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治理天下的难度可见一斑,何况是女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可以算得上是坎坷曲折,其中的酸甜苦辣可以写上十部小说了!她从小性格就犹如男子一般耿直,只爱读书不爱女工,更是随做木材生意的父亲游历天下,她的见识和才干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在历经艰难险阻登上权力的巅峰之时,更是雄心万丈,想要干一番前无古人的大事业,她效法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用,破格提拔狄仁杰、宋璟这样的杰出人才;广开仕途吸纳人才;为了打击世家大族显贵,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以维护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在她统治的将近50年里,唐朝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蓬勃发展。这样的丰功伟绩,足以进入中国古代十大皇帝的行列了,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向有着强烈权力欲望的武则天,在自己死后,却在陵前只留下了一块无字的石碑,难道她不想自己的丰功伟绩让后人知道吗?真是怪哉!怪哉!
武则天陵前石碑为何无字,小编在这里提出以下几种猜想:
一、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武则天能够登上皇位,站在权力的巅峰,证明她不是一个愚蠢的人,相反,她非常明智,自知自己的一生尽管功绩累累,但是杀戮太多,得罪了不少的人,更是将大唐的江山据为己有,更改国号,在当时武则天死后自然不会得到一个公正评价,还不如留下一个无字之碑,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二、小小石碑,难以记载自己的丰功伟绩
武则天认为自己虽是女人,但自己功高德大,才能绝对超过了高宗,不输于唐太宗,不是小小一块碑文能表达的。
三、罪孽深重,借以自赎
还有一种猜想就是武则天自知自己罪孽深重,内心感觉愧疚不安,刻了碑文记载自己的功绩恐怕更招世人辱骂,还是不写为好,留下无字碑借以自赎。
但是现在有的专家还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看法,那就是从武则天一生好大喜功,喜欢炫耀自己的行事作风来看,不可能有平和的心态,会让自己任由后人去评说。需要指出的是,乾陵在武则天亲自规划和指挥下修建,耗时长达22年,其重视程度不可忽略。而她之所以最终留下了无字碑,是因为武则天晚年的政治地位已经很不稳固,其继任者李显和众多大臣都不支持她,在众叛亲离和晚年风烛残年之下,她已经无能为力再亲自为自己歌功颂德了,只好作罢。
但是不管是哪种说法,似乎每一种都很有道理,可至于哪一种说法是她的本意,现已无从考证。我们只有静静地看着那无字碑,去遥想着千年的沧桑变化了。
宋金以后,人们逐渐开始在无字碑上面题字题识,现在上面共有十三段文字。其中有一种早已废绝、无人识别的少数民族文字,被日本学者山路广明视为“20世纪之谜”。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巴林右旗附近发现辽代帝后的墓志,才解开这一谜团。原来这些无人识别文字是早期的契丹文字,契丹文字始创于公元920年,但随着国家的灭亡很快消亡,到了明代彻底成为一种无人能识的“死文字”了。这一失传的文字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字史料,被武则天的无字碑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