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皇帝是一抓一大把,后宫里的妃子更不知道有多少。常言道:“后宫佳丽三千”,这大概是天下所有男人的梦想吧,但是,这大概只有皇帝才能够实现。
其实,就算是在普通人的眼里,身为皇帝是没有办法拥有一个正常的婚姻的。他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在历史上,作为傀儡的皇帝不在少数。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那些有能力的帝王,几乎没有一个人的婚姻不是政治的牺牲品。人们素来喜欢把“洞房花烛夜”作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可是,对于这些皇帝们来说,他们的新婚之夜其实等同于“他乡遇故知”,并且,这故知还是债主。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他们的婚姻跟幸福没有什么关系,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从皇帝婚姻的礼仪以及这场婚姻的目的着手,来讨论一下这场繁华婚礼的背后到底埋藏着什么样的真相?这里的婚主要是指大婚,又称大昏,一般是指这位皇帝登基之前没有娶过正妻,是登基以后结的婚,这场婚礼被称为“大婚”。
首先从礼仪说起,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讲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必须要大操大办。婚礼首先得要有个司仪,他需要主持整场婚礼的流程,有钱人家里办点喜事,就要花更多的钱。我们国家素来喜欢标榜自己是礼仪之邦,不管什么事都要以礼为先,这里的“礼”不仅仅指的是礼貌,更多强调的是“礼节”。照这样说来,帝王结婚更加不得了。
在封建时代,百姓们认为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财产,皇宫内的礼仪,更是整个国家礼制的主要表现。想要将整个宫廷礼仪用笔写下来,只怕是几本书也装不下。所以,对于每一位皇帝的婚礼,整个国家不管什么人都会认真对待。这里,想要娶到老婆,必须得给老丈人送礼,就算是皇上也不能例外,当然,能够把孩子嫁给皇上的人,也不会缺这些钱。
这种礼叫做“彩礼”,到了后来,彩礼就变成了以钱财为主。在汉朝,皇上娶老婆的时候,光黄金就送了1万多斤。所以,对于当时的皇上来讲,娶亲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自然是无法像皇帝一样花出这么多钱的,但是,彩礼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当代青年男女眼中的洪水猛兽了。据记载:“光绪帝结婚的时候,光白银就花了550万两。”
与普通老百姓不同,作为一个帝王在迎亲的时候,他并不会自己往新娘子的轿门上撞。而是会派遣一个身份合适的官员去迎亲,并且,宣读“礼词”。《礼记·哀公问》:“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 这里,我们就用一个清朝的例子,在当时,那位即将成为皇后的人,会从大清门进入,然后,经过天安门,午门,最后,到达后宫住所。
普通的嫔妃并没有这样的资格,像我们熟知的慈禧太后,就因为不能够从大清门进入而抱憾终生。甚至,为此她还嫉妒自己的儿媳妇,骂她说:“奴才们才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所以,同治帝死后,慈禧太后就匆匆忙忙将给她儿媳妇给逼死了。
对于整场婚礼来说,入洞房是这些青年男女既期待又倍感羞涩的项目,皇帝自然也要通过这个项目。不过,皇上的洞房并不是他的寝宫,往往是临时找的宫殿,在入洞房前,作为皇上,他要经过册立、奉迎、合卺、祭神。而祭神里面又包括:祭天、拜神、祭祖等一系列流程。这一套做下来,人都会累趴了,真到洞房的时候,往往都早早睡下了。
清初顺治、康熙皇帝的大婚礼仪尚不成熟,资料也相当缺乏,至晚清时期大婚礼仪已较为完备,其中光绪帝的大婚资料最为齐全。尤其是内务府员外郎庆宽等人所绘的《皇帝大婚图》册,用写实的笔法再现了光绪皇帝大婚的外朝礼仪全景,工笔彩绘,极为精细,给后人留下了研究清朝皇家礼仪的珍贵资料。
可以说,几乎不管是哪个皇帝结婚,这背后都包含着政治意义。
之所以说这些皇帝都是婚姻的傀儡,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能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结婚对象,他们需要考虑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作为一个帝王,平衡各方面的势力才是他们该做的,为此,不惜牺牲他们的婚姻。就像当年的李渊,他在给自己的儿子李世民跟长孙家的女儿联姻的事情上就表现的非常积极。
都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他相中了长孙家女儿的名声,而是因为看中了她背后家族的势力——长孙家族。之后,李渊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一路从山西杀到长安,长孙家在这里面是下了很大的工夫的。所以,就应该这么来讲,皇上娶皇后,其实并不是想要娶皇后,而是想要皇后背后家族的势力,女人在这场婚姻里只是一个附带而已。
就像在早年仅仅只是一个小混混的刘邦,在娶吕雉前,他什么都没有。如果说,他的谋略和他的野心是他的第一资本,那么,吕雉就是他的第二份资本。因为,他的妻子成为了他跟吕氏一族的关系纽带,此时吕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到最后,就算刘邦真的当上了皇帝,但却还是保护不住自己心爱的女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皇帝能举行大婚的,一般是在很小的年龄就即位做了皇帝,“皇帝大婚”更可以看作是一场成人礼,表示皇帝长大了。绝大多数举行过“皇帝大婚”的皇帝,都是在婚后真正亲政的。当然,话虽这么讲,但在婚姻中,皇上还是要扮演一个丈夫的角色的,毕竟,为皇族开枝散叶更是他们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