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武则天第一次侍寝,也许是唯一一次侍寝,自武则天入宫后一直未得到侍寝的机会,这天武则天得到召唤,终于等来了侍寝的机会,以李公公为首的一帮太监赶来伺候她沐浴更衣,武则天内心很害怕想要逃跑,管事的李公公一个巴掌扇过来:“我们又不是男人,你怕什么”。
这记耳光打醒了武则天,一入宫门深似海,她心理明白,要想再着偌大的皇宫生存下去,只有仅仅抓住皇帝的心,若想获得接近皇帝的机会,必然少不了眼前这群太监。
想到这里,武则天内心暗下决心,既然命中注定要在深宫中呆一辈子,那么就要做到后宫那个最高的位置,不混出个人样来,怎么对得起自己,怎么能光耀门楣;从此,武则天对身边的太监不再抵触。
在太监们伺候下,武则天很快梳洗打扮完毕,被一床被子裹着送入李世民的寝宫,第一次面对李世民这个老男人,武则天难免有些害怕,显露出害羞的一面,李世民则欣喜若狂:“既然美人生的如此娇媚,那就赐名媚娘吧”。
皇帝赐名,这是天大的恩赐,内心忐忑不安的武则天连忙点头。
很快天亮了,李世民早已起床上朝,武则天起身梳洗精心打扮一番,刚起床,一群太监走过来带着皇帝的赏赐前来祝贺,武则天定了定神,为首的正是李公公,相比较昨日那张冰冷的面孔,李公公满脸笑着奉承道:“恭喜武才人,第一次侍寝就可以得到陛下青睐,这些赏赐都是您的”。
看到眼前这群趋炎附势的太监,武则天明白,想要圣宠不衰,必须保持好同这群太监得关系,武则天连忙表示:“昨日多谢公公指点,这陛下赏赐李公公也有功劳,这些珠宝还是孝敬给您”。
李公公满脸大笑表示:“多谢才人赏赐,那老奴受之不恭了,今晚侍寝的还是您”。
武则天连忙表示:“多谢公公”;就在武则天憧憬着未来美好的日子时,一个潜在危险正在向她走来,这个危险足可以要了她的命。
原来李世民从太史令李淳风得知一个预警:“帝传三世,武代李兴”,李淳风这句话意思是:“李唐王朝只能传三世,三世后将会被武姓所取代”。
李世民一手缔造的江山,不惜踩着兄弟的尸体得来的皇位,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焉能不害怕;连忙向李淳风询问此人身在何处,赶快斩草除根。
李淳风表示:“陛下,此人就在你的后宫中”。
李世民困惑不解:“朕的后宫中,还是位女子”,李世民下令彻查后宫武姓女子,李淳风对李世民说:“昨日陛下宠幸的武才人不就是姓武吗”?
李世民恍然大悟,下令立刻处死武则天,李淳风阻拦到,表示:“陛下,天意如此,不可强行改变,否则物极必反,以后不再宠幸她就是了”。
李世民听后,自此再也不再宠幸过武则天,但“帝传三世,武代李兴”这件事从此成了李世民的心病,一直到李世民临终前,李世民还是不放心,想要临终前赐死武则天,防止江山被武则天取代。
因此,李世民临终前将武则天特意叫道塌前,询问武则天“帝传三世,武代李兴”;面对生死存亡之际,说错一个字就有可能小命不保。
武则天只说了四个字:“常伴佛祖”便保住了性命;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和其他妃嫔一样,到感业寺出家,不过此时她和李治的“地下恋情”已经有一段时间。
李世民去世一周年祭日这天,荣登皇位的李治来到感业寺再次和武则天相遇,二人诉说离别相思之苦,此时被失意的王皇后知道了,王皇后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趁机打击对手萧淑妃,李治龙心大悦,趁机将武则天纳入后宫。
武则天 再次入宫后,不再是初次入宫的那个小姑娘,凭借自己手腕,深受李治宠爱,将后宫中对手一个个铲除掉,后来自称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从才人到女皇,武则天的功过一言难尽。无论是缜密算计的智慧还是不择手段的残暴,无论是鞠躬尽瘁的统治还是血腥至极的镇压,武则天总是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也许,身后的一块无字碑,便是对她此生最恰当的概括。
这个故事出自明代鬼才作家冯梦龙所著的《智囊》中,武则天简单四个字让自己死里逃生,成就了一代女皇霸业。
“常伴佛祖”,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其实蕴含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生死存亡关头,说错一个字都有可能小命不保,但武则天以她超高的智慧消除了李世民的疑心,成功逃过一难,这种处事不惊的心态是值得多少人学习。
其实,《智囊》中除了这个故事,还记载了不少富含人生哲理的历史故事,如:郭子仪向皇帝讨要6个美女享用等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经常读史书,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智力,更可以从中领悟出很多人生哲理。
《智囊》中记载了中华上下5000年1200多个不同人物约3000个历史故事,每个故事短则上百字,长则上千字,看似简单的故事蕴含很多人生哲理,对于现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投有很多的帮助,它会教会你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此自保,如何击败对手,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