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若把赵括换成韩信,长平之战结果会不会改写?

赵括换下了廉颇,最终导致了赵国四十多万人都被秦国将领白起给活埋了。因为这件事,赵括落得了一个千古骂名。

赵括换下了廉颇,最终导致了赵国四十多万人都被秦国将领白起给活埋了。因为这件事,赵括落得了一个千古骂名。

说到赵括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意思和骂人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若是把一个将领比作是赵括,相信这个人肯定是不高兴的。

不过问题来了,赵括为何会败给白起呢?只有了解到了这个问题, 我们才能说换做是韩信他能不能赢?

1、赵括的失败和军中断粮有关系。

当时廉颇和秦军已经对峙了三年了,尽管说廉颇一直和秦军耗下去,可能也不会失败。但是,赵国的粮食能不能跟上,恐怕没有人比赵王更清楚了。若是赵国粮食够多,恐怕他们也不会换将吧。

当时赵国是向齐国求救,向他们借粮食。但是,齐国不肯。其它的国家也不愿意对赵国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秦昭襄王已经放下了豪言,若是谁敢帮助赵国,他们打完赵国就直接灭掉这个帮助赵国的国家。

这个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帮助赵国。赵国假如真的是没有粮食了,廉颇想要守成,最终也是会失败的。

没有粮食了,这个仗就没有办法打了。

不过,赵王选择了另一种突围的方式,让赵括上去代替廉颇了。我们都知道,赵括上去之后,坚守了几十天,最终把战马都给吃光了。甚至军队里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实在没有任何吃的东西之后,他才选择了和白起决一死战突围而出的。

事实上赵括突围失败了,最后赵括是战死了,他战死之后,四十多万将士也都跟着投降了,最终,他们被白起杀死了。

2、赵括若是真的一点军事才能没有,赵王会选择让他上阵吗?

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一次战役非同小可。若是赵括是一个军事白痴,他真的会被赵王重用吗?

还是当时的情况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即便是失败了赵王也认了,因此才选择了赵括的。反正最终赵括是失败了,失败者就应该遭唾弃!

通过史料的记载,至少我们得知,赵括的失败是和赵军的缺粮是有关的。那个时候,白起把他们给围住了,即便是有粮食也运不进去了。

下面我们说说,若是换做韩信,他是否能够战胜白起,长平之战的结果会不会改写?

若是让韩信回答,他肯定会说自己是可以战胜白起的,因为韩信是看不起白起的,他觉得白起这个人打仗用的都是蛮力,不会灵活运用战略战术,至少和他相比是差一些的。

但是,不要忘记,整个战国时期,打仗死亡的人也就是110多万,白起一个人就干掉了90多万,这个人是顶级的名将。

若是韩信和白起打,在赵军缺粮食的情况下,韩信照样也是没有戏的。任何一个名将在却粮食的情况下,都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不过,若是赵国有粮食,但是这个粮食运不进去,这就是另一种说法了,在这个情况下,韩信可能会有机会战胜白起。

韩信最起码能够想到办法,把粮食运进来。

大家都知道韩信用兵很灵活,他总是会用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取得胜利。即便是项羽这种军事天才,也都败给了他。

他用3万人马打败了赵国20万精锐部队,他取得了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若是让他带领40万大军,他可能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有一句话叫做韩信带兵多多益善!

相信若是在赵国不缺粮的情况下,韩信还是有机会改写长平之战的结果的。当然了也仅仅是有机会。

不过,历史从来都是不能假设的,因为一个细小的环节,就有可能导致战役的胜败,若是战役没有发生,就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

所以说只能假设韩信和白起打仗,在不缺粮的情况下,他是有战胜的可能的。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