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黄巢大军直扑杭州,路边一老太太说了7个字,黄巢没敢进杭州一步

唐朝末年,唐僖宗在位期间,朝廷内有宦官专权作乱,外有各地藩镇武将军阀割据,彼此之间连年征战,曾经辉煌一时的唐王朝已经风雨飘摇。说来也怪,历史上每到王朝末日,天灾总会与人祸如影随形般相伴而生。《资治通鉴》记载,乾符元年八月间,“关中、河南大水”,次年又发生大旱,“麦才半收,秋稼几无”,千万百姓衣食难继,“所在皆饥,无所依投”,但官府不但不及时赈济,反而照旧征收苛捐杂税,“督促甚急,动如捶挞”,被逼到生死线上的农民们为了生存,终于揭竿而起,轰轰烈烈的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黄巢大军直扑杭州,路边一老太太说了7个字,黄巢没敢进杭州一步

当时遍及各地的义军中,以黄巢的队伍实力最为强大。黄巢,是山东菏泽人,早年是个乡村秀才出身,也曾朝夕苦读,梦想走科举之路出人头地。怎奈时乖命蹇,屡试不中,最后沦落成一个贩卖私盐的“不法商贩”。眼看唐朝大势已去,天下将乱,黄巢也拉起一支队伍,要在乱世中干一番大事业,义旗一举,应者云集,“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月之间,众至数万”,很快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庞大武装势力。

黄巢大军直扑杭州,路边一老太太说了7个字,黄巢没敢进杭州一步

唐僖宗对黄巢大起义大为震恐,急忙调集重兵围剿。黄巢大军采取了避实击虚、流动作战的灵活战术,专门寻找唐朝的防守薄弱之处攻击,先由山东转战河南,又从河南南下江淮、湖广,气势如疾风暴雨,横扫中原。唐朝各地原来拥兵自重的军阀们,都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罕见地达成一致,共同出兵联手围攻黄巢。黄巢由于侧重流动作战,始终没有建立起稳固的后方根据地,最终在唐军重兵围攻下,在北方无法立足,被迫南下江南。

《十国春秋》记载,乾符六年黄巢挥师南下,“拥众二十万,大掠州县”,想把江南重镇杭州拿下。让黄巢没有想到的是,南下是他的一个重大战略失误。当时北方地区连年水旱天灾交织,民不聊生,所以黄巢一呼百应,如鱼得水。但江南一带的情况迥异,这里本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大部分百姓家给人足,并无造反的动机和必要,因此黄巢大军在这里缺乏基础,并未被人们视为救民水火的义军,反而被视为令人生畏的流窜盗匪,民间老百姓对他们并无多少好感。

黄巢大军直扑杭州,路边一老太太说了7个字,黄巢没敢进杭州一步

当时驻防杭州一带的唐朝武将董昌,因感到属下唐军兵力单薄,于是招募人马,组织起乡勇团练对抗黄巢,守卫桑梓。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前来投军,引起了董昌的注意。此人名叫钱镠,《旧五代史》记载,他是杭州府临安县人氏。钱镠自幼不安分,不安心耕田务农,“及壮,无赖,不事家人生产”,专好舞枪弄棒,练就一身好武艺,“善射与槊”,尤其擅长箭术和马槊。

黄巢大军直扑杭州,路边一老太太说了7个字,黄巢没敢进杭州一步

有意思的是,钱镠的经历还与黄巢颇为相似,“以贩盐为盗”,曾经和黄巢是同行,都曾犯法盗卖私盐。从军之后,钱镠凭借过人的武艺和胆识,很快得以崭露头角,成为董昌的心腹将领。得知黄巢大军即将进犯杭州,董昌与钱镠商讨应对之策,“杭州八县,每县召募千人为一都,以遏黄巢之冲要”。但当时他们手里的掌握的兵力很少,能战之兵就算个个三头六臂,要是和黄巢硬碰硬,简直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钱镠却临危不惧,他向董昌建议:“贼以数十万之众,旗鼓相远首尾不应,宜出奇兵邀之”,不可力敌只可智取。董昌忙问怎么智取?钱镠胸有成竹地说:“劲卒二十人足矣”。他精挑细选了二十个胆大心细、骑射精熟的壮士,埋伏在黄巢大军必经之路上,“伏草莽中”。

黄巢大军直扑杭州,路边一老太太说了7个字,黄巢没敢进杭州一步

不久,黄巢的前锋尖兵百余人,出现在大路上。等他们进入射程之内,钱镠手下乱箭齐发,黄巢的前锋登时死伤一片,钱镠乘势发起攻击,展开近身肉搏,黄巢的队伍猝不及防,被斩杀近百人,只逃走几个人,虽然获得小胜,部下们不无担忧地说:“若大众至,何可敌邪?”敌军数十万大军来到,又该如何抵挡?《新五代史》记载,钱镠从容一笑,“告道旁媪”,他对路边一个老太太说,“后有问者,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如果黄巢队伍来到此处,询问我们军队的去向,就告诉他们七个字:临安兵屯八百里。八百里是当时杭州府临安县的一个地名。老太太满口答应。

黄巢大军直扑杭州,路边一老太太说了7个字,黄巢没敢进杭州一步

黄巢的大部队听闻前锋被歼灭,火速赶到,但却不知唐军去向。黄巢看到路边有个老太太,就命人询问唐军大部队在哪里,老太太一本正经地说:“临安兵屯八百里”。《新五代史》记载,黄巢的部下都不是当地人,根本不晓得八百里是个地名,一听之后大惊失色:“向十余卒,不可敌,况八百里乎。”刚才十来个唐军已经如此厉害,难以抵挡,何况临安还驻扎着绵延八百里的大军!于是“急引兵过”,没敢进杭州一步。唐朝淮南节度使高骈听说钱镠吓退黄巢大军保全杭州的事迹后,大为赞赏。后来胸怀大略的钱缪在吴越一带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最终成为吴越国开国皇帝,唐朝灭亡后,在五代十国乱世中,吴越国却成为一方乐土,百姓得以安享太平。直到宋朝建立后,吴越国末代皇帝,没有为保全自己帝位与宋朝开战,而是和平归降,纳土归宋,使得两浙百姓免遭战火涂炭,其胸怀令人钦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