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天顺帝和元文宗的两都之争虽时间不长但严重消耗元朝统治力量

两都之战是元致和元年(1328年),大都(今北京)的元武宗一系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的泰定帝两系势力,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内战。是役大都方面最终取得了胜利。两都之战是元代历次大位之争中最血腥的一幕。

元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为了防止身后出现皇位之争,登基次年就立了五岁的儿子阿速吉八为太子。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驾崩于上都,丞相倒剌沙专权,越月不立君;留守大都握有兵权的武宗旧臣、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谋立武宗子怀王图帖睦尔为帝。八月初,倒剌沙以正统自居,发兵分道进攻大都。燕帖木儿迅即在迁民镇(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北口、居庸关等地增加驻军。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二十五日,古北口守将脱脱木儿于宜兴(今河北承德西北)击败上都宗王失剌部,斩詹事钦察、平章乃马台。自此,“两都之战”爆发,蔓延了整个北部中国。九月初,燕铁木儿遣弟撒敦于榆林(今北京昌平西北)袭败上都梁王王禅、右丞相塔失铁木儿。旋阻击来自辽东的上都宗王也先帖木儿、平章秃满迭儿于蓟州(今天津蓟县)东流沙河。

是时,倒剌沙及宗王脱脱、王禅拥立泰定帝九岁子阿速吉八在上都称帝,改元天顺;燕铁木儿等亦随即奉图帖睦尔在大都称帝,是为文宗,改元天历,两都更为对立。

中旬,燕铁木儿领兵出蓟州拒秃满迭儿,闻王禅兵袭破居庸关进逼大都,急回军抵御,于榆河(今昌平南)北击败上都军。 下旬,两军又鏖战于白浮(今昌平东北),燕铁木儿夜袭上都军营,获胜,追至昌平北又斩数千,俘万余。旋移师石槽(今怀柔西南),击败另一支上都军,俘杀孛罗帖木儿以下将士万人。

上都军连战皆败,遂改变战法,分兵东西两路自通州(今通县)、紫荆关对大都发起钳形攻势。陕西行台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也引兵从大庆关(今陕西大荔东)渡黄河,配合上都军。大都再次面临危局,燕铁木儿引军还通州,脱脱木儿领兵4000援紫荆关。

十月初,燕铁木儿与上都军决战于枣林(今通县东南),获大胜,后昼夜兼程转兵良乡,阻击上都宗王忽剌台,迫其西走。时上都辽东军复入古北口,与大都军战于檀州(今密云)南野,大败,被俘降万人。当两都兵在长城沿线鏖战之际,据守辽东的齐王月鲁帖木儿、元帅不花帖木儿率军于十三日乘虚进围上都,迫倒剌沙、王禅于次日出降。阿剌吉八不知所终,武宗系获胜。

最终大都集团击败上都集团,元天顺帝与倒刺沙殒命。元文宗继位后随即对回回集团进行清洗,以倒刺沙为首的大批官员因此受到株连。元文宗还下令罢回回哈的司,命其与普通民户“一体当差”。这时蒙古保守派和回回势力基本没什么力量了。

两都之战是在元朝中期发生在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是元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大都方面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战争虽然历时不长,却削弱了元朝统治的力量,对元朝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元朝的最终灭亡也埋下了“伏笔”。是年,元朝的掘墓人也已诞生,他就是出生于濠州钟离孤庄村的朱重八,也就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天历二年(1329年),通过两都之争上台的图帖睦尔因为要实现自己的诺言,将已经流亡察合台的哥哥和世㻋迎回,是为元明宗。但是明宗上台仅仅一个月暴崩,这不禁让人怀疑起图帖木儿,元廷对外称明宗是因病身亡,但是也有说是因为图帖木儿的毒酒毒害,总之,这成为了一个历史的谜团,最终权力也重新回到了图帖木儿的手中,史称“天历之变”。

元宁宗懿璘质班,泰定三年三月二十九癸酉日(1326年5月1日)生于北方草原,是元明宗和世㻋第二子,生母是八不沙皇后(乃蛮真氏)。天历三年(1330年)二月乙巳日,被封为鄜王。前任皇帝元文宗图帖睦尔是通过弑兄(元明宗)重新登上皇帝宝座的。他临晏驾之际,为了赎回自己的罪行,诏令在他驾崩后,让元明宗之子懿璘质班继承皇位。

至顺三年八月十二日(1332年9月2日),元文宗病崩。文宗驾崩后,把持朝政的燕铁木儿为了继续专权,就请求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立她的儿子古刺答纳为帝。卜答失里为了执行丈夫的遗诏,予以拒绝。由于当时元明宗和世的长子妥懽帖睦尔(后来的元惠宗)远在广西静远,而次子懿璘质班却深得文宗宠爱,受封为王,留在文宗身边。这样,至顺三年十月初四(1332年10月23日),卜答失里皇后遂奉文宗遗诏拥立年仅7岁的懿璘质班登上了皇位,是为元宁宗。卜答失里皇后成了元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懿璘质班即位后未改元,仍旧使用“至顺”这个年号,然而,宁宗似乎没有当皇帝的福份,至顺三年十一月壬辰日(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宁宗驾崩,年仅七岁,在位仅53天。十一月甲午日,葬于起辇谷。第二年六月己巳日,宁宗的哥哥妥懽帖睦尔(元顺帝)即位。至元四年(1338年)三月辛酉日,谥宁宗为冲圣嗣孝皇帝,庙号宁宗。四月乙酉日,祔于太庙。

这时已经距元朝灭亡不远了。到了元顺帝这位完全汉化了的皇帝上台后,已无力拯救大局。元朝的灭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状态。

洪武元年(1368年)8月徐达率兵攻进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逃往漠北的顺帝屯兵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朱元璋曾遣使遗书,对其晓以利害,目的在于招降。元顺帝作《答明主》一诗,让使者带给朱元璋:“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王气有失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