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为何会动怒?

赵匡胤一直对白起这种“杀俘之人”鄙夷至极,虽然赵匡胤自己还做了“黄袍加身”改朝换代之事,本来背叛先帝这种事情更值得被人诟病,可赵匡胤说到底都是皇帝了,他说白起不好大家也都得听着,也自然有资格对武庙“指手画脚”。

武庙乃是当年开元皇帝唐玄宗所初设,目的是祭祀古代有能力和名望的人物,以姜太公为主祭,姜太公的牌位放在武将庙的主位,后来唐肃宗即位后,他将姜太公追封为“武成王”,所以这个祭祀庙便有了以武成王冠名的名字:武成王庙,简称武庙。

在唐玄宗初设的时候,武庙里面所供奉的主要就是姜太公,除了姜太公以外,并没有白起的存在。

后来唐肃宗上元年间,他在武成王姜太公的“两侧”增加牌位,左侧摆放了“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右侧摆放了“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总共十个配享武庙祭祀的牌位,这便是最初的“武庙十哲”,对应孔子庙的“文庙十哲”之设。

之所以唐肃宗时期会这样增设武庙,那是因为在安史之乱后,大唐有着一部分平乱有功的将领,也同样还有开始割据藩镇的将领,唐肃宗便以武庙的存在来让各将领自觉“约束己身”,不要作乱,更不要做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只要是做得好了,那么未来就有资格进入武庙,被后人不断祭祀。

说白了,武庙就是臣子版的“太庙”,以前有太庙约束皇帝,皇帝若不想自己落得个坏名声,甚至被移出太庙,那么做事就要让大家“顺心满意”,但是皇帝有约束,武将却没有,所以唐肃宗便打造一个出来。

这既是在提高武将的地位,也是在变相约束武将的行为。

因此,武庙本身的存在就是皇帝政治话语的体现,在唐肃宗之后,唐朝皇帝以这种办法来释放自己对武将的态度“信号”,不断地增加武庙的“从祀”名额,让那些在意未来自己名声的武将更加地约束自我,所以这招十分好用。

就这样,当武庙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手上,他自然会根据他的标准来重新设置武庙阵容,“撤掉”白起在武庙牌位的这件事情,发生在公元963年,这时候,赵匡胤当了皇帝已经三年了。

公元963年的某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在大臣的带领下来到了“武庙”参观先贤并且祭拜之,本来进去之前,赵匡胤和大臣们还有说有笑的,可当赵匡胤进去看到了白起的牌位之后,立即勃然大怒,开口指责白起为人有问题,不应该配享武庙:

“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赵匡胤点名自己觉得白起并不配在其中的原因,那是因为白起一生中最成功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本质上乃是胜之不武,他得以坑杀赵国主力的数十万大军,是通过“诱骗”的手段达成的,所以赵匡胤觉得白起根本就是德不配位。

就这样,白起被移出了武庙,而除了白起以外,赵匡胤还对武庙进行了一次巨大的改变,他将太庙之中已有的二十二位“从祀”移出了武庙,又选出了二十三位他觉得有资格配享武庙的先代文臣武将,他所升上来的这二十三人,从西汉一直到五代都覆盖了:

乾德元年六月癸巳,昭等议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瑊、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

选出这二十三人,赵匡胤用的标准是“取功业始终无瑕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赵匡胤‬选进‬武庙的‬人‬,首先‬必须是‬一生之中‬没有‬什么‬“瑕疵‬”的‬人‬,就算‬能力‬不是最突出的‬,但只要‬一生‬“无瑕”,那就‬可以‬了‬。

同理,既然这二十三人是“无瑕者”,那么被移出来的二十二个人,就是“有瑕者”,也就是说他们的一生中肯定有过瑕疵,若是按照字义来看,那无瑕者必然是优于有瑕者的,可真的看到了这些“有瑕者”的名单时,却让人大吃一惊:

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大吃一惊的原因是,赵匡胤所移出来的这大部分人,乃是从周代以来名声都响当当的人物,白起暂且不论了,魏国的吴起、齐国的孙膑、赵国的廉颇,再之后是汉代的兵仙韩信,大名鼎鼎的太尉周亚夫,东汉末年的关羽、张飞等等人物,这些人物无一不比“无瑕”的那二十三位文臣武将地位和名声更高。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北宋朝堂的大部分臣子开始明白赵匡胤的意思了,赵匡胤所说的这个“有瑕者”,其实就是那些能力太过优秀,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不得善终的文臣武将,其实无瑕不代表优秀,但无瑕肯定代表着“中庸”。

就拿韩信来说,西汉的“灌婴”升进了武庙,但是韩信却被替换了,如果比能力,灌婴根本比不过韩信,韩信就是因为能力太强被刘邦忌惮了,后来韩信走投无路,只能选择造反,这才让他的人生不得善终,有了瑕疵。

那么从这么一个例子来看,赵匡胤改革武庙,他到底想拿这件事来释放一个什么“信号”呢?

想来应该是“重文抑武”的信号。

作为大宋的开国皇帝,大宋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地光彩,因为后周到北宋的变迁,是属于和平的演变,既然没有经过剧烈的流血政变,被人诟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除了有人诟病赵匡胤以外,个别“武将”对赵匡胤还有些“不见外”的态度在里面,说通俗点就是太把赵匡胤当兄弟,不当皇帝,少了很多尊卑。

因为赵匡胤当年乃是后周禁军的首领,本就是武人,他得以黄袍加身的根本,就是这些武将的支持,加上在唐朝被朱温推翻之后,武将造反改朝换代那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这些赵匡胤的支持者们,潜意识里也没太把赵匡胤这位“皇帝”身份当一回事。

久而久之,这种习惯是会造成隐患的,在五代十国的大环境中,武将“今天恭恭敬敬,明天翻脸造反”的事情乃是家常便饭,所以赵匡胤心里十分警惕,若是不想自己重复柴荣的悲哀命运,必须要在根子上改变这种情况。

这种改变,便是“重文抑武”。

公元961年,刚称帝一年的赵匡胤对自己最核心的班底“义社”(史称义社十兄弟)以及其他将领进行削权,目的是为了将他们手中的兵权拿走,以防他们佣兵作乱,这场小规模的军权整改,是在酒桌上进行的,因此被称为“杯酒释兵权”。

可杯酒释兵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大宋始终需要将领带兵打仗的,除非将领们永远都不再安排上战场了,皇帝一个人亲自统帅前进,那么杯酒释兵权的效果就可以持续到永远,但事实根本不可能如此,将领们只是被削去了兵权,内里依旧没有改变。

要改变这种漫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武将弊病,唯有用漫长的手段及时间去达成目的,这便是重文抑武的核心内容,而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向:

一、在制度上极大程度避免将领和士兵产生相近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轮戍制”、“将兵分离”。

二、高度打压将领地位,扶持文人地位,形成“以文制武”的局面。

而把白起以及一系列先代有着强大能力的文臣武将移出武庙,正是一种“文人手段”。

就拿白起来说,白起这个人物却是是有点“道德污点”,因为杀俘的确是历朝历代都被人诟病的一件事情,更别说白起乃是造下了四十万人口的杀祸,但除开了杀俘这个问题以外,白起他最终被秦王赐死的根本原因是白起“居功自傲”,置秦王的号令若罔闻,这才是白起不得善终的原因。

除了白起以外,周代的吴起、廉颇也都是因为能力太强而被嫉妒,最终不得不“叛逃”出国,汉代的韩信、周亚夫更是兵法中的佼佼者,前者击败项羽,后者平定“吴楚七王之乱”,可后来都因为功高被猜忌,以至于一步步走向灭亡,他们不得善终,很大的原因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同样也有帝王的问题。

周亚夫虽然功绩颇高,可是面对汉景帝的数次“暗示”,周亚夫都仍然是视若无睹,最终让汉景帝叹息,说出周亚夫这种人无法辅佐下一任皇帝,最终周亚夫被冤枉,无奈绝食身亡。

赵匡胤把这些人摘出来,他很显然就是告诉朝堂那些自认为劳苦功高的将领们:虽然你们确实功劳,甚至能力都不是下乘的,但你们一旦太过飞扬跋扈,那么我也一样会让你们“不得善终”,如果你们不得善终,就会变成“有瑕者”,日后是绝对进不了武庙的。

不得不说,赵匡胤是聪明的,或者应该说,赵匡胤的“智脑”赵普是很聪明的,他明白如何抓住这些武将们的“命脉”,从功名的角度去把握他们的弱点,当赵匡胤改变武庙中被祭祀的武将之后,朝堂的将领都纷纷明白了赵匡胤的意图。

特别是和赵匡胤“不分你我”的义社兄弟们,因为义社兄弟在赵匡胤还没称帝的时候与赵匡胤“结拜”成为异姓兄弟,所以他们对赵匡胤不是很拘谨,于是赵匡胤就把“关羽”、“张飞”这两个刘备的“好兄弟”(正史没有记载他们三人结拜,但关系更甚过结拜兄弟)撤出武庙,他所释放的,就是一个类似的信号。

把关羽和张飞撤出武庙这个操作,让赵匡胤的“兄弟们”震惊了,他们后知后觉,在赵匡胤反常的举动中看出了赵匡胤的心意,也渐渐收敛了自我,或许赵匡胤不是真的那么绝情,把曾经的兄弟情谊说丢就丢,但最起码的“君臣尊卑”,就该体现出来了。

而赵匡胤对武庙调整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赵匡胤几乎没有怎么改变“文臣”的位置,比如“范蠡”、“管仲”这些人,赵匡胤丝毫没有去动摇他们,这其中也表露出了另一个信号,那就是赵匡胤开始转变朝堂的风气,开始推崇文臣,提高文人地位。

所以宋太祖年间,他对白起在武庙之中位置的取缔,还有其他大部分武将的更换,都很显然是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曾经有过“功高盖主”之嫌的人,针对那些“居功自傲”的人,这种行为,就是“重文抑武”,毕竟北宋初年,武将也大多数是这种类型的人。

本来单纯从制度的层面去打击武将,武将就已经被削弱得很卑微了,再加上文化手段打压武将,光是宋太祖、宋太宗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大宋的武人就已经虚弱到连北伐成功一次都做不到了,仅仅只能是自保,这也造成了北宋多年积弱的局面。

虽然后来宋徽宗宣和年间,他又重新“设立”了一个涵盖了“七十二位名将”的武将庙,将白起列入其中,可是宋徽宗时期的大宋已经积重难返,就算再推翻赵匡胤的观点也于事无补,大金的铁骑已经在北方蠢蠢欲动了,大宋的结局已经成为了定数。

若是赵匡胤知道后世的大宋会沦落至这幅田地,也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又是否还会如此这般打压武人的地位,如果没有打压武人的目的,那么当赵匡胤踏入武庙的那一刻起,白起就不会遭受这顿“指责”了。

结语:

北宋其实是一个很矛盾的转折时代,因为继五代以来盛行的“武将作乱”之风已经到了不得不矫正的地步了,如果赵匡胤不对这种局面进行改革,那么大宋就是走五代的老路,但是如何矫正,这里面没有一个标准,最终矫枉过正,也是无奈的事情。

武庙看似是历代武将的“名人堂”,可是真正操控他们的,乃是历代皇帝,说到底,武庙也是皇帝释放自己对于“文臣武将”亲近信号的一个工具,所以武庙跟武将们的关系并不大,反而是跟皇帝的关系很大。

就因为如此,明朝始终都没有继续“祭祀”武庙,就因为这种手段太过于破坏大臣和皇帝的关系,于是便停止了,显然朱元璋也很怕后世的子孙用这种手段来走宋朝的来路,最终作茧自缚。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