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皇帝,最忌讳的事情莫过于大臣谋反。为避免大臣谋反,皇帝总是杀一儆百。更为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我们经常看到功臣在帮助皇帝夺取江山之后却遭到屠戮,而罪名正是谋反。
李世民作为李渊的次子,本没有资格做皇帝,如果不是一批功臣帮助他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恐怕他早惨死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之手。
在玄武门之变中,谁的功劳最大呢?又是谁射杀了李元吉呢?正是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七的大将军尉迟敬德。
说起来,尉迟敬德最开始起义的时候,并非是李世民乃至李唐皇室阵营的人,而恰恰相反,他是李世民的劲敌刘武周手下的一员大将。
后来,由于刘武周不得人心,而尉迟敬德最终投降了李世民,并成为李世民手下的一员悍将。
当时,投降李世民的不仅仅只有尉迟敬德,还有寻相等人。但是,寻相等人后来又相继复叛,因此诸将对尉迟敬德的忠心产生了怀疑,并且将尉迟敬德关进监狱。如果不是李世民坚信尉迟敬德不会造反,尉迟敬德恐怕被唐军给剁成肉酱了。
不过,李世民确实看人很准。就在他释放尉迟敬德的当天,却被王世充的十几万大军包了饺子,是尉迟敬德于千军万马之中救了他一命。
后来,太子李建成为了保全皇位,三番五次想要除掉李世民,但李世民却因为顾忌兄弟手足之情,所以总是犹豫不决。
尉迟敬德看不下去了,就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甚至带上长孙无忌一起给李世民施压,还说,如果李世民不早做决定,他们就撂挑子,不干了。
在尉迟敬德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李世民终于决定对李建成、李元吉下手了。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早朝,李世民与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程咬金等人事先埋伏在玄武门。李建成、李元吉不知道大难将至,骑着马向玄武门走去。
两人刚到玄武门便发现气氛不对,于是连忙调转马头,准备冲出玄武门。就在这时,李世民对着哥哥李建成射出一箭,正中要害。李建成当场栽倒在地,气绝而亡。
李元吉连着朝李世民射出三箭,但由于一时慌乱,却都没有射到李世民。
就在这时,尉迟敬德带领手下几十名士兵匆匆赶来。尉迟敬德一箭将李元吉从马上射了下来。
然而不幸的是,李世民的坐骑因为受到惊吓将李世民摔倒在地上。虽然李世民再次翻身上马,但又被树枝给挂住,再次摔下马去。
李世民一时间动弹不得。这一切都被李元吉看在眼里。他立刻冲向李世民,并从李世民手中夺过弓箭,想要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张弓搭箭,一箭射死了李元吉。
太子和齐王被杀,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等人想要替他们报仇,于是集结了太子府和齐王府的两千精锐士兵,浩浩荡荡地杀向了玄武门。没想到,此时玄武门已经关闭,无法攻入。于是,三人又改道进攻秦王府。
秦王府内的士兵都大为惊骇。
就在这时,尉迟敬德拎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给他们看,众人确信二人已死,顿时作鸟兽散。
冯立、薛万彻等人无奈只好带领几十名心腹逃往终南山,躲了起来。
如果不是尉迟敬德救了李世民一命,恐怕他将要与李建成一道命丧玄武门。为了报答尉迟敬德的救命之恩,因此李世民将李元吉的齐王府赏赐给了尉迟敬德,还封他为右武侯大将军,食邑一千三百户。
为了李世民的江山,尉迟敬德可谓是抛头颅、洒热血,不惜肝脑涂地。但晚年,李世民开始猜忌尉迟敬德,还对他说:“为什么有人告发你谋反?”
尉迟敬德一听,非常生气。谋反罪是要灭族的,相信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会谋反,但尉迟敬德却回答说:“臣确实想要谋反!”
李世民听到,也是大吃一惊。
随即,尉迟敬德脱去身上的衣服,扔到地上,对李世民说:“臣追随陛下征讨四方多年,大大小小经历过数百场战役,可谓是遍体鳞伤。如今天下已经平定,陛下就开始怀疑臣要谋反了吗?”
看到尉迟敬德浑身的伤疤,李世民不仅热泪盈眶,连忙安慰尉迟敬德说:“爱卿还是赶紧穿上衣服吧!朕没有怀疑你,所以才会给你说这些话!”从此,李世民便更加信任尉迟敬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