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每露一次脸都惨不忍睹!先是没了男人只剩下一群寡妇。最后连寡妇也几乎灭绝了!杨门女将,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杨门女将主要成员有二十二名,其中评书演义中描写比较多的有十个人,而不是八个。
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杨门女将中最主要的十名女战将。
一、佘赛花。
她是杨家所有男人和女人中活得最长寿的一个。在有些评书中,她一直活到了200多岁。当她的儿孙辈都死光的时候,她还活着。
佘太君是杨业的妻子,佘太君挂帅,她是杨门女将的领袖人物,辅佐丈夫训练将士,杨门女将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女子特战队,个个武功高强,巾帼不让须眉。
当自己的孙子杨宗保战死沙场后,百岁高龄的佘老太君,以国仇家恨为重,亲自挂帅率杨家十二寡妇及重孙杨文广征西,报了国仇家恨,西夏国称臣求和。
佘太君的历史原型为折太君,折德扆之女,出生于名将世家,是党项族人。她武艺高强,历史上的她确实也很长寿,活到了七十七岁。据《晋乘搜略卷二十》记载:
“乡里世传,折太君善骑,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王夫人之亲援桴鼓然。”
折家将在历史上地位非常重要,名将世出。长期和北汉、辽国作战,守护宋朝西北边疆:
“自从阮(折德扆的父亲)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於宋者矣”。
杨家将一门英烈。佘太君的丈夫和儿孙战死沙场。因此,她认为“折”姓不够吉利,将自己的姓改为与折同音的“佘”,意为子孙福禄有余。
根据清代小说《海公小红袍》,佘太君和其他几个杨门女将,有奇遇,服用了黎山老母所赠的丹药,却因杀劫过重没有能够成仙,但得以长生不老。后来隐居到海外岣屺山。明万历年间,忠臣海瑞为了扳倒权臣张居正,请佘太君派杨门女将出马,扳倒了张居正。
二、柴郡主。
柴郡主又名柴金花、柴银屏、柴美蓉、柴美容、柴俊平、柴郡平、柴媚春、柴熙春、柴文意,在不同的版本里,名字都各不相同。
她是杨门女将中出身最高贵的。杨家将之所以很牛,和她有很大的关系。她是后周世宗柴荣之女。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把她收为干女儿,敕封为金花郡主。她又与八贤王赵德芳以兄妹相称。嫁给了杨六郎杨延昭。
当她的丈夫杨六郎和她的儿子杨宗保战死后,她跟随佘太君征西,历经百战。
在有的版本中,柴郡主参与了十二寡妇征西,在虎狼关一战中,和其他女将们一齐战死。
三、穆桂英。
穆桂英是杨门女将中最传奇的人物,也是评书演义中描写最多的一个人物。
她的历史原型并不是杨宗保的妻子。历史上并没有杨宗保这个人,杨六郎的儿子就是杨文广。
杨文广的妻子是慕容氏,后来就成了评书演义中的穆桂英。并成为杨文广的妈妈。
据《保德州志》:
“慕容氏,杨业孙文广妻,今州南慕塔村人,雄勇善战。”
关于穆桂英的最终结局有好几个版本。
有一个版本是:穆桂英是黎山老母的徒弟,九女星下凡后成了刘金定,刘金定转世成了穆桂英,最后穆桂英得逢奇遇,修炼成仙了。
在另一些版本中,穆桂英在虎狼关一战中阵亡,还有一些版本是在其他作战中阵亡。
四、杜金娥。
杨七郎的小老婆。天荒星降世。武艺高强,习得九华仙人之妙法,会接刃之术,使三口飞刀,例不虚发。育有一子,名曰杨宗英。
评书演义中的杜金娥是一个大美女。
见山坡上走出一位姑娘,她没顶盔甲,穿一身软缎子衣服,年龄在二十岁上下,长得细高个,杨柳细腰,乌黑的头发象墨染,上边打个蝴蝶结,身穿鹅黄色软缎、腰扎黑金丝绣的腰带,穿着红色牛皮靴子,外边罩着石榴红的斗篷。往脸上看:白似梨花、眉如新月、秋波含情,手中拿弓,从山坡上往下一走,真似九天仙女下世,长得太美了!比花一一花含露,比玉一一玉生香。
杜金娥在投奔杨家将的路上,遭遇非常悲催,与番军作战动了胎气,在野外早产了,无奈只好把儿子包裹好,挂在树枝上,并留下信物。自己奔赴沙场跟随佘太君与辽国作战。
后来杨宗英被人捡去并获得奇遇,学得一身武功。长大成人后带着信物到杨家认亲。
在大多数版本中,杜金娥的结局也是在虎狼关之战中阵亡。此战只有杨文广的儿子杨满堂幸存。
五、孟金榜。
杨四郎的正妻,在有些版本中又称为林素梅、云翠英或罗氏女。
孟金榜是一个传奇人物,号“神力孟四娘”。她是北汉降将代州铜锤令公孟志远之女。
在有的版本中,孟金榜也在虎狼关之战中阵亡。
在这个版本中,穆桂英轻敌冒进,进入古浪峡,杨门女f将陷入西夏国军队的包围。穆桂英率领女将登上高耸入云的鹰嘴崖,据险而守,并寻找突围之路,不料中了西夏大军的埋伏,被乱箭射杀。
其他杨门女将,包括孟金榜,都赶到鹰嘴崖顶救援,也被射杀,只有杨文广的儿子杨满堂幸免于难,回去报信。
后来杨满堂挂帅出征,大败辽军,收复雁门关。
几乎在所有的版本中,杨家将的男人,包括后来的寡妇,都是出来一个死一个,但并不死绝,天波杨府总有人能出来继续带兵打仗。
六、马赛英。
马赛英是杨五郎的妻子,又名罗赛英、罗刹女,练得一手九股链索神功。
马赛英曾经火烧番兵,立下大功。演义中的这一段描写非常魔幻:
殷奇知有埋伏,勒马杀回。穆桂英从中杀进,冲开番阵,三太子之众,各不相顾。马赛英轻兵已出其阵后,放起烈火,正值东风骤起,霎时间烟焰涨天,满营皆着。番骑报道:“宋兵已焚寨壁。”三太子惊得魂飞魄散,弃敌而逃。殷元帅见势不利,口念邪惕,怀中取出取兽牌,望空敲动,忽一声震烈,四下黑雾中,涌出一群猛兽,尽是豺狼虎豹,冲入阵中。宋人个个失色,各回马逃生。杜夫人望见宋阵披靡,即念起真言,满空中火焰齐下,将猛兽烧得四分五落。番众倒戈弃甲而逃,恰如残云风扫,病叶经霜。殷元帅拼死杀出重围,正走之际,杨秋菊一箭当弦,正射中殷奇左眼,落马而死。是时,金山笼杨宗保等望见火起,刘青引兵杀出。呼延显鼓勇争先,恰遇江蚊,交马只一合,刺于马下,部下番兵,杀死大半。穆桂英、黄琼女二骑,直进金山脚下,与宗保合兵一处,乘势追赶,杀得番众尸横散野,血满如川。
在有些版本中,马赛英也是和其他杨门女将一起阵亡。在另一些版本中,她吃了黎山老母的仙药,得以长生。
七、杨八姐。
名杨延琪,佘太君的女儿,字春花,从小就和哥哥们一起习武。武器是一杆梨花嵌金枪。
杨八姐是一个又刁蛮又可爱的少女,她冰雪聪明,能言善辩,文韬武略,敢作敢当。
杨六郎有一次身中剧毒,生命垂危,要想解读,必须用龙须、凤发做药引。
所谓龙须就是大宋皇帝的胡须,现成就有,大宋皇帝愿意给。而凤发则是辽国萧太后头上的三根红发,杨八姐深入龙潭,盗得萧太后的头发给他治病。
这段故事的创作灵感大概来自于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大将李勣(也就是《说唐》中的徐茂公)有一次得了重病,需要用人的胡须烧成灰作为药引服用。李世民去探望他时,听说这个情况,当即毫不犹豫地剪下了自己的胡须。
对徐茂公而言,这是最大的光荣和幸福,李世民的举动,把徐茂功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喝了用李世民的胡须熬的药汤,很快病就好了。
关于李世民和徐茂功之间的关系,我之前曾专题深入分析,敬请关注。
大宋皇帝有一次偶然看中了杨八姐的美貌,派人上门求亲,杨八姐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碎珠冠,毁宫袍。又联合杨九妹、杨排风起兵,武装围困皇帝,宋皇只能让步。
八、杨九妹。
杨延瑛,字秋菊,排行第九,是杨继业晚年得到的最小的女儿。杨九妹评书中又称杨瑛。曾经和杨八姐一起深入北国,盗取遗落在北国的宝刀。这把宝刀名为“定宋宝刀”,是大宋皇帝当初赏赐给老令公杨继业杨无敌的。
八姐和九妹同样参加了征西之战,有的评书对她们的结局没有交代,在有的版本中,说她们在征西战役中和其他女将一起阵亡。另有一些版本也说她们是吃了仙药得以长生。
九、杨排风。
烧火丫头出身,凭借一根烧火棍,立下赫赫战功,被宋仁宗封为“火帅”。
杨排风性格泼辣,不受约束,同时又美若天仙,因此民间称赞其为“红颜火帅”。
杨排风本是杨家的一个烧火丫环,她的武艺全部是靠自己自学,由于她悟性比较高,在工作之余,偷看杨家将的练武,通过自学,成为一名绝顶高手。
杨排风是演义中,除了穆桂英之外,戏份最多的一员女将。
杨排风扫北,棒打孟良焦赞,打得这两员大将心服口服。之后在杨延昭元帅的帐下,作为先锋官,大败辽国韩昌韩延寿,救回杨宗保,赢得了“火帅”美名。
之后,西夏国元帅殷奇率领军队进犯中原,宋军溃败,穆桂英挂帅出征,杨排风随同征西,作为先锋官,又立下了战功。
再之后,有藩王造反,平西王狄青长子狄龙挂帅出征。他狂妄自大,途经天波杨府,不仅不下马,还故意寻衅滋事,推倒上马牌、下马牌,砸碎团龙牌匾,殴打老总管杨洪。
之后激怒了杨排风和杨金花,引发杨金花校场比武夺印,穆桂英再次挂帅南征,杨排风和杨金花随军参战。
杨排风的最终结局,评书中没有交代。
十、杨金花。
杨金花是杨家将的第四代人物,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女,杨文广的妹妹。
杨金花武艺超群,在大校场比武时,夺取帅印而误伤狄青的儿子狄龙。后来又协助杨文广平定侬智高。
关于杨金花的归宿,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杨金花为了救她的哥哥杨文广,壮烈牺牲。苗族有些地区把杨金花救兄长而死的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定为姑娘节,也叫乌饭节。
第二种说法,是杨金花因平定侬智高有功,被封为英烈少女,着一品服色,享受一品大员的待遇。
第三种说法,根据《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杨金花也是吃了仙药,成仙了。
杨金花之后,杨家将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评书《杨满堂除奸》中,宋徽宗在位,杨满堂奉佘老太君之命进京探亲,在飞鹰涧结识神秘少女萧玉姣,之后帮助宋军夺取了雁门关。有一种说法,杨满堂就是后来岳飞传里面的杨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