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乾隆如何从众多黄孙子脱颖而出,康熙表示:我可能中了点小套路

纵观史上的各个朝代,皇帝作为拥有最大权力者,他们住在巍峨的宫殿里面享用着各种奢华的东西,在日常生活方面更是没得说。寻常百姓人家不要说比了,甚至都想象不到皇帝的生活有多奢华。然而无论是什么事,都会有正反两面。有其好处就自然会有一定的缺陷,这是无法改变的定律。

得到了皇位,拥有了权力和财富的同时,大多数皇帝也就没有了是兄弟手足之间的感情,或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感情。这些感情对阶层较低的百姓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然而可以拥有这些感情,对于高官权贵或是帝王家的人是一种奢望。他们因为身处充满心机城府的环境里,就算心里有什么感情,也没有多少人敢放肆地展露出来的。如果皇家的人能够有机会朝夕相处,那他们也是有可能产生感情的。不过,皇家的规矩向来繁多,不光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有严格的限制,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有许多限制。

例如清朝的时候,皇家的那些孩子多数是和他们的母亲分离的,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这种母子情。而不仅是母亲,他们的父亲也是不常见的。康熙的儿孙就很多,只是他的孙子就有将近一百个。康熙哪里有那么多时间一个个见面闲聊的,所以只有那些品行端正身体强健的子孙,才能受到他的关照和爱护,那些无甚特点的也会被抛在脑后吧。有些平淡无奇的,又或是无人帮忙在康熙面前露面的,大多与康熙没什么见面交流的机会,当然他们也是没机会展现自己的。

也有一部分比较幸运,有人在背后给他们谋出路的。尽管当时还没有确定下来太子的人选,可这却是个分外紧张人心的时候了。皇帝要传位的人自然不会轻而易举就决定下来的,不过这也不能就断定皇帝就是综合考虑才下定论的。这其中的每个因素都是极为重要的,可能由于哪点做得好了,皇位就到手了。所以为了争这个位子,康熙的儿子们都暗自努力着,都希望能够通过一些事物或者建立一番工业得到康熙的认可,而孙子们也没有懈怠,毕竟有过因为儿子不争气而把皇位传给孙子的例子。

但是过了好几年也没确定让哪个皇子来继承王位,这不是康熙帝对这件事不上心,笔者认为康熙对自己的儿子们比较失望,应该是想找到一个才华横溢的孙子来继承王位。如果康熙看中了哪个皇子的儿子,那么如果他他的儿子继承王位,他就会毫不费力地成为皇帝的父亲。不过这只是笔者的猜测,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前文说过过去就有皇帝选择他的孙子来接替他。结果孙子接手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都大为衰减。会不会是康熙爷考虑到了之前的例子,会不会先令儿子坐上皇帝宝座,再令其传给皇孙呢?

雍正就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在拜访康熙时假装无意提到他的儿子,也告诉康熙他还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们。其实康熙的孙子这么多,没见过的也不缺他这几个。不过听雍正说完后,他也同意见见雍正的孩子。而雍正关于此次会晤预备的是很充分的,他选了两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就是弘历(也就是乾隆)。

第一个见康熙的儿子表现非常不好,不仅优柔寡断还有些怯场。也正是因为他,衬托出弘历的优秀。康熙见弘历谈吐大方,有勇有谋,心中暗为赞赏,但是这些还不够,在质疑他的一些功课后,弘历的表现也很不错。之后康熙对这个皇孙就非常上心了。那么雍正是不是故意安排另一个表现不好的皇孙和弘历一起去参见康熙呢?这个我们就不知道了,也无法考究,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办法?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