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准备下令:将此人灭九族,一看姓氏,说:别杀了,让他回乡吧
文/奈雪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们国家历史中一个比较尴尬的朝代,这个朝代是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所以就有很多人认为他不是我们汉人的朝代。所以在清朝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想要反抗清朝的统治,恢复明朝的统治。
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呢?不光在心理上还有军事上,其实他们有很多的男人都是拒绝留辫子的。当然,这都是一开始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景象。
其实清朝的统治者的政治能力还是不错的,毕竟清朝也是我们国家历史中比较强盛的朝代,有盛世出现,只不过在朝代最后的时候还是沦落成了一个西方的奴隶,这是非常可惜的。
在清朝刚刚建立政权时,有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归顺清朝,所以清朝的统治者们也在很努力而且积极的改变自己,他们也非常虚心的接受孔子的思想还有儒家的思想。
康熙就是这样,他找到了一个孔子的后代,把他封为了一个不小的官职。这个孔子的后人叫做孔尚任,在刚刚和康熙见面的时候,康熙看他是一个孔子的后代,就问他了一些儒家的道理。
刚刚巧合的是,这个人对儒家的哲学非常有研究,于是就对康熙深入的说了一通,康熙听到了觉得他还是非常有本领的,于是就把他升官成了国子监,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官职。
但是,孔尚任错误的认为是因为自己的才华还有能力把皇帝给征服了所以皇帝才会给自己那么大的官职。其实不是的,因为当时的形势还有他的家世才会有这么大的官职。
在当上国子监之后,孔尚任就写了一篇议论国事的文章,再一次的议论了明朝的灭亡。这就让康熙非常的不爽。
自己好不容易才能做到全国都和平的相处,你一篇文章就把好不容易形成的局面全都弄没了。
但是因为孔尚任的官职还是比较高的,而且人们都认为他是名人的后代,一定也很有文化,所以这一篇文章在全国非常快速的传遍了,人们都在议论这一篇文章。
康熙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的生气,下令要立刻诛杀写出这一篇文章的人。
但是,康熙仔细一看他姓孔,这不是是前不久才刚刚让他做了大官的孔尚任吗?而且他还是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所以也没有办法,就说:让他辞职回乡吧。这个时候,孔尚任回到家之后听说自己的官职被免的消息,也是非常的害怕。
所以,他就立刻修改了文章,然后把修改好的文章又发给了全国的人民,以此来表明自己是没有什么反叛的心得,这样才平定下来这件事。所以孔尚任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占了不少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