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有关于隋唐历史的影视作品想必给观众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隋唐历史的精彩,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让人在观影的同时,不免暗暗赞叹。不管是小说还是影视剧,隋唐历史上有着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那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力鼎盛的朝代。古往今来,大唐的繁荣富强,风花雪月多成为文人骚客笔下的一纸称赞。接下来就来看看李渊是怎样一步步把控朝局,运筹帷幄开辟唐朝的。
李渊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家世显赫,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开国功臣,北周八大柱国之一,主要负责统率府兵。外祖父独孤信是北周的权臣,其将女儿即后来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许配给了杨坚,杨坚之后废掉周静帝,开始了隋朝的统治。有着皇室宗亲这一属性的李渊,自小便沐浴着皇室恩泽。自从七岁开始就继承了他祖父的爵位,享受着“唐国公”的待遇。后来又历任三州刺史,成为了威震边疆的朝廷命官。
李渊的人生开篇是辉煌的,仕途上也是顺风顺水的。尤其隋炀帝杨广登基后,作为表哥的李渊立即被杨广视为心腹之臣,委以重任。隋炀帝先是让李渊出京担任了两地太守。而后召回京都,升为殿内少监,后又为卫尉少卿。这一时期的李渊可谓是平步青云,官居要职,无人风头能出其左右。
史上的隋炀帝是个荒淫无度,暴虐猜忌的君王。因此,在他治国期间,各地的阶级矛盾日益紧张。这时候的隋炀帝派遣李渊前往暴乱之地,希望依靠着李渊的威信缓和阶级矛盾镇压动乱以安抚民心。可见,李渊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皇室宗亲的身份也可以很大部分的消除了隋炀帝对他的猜疑和忌惮。
当时的太原是隋朝的军事要地,杨广派遣李渊恰前去镇守,表面顺从的李渊此时已将不臣之心逐步显露。常年的派守,让李渊的势力非常强大。加上其早早就吩咐其大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招贤纳士,广交豪杰,等的就是一个契机,推翻隋朝的统治。怀着不臣之心的李渊,一面奉旨公干,一面积蓄力量,囤积粮草。以太原为基地,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期,以便日后称霸天下。
隋朝的末年,到处动荡不安,隋炀帝的暴政无疑给隋朝筑起了坟墓。失民心者怎能坐拥天下?此时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日发的激烈。其反抗之激烈,声势之浩大,不断冲击着当朝者的政权。而此时,统治阶级又陷入了内部的激烈斗争之中。杨玄感此前起兵谋反后,隋炀帝的猜忌之心日发严重,处死了一批他认为对心怀叵测之心的臣子,自此,满朝文武人人自危,朝政混乱不堪。李渊对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了如指掌的。对于性格沉稳的李渊来说,推翻隋朝,只不过差一个起兵的借口。
这个契机并没有来的很晚,公元前617年,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兴兵叛隋,自封天子,定国号为杨。李渊以扫平叛党为由,大肆招兵买马。并秘密差人通知李建成和李元吉聚集晋阳,准备发动兵变。自此,李渊正式起兵反隋。
各地暴乱,致使周围的突厥也想趁机动手。李渊因惧怕一旦大军挥兵入关势必给了突厥攻打其大本营的机会。思虑再三,李渊派遣使者,送上重礼至突厥。突厥首领接受了他的提议,并且许诺愿助李渊一臂之力。
李渊审时度势,步步为营。其在攻城拔寨之时,下令大开粮仓,赈灾济穷,得到了附近多股势力的支持。当一切事情安排妥当之后,李渊亲自带兵进关,收复长安。李渊攻占长安之时,受到了多方的协助,隋朝的军队应战乏力。因此,攻陷长安十分迅猛,可谓轻松的拿下。
李渊控制长安后,并未立刻登基上位,此时的隋炀帝远在江都,其孙杨侑被李渊操纵为傀儡皇帝。隋炀帝被迫成为了“太上皇”。此种做法,不仅堵住了悠悠众口,道貌岸然的收买了许多元老大臣的心。为之后全面掌握朝局,肃清障碍做好了准备。李渊心思之缜密,可见一斑。
隋炀帝最后死于宇文化及之手,李渊暗中迫使杨侑交出皇位,然后自己假意推脱。但最后看大局 已定,便欣然登基,改国号为唐,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至此,历史上公认最强的朝代之一的唐朝便登上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