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唐太宗善用奇兵且节度使强悍故屡战屡胜,而宋朝因重文轻武而常败

有一种观点认为唐朝的外患,如东突厥、薛延陀等,只是看起来很强,但其实不过只是部落联盟而已。并不难对付。而北宋时期的辽、西夏,都是很接近中央王朝的政权,在保留了军事实力的同时,经济实力还不弱,灭国难度极大。

因此唐朝横扫四周,只靠四万多人就能震慑西域,不算什么。北宋才是真的困难,北宋的对外战绩糟糕,可以理解。

这种观点,不能说没道理。但问题是,把唐朝横扫八荒说的那么轻松,有问过隋炀帝杨广的感受吗?毕竟,高句丽又不是部落联盟。

根据专家对高句丽的研究,高句丽的经济结构和中原王朝基本一样,政治结构相比中原王朝略微松散。总体对比下来,高句丽巅峰时期的实力,肯定不如契丹。但要说高句丽不如西夏,那就是无稽之谈了。

而对付差不多同等体量的小强政权,唐朝能灭高句丽,北宋却无法灭西夏。这能全部归咎于对手实力变强了吗?显然是不能的。

唐朝疆域图

另外,现在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唐朝站在北周、隋朝的基础上,经济基础好,军事基础好。底子雄厚,所以唐太宗才能屡战屡胜。而北宋只是以半壁江山起家,虽然后来大致也统一了中原,但奈何底子太弱,所以宋初不能像唐初一样,凭借优势国力对周围的蛮夷戎狄造成碾压之势。

这种观点,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明显也有漏洞。

首先,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唐朝的人口户数才区区304万。而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北宋人口户数就有309万了。“开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县二百一十四,户一十七万二百六十三。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县一百八,户六十五万五千六十五。计其末年,凡有州二百九十七,县一千八十六,户三百九万五百四。”后来北宋平福建,收吴越,灭北汉,又增加了近74万户。至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前,北宋户数不低于400万。明显高于唐初。

试问,到底哪朝的底子更厚?

其二,就算宋初的底子不够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到了宋仁宗统治时期,总该比宋初又强上一个台阶了吧。

套用《宋史》的话说,虽然北宋疆域不如汉隋唐,但人口比历朝历代都多:“当是时,天下有户二千八十八万二千二百五十八,口四千六百七十三万四千七百八十四,视西汉盛时盖有加焉。隋、唐疆理虽广,而户口皆有所不及。”

为什么底子变厚后,宋朝中期对外战争的战绩,反而还不如初期了呢?

辽国疆域图

辽国——一次武装威慑,直接妥协。

庆历二年(1042年)的“庆历增币”(北宋在澶渊之盟岁币基础上,每年再多给辽国十万两白银和十万匹绢),北宋再次被辽国勒索成功。

西夏——打不过,再次给岁币。

想当年五代几十年的乱世,都没能壮大的党项李氏,在五代乱世已经结束,风头正盛的北宋鼎盛期,居然能壮大,建国。并与北宋在西北打了一百余年。

这说明,底子厚不厚,与能不能打,真的没有因果关系。

其三,唐初时期的唐军横扫四方蛮夷,真的就是凭国力碾压的吗?貌似并不是。

就拿贞观十九年(645年)的安市城(在今天辽宁省海城市境内)之战来说。当时唐军围城,兵力约3万。高句丽其倾国之兵来解围,兵力约15万。一比五的兵力差距,换做是宋朝将领,早就撤退不打了。可唐军却上下全乐疯了。

曹操

就像当年曹操与马超大战于潼关时,韩遂增兵了,曹操不忧反喜。觉得这下好了,一战定乾坤,把西北军阀一锅端,省得日后一个一个的去剿。

唐太宗和唐军将领当时也是这种心态。

江夏王李道宗知道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进言,说“贼赴急远来,兵实疲顿,恃众轻我,一战必摧。昔耿弇不以贼遗君父,我既职在前军,当须清道以待舆驾。”因此,他建议唐太宗允许他亲率五千精兵,直捣平壤。一战端了高句丽的老巢,然后再回过头收拾高句丽军主力,解决高句丽问题。

唐太宗收到李道宗奏报后,也很高兴。

不过,唐太宗没有采纳李道宗的建议。因为他觉得偷袭平壤太冒险。

他在深思熟虑后,做了一个“相对保守”的战术安排——派李勣率步骑1.5万,在正面吸引高句丽军注意;派长孙无忌率1.1万精兵在战场北面的峡谷中埋伏;唐太宗亲率四千人,作为预备队使用。“上夜召文武计事,命李世勣将步骑万五千陈于西岭;长孙无忌将精兵万一千为奇兵,自山北出于狭谷以冲其后。上自将步骑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敕诸军闻鼓角齐出奋击。”

偷袭这种赌概率的事,就大可不必了。但既然高句丽的主力来了,那就把他们灭了。让他们有来无回。

李世民

3万打15万,底气却十足。而且还是客场作战,在人家的地盘上打。也不知道唐太宗哪来的底气?但事实就是如此。

战争开打后,高句丽军见李勣布陈,正准备迎战时,埋伏在周围的唐军突然杀出,对高句丽军一通穷追猛打。尤其是当时还是一员小兵的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所向无敌。

此战,高句丽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仅斩掉首级的人,就二万有余。

战后,唐太宗召见作战勇猛的薛仁贵,直接提拔其为拜游击将军。“延寿等独见李世勣布陈,勒兵欲战。上望见无忌军尘起,命作鼓角,举旗帜,诸军鼓噪并进,延寿等大惧,欲分兵御之,而其陈已乱。会有雷电,龙门人薛仁贵著奇服,大呼陷陈,所向无敌;高丽兵披靡,大军乘之,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馀级。上望见仁贵,召见,拜游击将军。”

经历一场大败,高句丽军吓破了胆,在兵力仍然占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依山固守。

这种战机,唐太宗怎么可能错过?他立即下令包围。

三万人包围数万高句丽军,这种有违兵法的操作(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也不知道唐太宗是怎么实现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高句丽疆域图

唐军布下包围圈后,高句丽军缺水断粮,没坚持多久,就集体投降了。

此一战,唐军以极小损失,再次对高句丽军重创,仅俘虏就抓了3.68万。“延寿等将余众依山自固,上命诸军围之,长孙无忌悉撤桥梁,断其归路。己未,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

估计是为了诛心,唐太宗接受高句丽军的投降后,只将其中3500人迁徙到中原,其余大部分都予以释放。

这些人回到平壤后,添油加醋,对高句丽王大肆渲染唐军的可怕。吓得高句丽王下令坚壁清野,再也不敢与唐军交战。“上简耨萨已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迁之内地,余皆纵之,使还平壤”,“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

当然,由于高句丽军顽强守城。以及一些客观原因,如气候转冷,草枯水冻,兵马均难以久留,唐军未能攻克安市城。唐太宗只得下令班师。

此战由于未能灭掉高句丽,唐太宗回去之后表达了深深的遗憾。

高句丽真的很强吗?会不会是因为太弱了,所以才被唐太宗打得大败?

唐太宗东征示意图

安市城一战,唐军不仅抓了三万多俘虏,砍了两多颗脑袋,还俘获了牛马各五万匹,铁甲一万多套。其它器械一大堆。“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

单看五万匹马和一万多铁甲就能知道,高句丽肯定是不穷的,高句丽军队肯定也不差。

唐灭高句丽,绝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唐军有先进武器,高句丽是被唐军靠着国力或装备优势给碾压了。

所以,说唐朝是凭国力欺负人,也是站不住脚的说法。

事实上,唐太宗对外用兵,很多场合都是用奇兵。太宗皇帝自己就是军事天才,太宗时期的诸将也大多是天才,如李靖、李勣。

他们打仗,惯用出奇制胜套路。用兵规模普遍不大。这样既可以减轻后勤压力,同时也避免了扰民。

一个军事天才级别的皇帝,加上一群临场战术大师级别的将领。且君臣之间还有着相当高的信任感。唐朝贞观年间,能十几年灭九国,自然不奇怪。

李治

当然,这种扩张模式对皇帝和将领的素质要求很高。无法长期维持。

唐太宗驾崩后,唐高宗靠着老爸留下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前期继续开疆扩土。打出了唐朝最大疆域。但后期因为种种原因,扩张陷于停滞。尤其是在于吐蕃的较量中,战事胶着,还两次丢掉了安西四镇。

武则天在位时期,由于清洗反对派,造成动荡,又被迫进一步收缩战线,唐朝与周边政权的战争,这才逐渐落了下风。

后来唐玄宗上台,改革军制,给予地方节度使很大权力,曾一度扭转了自武周以来的对外颓势局面。但重用节度使,也产生了副作用,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

后来宋朝建立,吸取唐朝教训,走上了另一条歪路,就是重文轻武。整个宋代,除了与皇帝联姻的武勋家族外,其余草根将领都是如皇帝奴仆一般。

一开始,武将还只是皇帝的奴仆。经历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演变,武将地位进一步下滑,直接变成了文官的奴仆。毫无地位可言。

北宋疆域图

朝廷对武将如此刻薄。且武勋家族往往也是世袭的,第一代能打,第二代、三代通常就很无能了。宋军在前线还怎么打胜仗?

要说北宋打不过辽国,这可以理解。但按现在给北宋武力孱弱翻案的人的说辞:北宋被越南屠南宁,是因为越南人进步了。宋夏战争耗费巨大,是因为党项人进步了。默认大理政权独立,是因为大理人进步了。

把这些传统汉地的沦陷,都归咎于周围强权林立,那后来明朝是怎么收复云南,收复幽云十六州,收复河西走廊,短暂灭了越南土著政权的呢?

想当年徐达北伐前,朱元璋的实控地盘比南宋还小(朱元璋当时甚至都还没称帝)。难不成,唐朝时期失传的先进武器又被明朝掌握了?所以明朝又打败了曾经打败过宋朝的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这明摆着是强词夺理,为了翻案而翻案嘛。

实际上,如果把军事看成一个体系,而不仅是单支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相比唐朝,其军事体系是更先进的。但是由于人的问题。也就是宋朝统治集团自身的问题,宋朝无法把这种进步,转化为战场上的优势。而契丹、党项,却能把进步转化为优势。所以这才导致了宋朝从建国到灭亡,大部分时间里,其军事战果都很差。

玄武门之变

举个对比的例子。玄武门之变后,唐朝内部动荡,东突厥趁机入侵,攻至离长安不到40里的泾阳。当时,由于长安的唐军兵力才几万人,无法与二十万突厥军硬打。于是,唐太宗便只好布下疑兵计,只带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个人,到渭水河边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谈判。

一边是二十万突厥军,一边是六个人。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怕是直接就吓死了。但就是在这种危机情况下,唐太宗竟然凭一己之力和疑兵阵,愣是把二十万突厥军给吓退了。并且还让颉利可汗在当年九月,心甘情愿地上贡了三千匹马、上万头羊。

像这么夸张的事,放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对于大部分皇帝而言,怕是都可以吹上一辈子了。但是由于唐太宗的自我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对外事务方面,标准尤其高。不是李靖那种攻灭东突厥汗国,占据漠南;李勣攻灭薛延陀汗国,占据漠北的级别的重大战果,根本谈不上是胜利。因此在唐太宗看来,渭水之盟这件事,并不是他的胜利,而是他人生的一大耻辱。

而也正是因为唐太宗自认为是耻辱。所以包括唐朝人,以及我们现在的很多人,也一致把这个件事视为是唐朝的耻辱。

但其实,这哪里是耻辱嘛?

无独有偶,宋朝与番邦也有一次结盟。即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示意图

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内容,就不细数了。这里只说说评价。

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宋神宗之前,评价是一致的高。

用宋真宗时期的宰相王旦的话说:“国家纳契丹和好以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不及百分之一、二。”“澶渊之克,遂与契丹盟,至今不识兵戈,可谓盛德大业。”

用苏轼弟弟苏辙的话说:“稍以金帛啖之,虏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

大臣们如此,皇帝更夸张。宋真宗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他居然以自己签订澶渊之盟有功为由,跑到泰山封禅了。

他的行为,直接导致后来所有的皇帝都不再去泰山封禅。

后世皇帝用行动表明,宋真宗那副挨了打还自吹自擂的嘴脸,正常人都是瞧不上的。

唐、宋的统治集团,差距如此之大。两朝对外战争战绩天差地别,自然也不奇怪了。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