变,而是一直在变化中,大小相差极为悬殊。

在奴隶制时代,由于当时总人口基数极为有限,朝廷能控制经营的领土面积都不算太大,如夏朝直接掌控的只有50多万平方公里,商朝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周朝则有250万平方公里左右。

进入封建时代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大刀阔斧开疆辟土,使得秦朝面积一度达到340万平方公里左右。看似不算太大,但当时秦朝全国人口也才2500多万,因此能够控制这么大区域已经很不容易了。

西汉和东汉时期,随着农耕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口数量很快增加,疆域面积也随之极速扩张,上升到600多万平方公里。东汉面积略小一些,也达到580多万平方公里。汉末三国时代,曹操的魏国达到290多万平方公里,刘备蜀汉只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吴国比蜀汉大一点,有不到150万平方公里。

此后的几个中原大一统王朝,唐朝极盛时期达到1200多万平方公里,元朝领土更为惊人,在1300万到2000万平方公里之间。明朝的疆域面积最大时达到过将近1千万平方公里,而清朝也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

耐人寻味的是,夹在唐朝与五代十国之后、元朝之前的宋朝,国土面积却骤然缩水,北宋鼎盛时期也不过280万平方公里,南宋更小,只有200万出头。在历代中原王朝中,宋朝面积之小令人咂舌,名义上是“大宋”,实际面积还没有三国割据时曹操的地盘大。

宋朝面积小是有原因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陷入长达五十多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周边游牧部族趁机做大做强,宋朝建立时,周边的辽国、西夏、回鹘、大理等国都已发展成为实力不可小觑的一方霸主。

赵匡胤开国之后,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守内虚外”方针,很少未发动汉唐那样的大规模开疆辟土的对外战争,故此宋朝面积一直未能增加。结果宋朝的一亿多人口,就这样挤在两百多万平方公里面积上生存。

然而开创“小宋”的赵匡胤,却堂而皇之入选古代四大明君,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一代雄主并驾齐驱。赵匡胤有什么资格入选四大明君?

赵匡胤还真有这个资格。入选四大明君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开疆辟土的武功,二是治国安民的文治。赵匡胤虽没能建立赫赫武功,但在文治方面却卓有成效,把一个“仁”字做到了极致。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没有按照改朝换代的“惯例”,把前朝皇帝和皇族成员斩尽杀绝,后周的皇族成员都得以妥善安置,富贵善终。在对待开国功臣方面,赵匡胤也几乎做到尽善尽美,北宋开国功臣无一人被妄杀,君臣共享富贵善始善终。

赵匡胤还改变了几千年来“伴君如伴虎”的恶习,对大臣以礼相待,还在太庙中勒石为铭,告诫后代子孙“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两宋皇帝大部分时候也都能谨遵勿违,文士大臣尽可畅所欲言,言者无罪,宋朝成为一个封建时代罕见的彰显人文温情的开明时代,也成为杀戮大臣最少的时代。

赵匡胤关爱百姓,轻薄徭役,奖励农桑。他之所以没有发起大规模对外战争开疆辟土,很大程度也是考虑到百姓刚从五代十国乱世走来,“疮痍未复”,正需要休养生息。

在对待皇位传承问题时,他更是显露出惊人的达观。他面对皇权诱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为了宋朝前途着想,甘愿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其胸怀令人叹为观止。

以“仁”治天下,在古代喊了几千年,真正落实的也只有赵匡胤等寥寥数人。古人称赞赵匡胤:“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太祖用心,尧舜之心也”。因此他入选四大明君,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并列,当之无愧。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