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王中,康熙的成就无疑是最大的,他不仅灭掉了三藩,加强了集权,而且他收复台湾,北征沙俄,给大清朝留下了一个稳固的疆土。康熙承诺永远不增加老百姓的赋税,而且他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康熙亲政之初,他到山东私访,正好碰见一户人家过寿,他献上“贺礼”,蹭了半顿饭,老人说了9个字后,康熙借着上厕所,偷偷跑走。
且说康熙灭掉鳌拜后,正式亲政,他一方面打击前明余党,另一方面搜揽人才。当时山东德州有一位姓刘的老学究,有博古通今的才华,甚至还有人说他是刘伯温的后代。康熙曾想招揽他入朝,无奈刘学究以他年迈为由,不愿涉足官场。康熙为显宽仁,也就没勉强他。但是他一次微服私访,路过德州,正好想以未谋面的陌生人身份,去拜访这位刘学究。
康熙一行只有2个人,穿着百姓服装,身边只带了图海,图海是一位名将,有他在身边护卫,必定万无一失。没想到的是,当康熙到了刘学究门口,发现刘家张灯结彩,吹吹打打,原来刘学究正好过70岁大寿。来祝寿的人很多,借着这个机会,正好康熙可以混进去。只见刘学究的儿子,站在门口迎客,康熙取出手中的玉扳指,当做贺礼,并声称是京城的客商,久仰刘老的名声,特来祝寿。
儿子不敢怠慢,赶紧引入堂内,介绍给他爹刘学究,刘学究看到康熙后,好像认识他一样,赶紧把他引入首座,周围的人都奇怪这位年轻人到底是谁,能坐到首座,都来纷纷敬酒。筵席进行到一半,只见刘学究到房内,不一会换了一身黑衣出来,要知道,老人过寿一半都是穿喜庆的衣服,如今他换上黑衣,宾客们都非常差异。
刘学究坐到康熙身边,康熙不解的问他:“老前辈,您为何换上一身黑衣啊?”刘老汉趴在他耳边,偷偷说了9个字:“天人至陋室,唯恐折寿!”康熙大惊,老人的言下之意是,今天皇帝来到他家拜寿,富贵之气太过旺盛,他承受不住,所以换了黑衣,免得折寿。康熙见自己的身份已经被识破,怕有危险,起身敬了老人一杯酒,以上厕所为名,带上图海溜走了。
回到北京后,康熙觉得这个刘学究果然厉害,但没得到他,还是不甘心。于是让图海带人再到山东一趟,务必把他请到北京,如果他不来,绑也要棒来。半个月后,图海回来汇报说:“刘学究过完寿,当天夜里就带着一家老小搬走了,具体到了那里,周围邻居们也不知道。并且,他把那个玉扳指用红绳拴住,挂在了门头上。”
康熙不由得佩服感叹道:“果然民间多奇人!他既然不想为我所用,就由他去吧。”康熙一生,深谙帝王之术,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仁君”,此事若是换其他皇帝,恐怕追到天涯海角,不管老人生死,也一定把得到他。但康熙没有这么做,他遂了老人心愿,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