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魏国最大的冤案:错杀了大将邓艾,导致三国统一推迟16年

三国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个乱世也最终被司马一族纳入囊中。

但整个统一的过程却没有那么顺利轻松,整个天下三分的局面是在诸葛亮死后开始作为一个转折点的。

虽然魏国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在蜀吴联盟和北方各游牧民族的骚扰下,迟迟不能统一,但在234年,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先清除后方隐患,后杀了曹爽,掌握了实权。

后面在251年司马懿死后,司马昭掌权,于263年,灭亡蜀汉。

三国的局面被打破后,蜀国与吴国的联盟自然也不复存在。

此时,魏国若想一统天下应该比以前轻松很多,却足足推迟了16年。只因灭蜀功臣邓艾被冤杀。

屡战姜维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是魏国后期著名的武将之一。凭借自身的屯田和政治能力在得到司马懿赏识后,开始参与战事。

之后与蜀国大将姜维交战数次,屡建奇功。

257年,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势力准备谋反司马昭,司马昭率兵平反。

此时,姜维乘机带兵攻出。却被邓艾和司马望率兵于芒水守住,对峙数月,后因诸葛诞败北只能撤退。

262年姜维再次率军攻袭,又一次被邓艾抵挡,并被打败。

此后的第二年,魏国分三路兵攻向蜀汉。

其中两路是用来牵制和围堵姜维的,由此可见姜维对魏国的征战之路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而去牵制姜维的领将,便是邓艾。

而同为三路大将之一的钟会掌握着大量兵权且一直私藏着反叛之心,也就是此人,害死了邓艾。姜维战败后,退守剑阁,魏军迟迟无法攻下。

邓艾便出一计,在钟会率大军在正面争执之时,亲自率领少数军队从阴平沿小道奔袭涪县。

成功破解了僵局,蜀国后主刘禅也在主降派的主张下,投降了。

这就是有名的偷渡阴平,此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之一。

惨遭陷害

蜀国投降后,邓艾擅自做主,任命大批官吏。

他将刘禅封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等。

之后还时常骄傲地向他人炫耀,夸耀自己。有如此建功,骄傲一些确实亦无不可。

但这些却成了日后钟会陷害自己的把柄。

邓艾拿下蜀国后,被封为太尉,非常的自信骄傲。准备计划后面对吴国的下一步行动。司马昭得知后,劝他还是需要先向上报告,可邓艾认为这样会延误战机。

在此之间,钟会便从中作梗,在邓艾擅自封官的事上做文章,并上奏说邓艾已有反叛之心。

于是朝廷便下诏逮捕了邓艾父子。

当时确实有人有反叛之心,但那人实为钟会,他看手下有着魏蜀两军二十余万,又将邓艾除去便准备造反。却不料司马昭早就对他有着防备,及时阻止并处死了他。

后面的残局是由当时的监军卫瓘收拾的,可此人当时也参与了对邓艾的诬陷,此时若不杀了邓艾,自己便要露馅受罚。所以他派兵追杀了邓艾,及他的子嗣,灭蜀大功的邓艾就这样于264年亡于这片自己刚刚打下来的土地上。

留名青史

邓艾自幼读书有学识,不仅目光长远还很有见解。自古以来,川地易守难攻,他在自己一生中最后的一场大战役中奇袭攻入蜀地,是足以载入战争史册的。

而他本人对士兵也很亲切,打仗时身先士卒,有各种琐碎小事,自己也会亲力亲为。在奇袭时,因天险之地遇上断粮之危,曾一度陷入危机。

邓艾也靠着勇气和智慧成功渡过,其中在马阁山,道路断绝,进退不得。

邓艾亲自裹着毛毡滚下山去,带领着士气极佳的军队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其实在灭了蜀国后,邓艾的骄傲虽不可取,但毕竟立了头功,战绩辉煌。

武圣关羽尚且难解自身这骄傲之火,更何况邓艾呢。

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骄傲到无法无天的情况,按照礼法安置降将并无大碍。

而后在他对于伐吴的计划中,也是面面俱到。

他的计划中,先在蜀地留下一些人马,休养生息,将兵马养肥壮。并开始做好造船的准备,在东吴面前树威。

另一方面好好照顾已降蜀汉后主刘禅,不要让他回到都城,免得让外人看起来有种押运的感觉。先让其待在原地,很好地照看着,以示仁义。这样一来,吴国自降。

由此可见,魏国若是没有错斩此将,自然也不至于过了16年之久才拿下东吴。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