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的谋士那就不得不说郭嘉,卧龙凤雏,司马懿等人了。在那群雄割据,动荡不安的年代,作为没有武力的文人来说,智谋就是唯一的保命手段了。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智可比诸葛孔明,从东汉末一直到魏国中期一直活跃在历史上,并且在这硝烟弥漫的三国时期更是跟随了几位主公,最后安然逝去。
说到安然逝去这句话,小编就不得不在这先告诉大家这个词语在三国时期是多么的少见。因为在三国,要么是遗憾病死,比如说六出祁山的诸葛孔明没有达到自己的梦想就半途逝去,还有就是被朝堂冷落以至于郁郁而终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人,他就是曹魏开国元老——贾诩。
贾诩这个人呢,他被称之为三国毒瘤,乱武之臣,早期混黑道跟随过好几位主公。后面可能是玩大发了,于是就老老实实的上班了。咱先来看看贾诩早期的工作,他跟随的第一位老板当然是东汉末初期的大BOSS董卓了,董卓死后,贾诩随后又跟随他的两个手下李傕、郭汜两人,然后就是黄巾起义的张绣,最后又跟随了曹操,一直在曹氏家族统治下安然逝去。虽然在整部三国演义中,他名声不显,可是下面的几件事就足以说明他的才智。
有一次,贾诩因为身体不太好就想要回家修养几天,结果在回去的途中遇到了氐族的士兵,连同和他一起的几个人都被一起抓走了。而在那个时候,这个部族的士兵的残暴程度是人人知晓,贾诩也不例外,落在他们的手中,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而贾诩却没有像其他几个人那样面露恐惧之色,他告诉这几个士兵说,自己是段太尉的外孙,如果让段太尉知道了,你们的小命可就难保了!即使残暴至极的这些士兵在听到段太尉的大名也不禁心生恐惧,于是就把贾诩几人放了。从这可以看出,贾诩十分的洞悉人心,面对这些欺软怕硬的士兵,那就找出一个更加厉害的人来震慑他们。若说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么接下来的一件事就足以说明他的才华了。
此时的贾诩在董卓手下任职,结果好景不长,董卓这个人大家也都知道,做的事是人神更愤,已经超越了当时社会的底线,人人得而诛之,贾诩在其手下任职没几天,王允用美人计使吕布杀了董卓,在董卓被杀后,西凉军一时之间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就连董卓的心腹大将李傕都不知如何是好。贾诩这时就站了出来告诉他说:四散而逃的话只会被各个击破,且不可单独行动,我们可以这样,打着报仇的旗号打进长安城,这么多人即使不成功,也不会被简单的收拾掉。
李傕觉得贾诩的话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的计策,一路将四散而逃的西凉兵重新聚集起来,整整集合了十万人,并成功攻破了长安,还将王允杀死了,最后将吕布也给赶走了。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贾诩自知李傕的性格,所以并没有选择做个大官,只是选择做了一个尚书。后来他发现李傕、郭汜两人性格不合,早晚会出事,于是他就来到了当时的大将军张绣底下任职。
张绣见贾诩来投靠自己,只觉得自己是若获珍宝一般,于是对贾诩非常尊敬,而贾诩也没有让张绣失望,在于曹操交战时,他就献出一计,那就是可以和荆州的刘表结盟,一起铲除曹操。随后,张绣就率领军队征战曹操,并且三战三捷,曹操被打的节节败退。张绣对贾诩更加看重了,可惜贾诩在平时相处发现,张绣并不想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他觉得张绣因为一场小小的胜利就洋洋自得,实在是难以成就大业。
果不其然,这张绣和自己想的一样,没过多久,曹操卷土重来,张绣被曹操招降,于是贾诩又换了个主公。我们都知道,曹操是十分爱才的,金子是不会被什么遮挡住光芒的,贾诩的才能被曹操看在眼里,于是就让他在自己的军队里做事,而真正让贾诩名声大噪的救属三国之中为数不多的几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
我们都知道,就是因为这一战的胜利,使得曹操一跃而起,成为统领北方的一大诸侯,为曹魏奠定了建国的基础。这一场做重要的战役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粮草问题,由于袁绍优柔寡断导致两军对峙了许久,以多打少结果成为了打消耗战,看谁先支持不住。最后还是贾诩一条计策使得曹操大胜。他提出,抓住机会,派出一支精兵袭击袁绍的粮草,果然粮草被烧,袁绍军心大乱,曹操见准机会,大获全胜。虽然曹操赏识贾诩,可他最喜欢的还是郭嘉,可惜天妒英才,郭嘉不幸早逝,于是贾诩就上位了。在成为首席军师后,贾诩也是展示出了他的才能,他先是一个反间计就使马超家族灭亡,遗憾终生,而且他从不拉帮结派,对曹操忠心耿耿,所以曹操对他更是赏识。
曹丕还未继位前来找过贾诩,想获得他的支持,可是贾诩不想掺和到这些事情里,但又不想薄了他的情面,于是就对曹丕说:你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不要想着何时继位,也不要掺和太多的斗争上去,继位就不远了。后来曹丕继位,贾诩在朝廷中依然身居高位,这除了曹丕对他的看重,还有他对朝廷人心的把控也十分到位。作为一辈子出手却从来没有失手的谋士贾诩,后世也称他为鬼才军师,而且从东汉末到魏国中期,贾诩的命运比绝大多数人要好的多,最后也是坐上了太尉的职位,直至逝世。
回顾贾诩的一生,他先是跟随了几位主公,却没有遭人诟病,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王朝,相比于同时期的谋士,他可真算的是老油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