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而在这里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曾居住在此,他就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李鸿章扬名于天下在慈禧执政时期。同治三年,42岁的李鸿章第一次进宫见到慈禧,回家后对其儿子说了八个字,表明了对慈禧的看法,可谓十分经典。
李家在合肥市当地的名门望族,李鸿章第一次进京考试就中举,并且拜师于曾国藩门下,3年后中进士,入宫见过道光皇帝。之后太平天国逐渐势力扩大,李鸿章受曾国藩指点,在合肥组建淮军,也由此正式涉足军事,成为一位军事家。经过几年操练,淮军成为了抵抗太平军的主要力量。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灭亡,为了表彰李鸿章的功劳,受到两宫太后的召见。
李鸿章虽是淮军总领,但他并未见过两宫太后,之前也只是在奏折中聆听过她们的教导,就连年仅九岁的同治皇帝他也不曾见过。而他此次进京不仅面见太后,更是有三件重要的事情要办。其一,曾国藩主动请求裁撤湘军是为了避免权力过大引来猜忌,而李鸿章并不想裁撤淮军,因为他认为,我们还有坚实的外战,要应敌就不能裁军。其二,对于别人对他的弹劾,他想当面解释。而这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要进言大力发展洋务,引进西方技术,设备,不然将无法与外敌抗衡。
李鸿章进宫叩拜后才敢端详面前的三位,年幼的同治皇帝长相清秀,缄默寡言,慈安太后心肠好,很和善,也不是一个过问政务的太后。慈禧则不同,在李鸿章一一说明三件三个事项后,她并未表态,只是与李鸿章说一些家常话。李鸿章在次说明其重要性时,她就让他好好回去休息,并赐他一桌御膳。这种情况下,李鸿章不得不另寻他法,拜访恭亲王府,希望得到支持。
李鸿章早年没有儿子,过继了他六弟的长子李经方为子。等李鸿章回家,9岁的李经方出于好奇问他太后是什么样?只见李鸿章略微叹息道:“似有韬略,或无大才。”意思是说,慈禧看起来似乎很有韬略智谋,但其实也只是一个寻常的女子。
虽说这是第一次见慈禧,但这八个字的评价足以说明他眼光独到,历史也证明了,慈禧虽掌握大清王朝的大权,但她并没有给大清朝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