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吕不韦奋斗一生,为何因为嬴政一封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自尽?

吕不韦辅佐两代秦王,叱咤风云十几年,然而公元前236年,他读了秦始皇30个字的信,就喝下鸩酒,选择结束生命。既然没能提前全身而退,那此刻及时舍车保帅,是对大家都好的结果。

吕不韦看完信就饮鸩自尽,说明他比李斯更聪明一点,没有完全在功名利禄中迷失,忘了自己是谁。有些问题,是无法解答的,有些事情是要拖到棺材里去的,唯有安抚秦始皇,吕不韦毕生的心血,才不会毁于一旦。

吕不韦权势滔天,威胁皇权

众所周知,吕不韦最早的时候是一个商人,后来他帮助客居赵国的秦王子楚,成功回国继承王位有功,逐渐成为了秦国的相国,并位极人臣。

秦庄襄王早逝,嬴政年纪尚轻,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吕不韦的手里,嬴政称他为仲父,相当于他的第二个父亲。吕不韦和太后赵姬以前是夫妻,两人关系暧昧,嬴政最初并不知道,但后来却有所耳闻。

及至嫪毐的事情爆发,隐藏在暗中的故事才出现,平定叛乱后,始皇帝收回了吕不韦的权力,吕丞相的辉煌也从巅峰跌落低估。只是,吕不韦在临死之前,依然还不愿放弃,借修书之名蹦跶了一下。

吕不韦的家奴足有上万之多,比起皇上都毫不逊色,而秦国虽强但在学问上却差了一截。吕不韦下定决心要写一本书,那时才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连吃饭都成问题,写一本书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当时,吕不韦仍广邀天下名士,撰写《吕氏春秋》,其中以治国为中心。按理来说,这种严格的事情应该是由皇帝亲自操办,吕不韦不过是个宰相,显然已越俎代庖。

吕不韦的作为,嬴政自然是忧心忡忡,毕竟丞相的名声高了,皇帝自然就会被比下去。秦始皇登基之后,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建立自己的威望、清除异己、驱逐前朝的大臣。

汉宣帝废了霍光,唐高宗废了长孙无忌,万历皇帝废了张居正,嬴政要夺回王权,吕不韦无疑是最大的障碍,吕丞相修书更是让他有了加快脚步的想法。

吕不韦的亲信极多,又掌握着兵权,对朝中的运作规律了如指掌,何况吕不韦又没有做过大的罪过,更不能轻易把他的权力给夺了。因此,嬴政要治国有两种办法,一是吕不韦犯了严重的错误,二是吕不韦主动把权力拱手相让。

后来,嬴政便找了一个罪名将吕不韦贬下官职,发配出咸阳、返回河南洛阳。这片土地原本属于周皇帝,但在秦国灭亡后,这里便成为吕不韦的领地,那是一片富饶之地,是个不错的退居地。

然而,吕不韦心里认为,秦始皇只是一怒之下把他罢免了,秦国仍有他的用处,不久便会恢复他的职位。

可惜的是,吕不韦大量养门客,又执掌朝堂多年权势滔天,回到自己的封地后,他更是蠢蠢欲动、与大臣们勾结,甚至六国都有人向他求援。

原本,因为自己母亲的丑闻,嬴政本来就对吕不韦有很有恨意,现如今吕不韦在回到封地还不收敛自己的锋芒,始皇帝不杀他都对不起自己。

三十个字,两个问题

话说,在赵国时,吕不韦曾将一女子献给秦王子楚,后来这女子与子楚生下了秦始皇。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吕不韦是有恩于秦始皇的,对于秦国也自然是有功的,吕不韦正是凭借着这一功绩,以仲父自居。

秦国在经历了商鞅的改革后,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中央集权。秦国的军队都是秦国皇室的人,即使将领们在外面招兵买马,秦国君王依然可以在国都中保持绝对的掌控力。

吕不韦被封为仲父,与秦始皇的父皇交好,立下了汗马功劳,故此他才自称秦国皇室。但秦始皇在吕不韦的三十余封书信里,却否认了吕不韦的立身之道: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这两个问题,等于是把吕不韦的一切成就都给抹去了,他毕生的心血都被这两个问题给毁了。

只有三十个字的书信,这两个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实则如千军万马,直戳吕不韦心中最阴暗的地方。吕不韦何等精明,又岂会听不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可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嬴政全盘否认和抹杀了,吕不韦敢说一个不字吗?事关嬴政的身世出身、帝王家里最深的秘密,吕不韦即使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饮鸩自尽,保全家人

让他搬到蜀地去也就是客套话罢了,这封信的实际意思就是让他自杀,但吕不韦也不得不从。他曾经立下的功劳,都被秦始皇给毁了,而且还被扣上了造反的帽子。

他这个异国的人,既是秦国皇室的功臣,又是秦国的实权人物,自然会让秦国皇室的人眼红。秦国的律法,在那个时候,就是为了威慑天下,所以采取了一系列的刑罚。

吕不韦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必死无疑,但秦始皇碍于自己的功绩,还没有下定决心要置他于死地。若是他自刎,替秦始皇分担一些压力,或许还能保住一家老小。

果不其然,吕不韦自杀后,秦始皇并未对他的家族进行严刑拷打,反而解除了对蜀地的流放,使吕不韦全家安息。从这一点来看,吕不韦在秦始皇那短短的三十多个字里,已知自己已是死路一条。

可是,他为了家人的安危,决定先喝下一杯毒酒。由此可见,或许吕不韦与赵姬的故事,并不是始皇帝杀他真正的理由,毕竟秦国时期的人还算比较开放的,始皇帝杀他是为了“集权”两个字。

总的来说,历史上完整的吕不韦非常厉害,他既是一位极其努力的商人,又是一位极具谋略的思想家。他曾提倡义兵,减少了战争中的大屠杀,著名的都江堰工程,是由李冰创建,但真正大力支持和执行的,是时任丞相的吕不韦。

他的眼光、格局,都远超当时的时代,他所做的贡献,也值得后人称赞。这样的吕不韦,若是能被嬴政好好任用,或许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被后世史学家尊为商圣的吕不韦,开创性地把政治当生意,用几代人的时间,跨越几个国家,在我国历史上下了一盘空前绝后的大棋。吕不韦是成功的,但也是失败的,毕竟人不是棋子,人心也不是棋谱,终究无章可循。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