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秦琼儿子的墓志铭,记载了尉迟敬德的丑事,此事可信吗?

秦琼投奔李唐王朝之后,马上就被李渊派到李世民麾下效力。秦琼来到李世民帐下没多久,就立了一个大功。正史《新唐书》对于这件大功的记载,只有九个字,就是:“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这件事情,所有的正史资料,都是含糊其辞。大家要知道,美良川之战,是事关李世民家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当时的大唐,地盘只有山西和关中,由于山西已经被刘武周占领了,大唐的地盘就只剩下关中了。如果美良川之战再输了,大唐朝就真的要完蛋了。

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从李渊对秦琼的表彰就可以看出来。李渊在得知秦琼大破尉迟敬德之后,马上就封他为上柱国。上柱国是唐朝军功最高等级,秦琼只为大唐朝打了一仗,就被封了最高等级军功。李渊还御赐象征大唐荣耀的黄金瓶给秦琼,还说道:“你就是想吃龙肉,朕也割一块肉给你吃,何况是赏你一些美女钱财呢?(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李渊的激动之情,我们隔了一千多年,都可以从《新唐书》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来。这场战役这么重要,《新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却是语焉不详。倒是秦琼家族的墓志铭,有秦琼活捉尉迟敬德的记载。按照秦琼家族墓志铭的记载,秦琼不仅仅是破了尉迟敬德,还把尉迟敬德活捉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尉迟敬德的脸就丢大了。

按照正史的记载,尉迟敬德确确实实在美良川被秦琼打了一顿,然后就带着兵马逃跑了。李世民带着部队穷追不舍,尉迟敬德被包围了。尉迟敬德走投无路,在李世民集团谋士唐俭的游说之下,决定带领手下的人马投奔李世民。

\

图为我们敬爱的门神爷尉迟敬德神像,尉迟敬德生前战功赫赫,成为彪炳青史的凌烟阁功臣,升天后成为门神护佑千家万户的安宁。

秦琼活捉尉迟敬德的记载,出自《秦怀道墓志铭》,原文是这样的:“祖叔宝,隋龙骧将军,从高祖神尧帝擒尉迟敬德,拜上柱国”。这方墓志铭是秦琼的孙子秦景倩为考大人秦怀道所立的,所以他把秦琼称为祖父。秦琼曾经在王世充手下当龙骧将军大将军,当时王世充手里还有一个傀儡皇帝隋泰主。秦琼的龙骧大将军,名义上是隋朝皇泰主封的,所以才会有“隋龙骧将军”的说法。

按照正史的说法,尉迟敬德是被说服后投奔李世民,那就是战场起义。按照秦琼家族墓志铭的记载,尉迟敬德是成为战俘后投降了。两件事情的性质可就天差地别了,史料对于尉迟敬德归唐问题的记载出现了这么大的差别,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秦琼的后人吹牛皮,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份。秦怀道是秦琼的儿子,他年幼的时候秦琼就去世了。秦怀道继承了开国县公爵位,还继承了上柱国勋官,但是一辈子碌碌无为。秦怀道的出身如此高贵,在仕途上摸爬滚打一辈子,活了六十岁,却只混了一个县令当。

秦怀道去世于嗣圣元年,也就是公元684年。开元六年,也就是公元718年,秦怀道的儿子,前山阴县令秦景倩把秦怀道迁葬到洛阳县。请大家注意关键词“前山阴县令”,这个词证明在秦怀道死了34年以后,他的儿子秦景倩最大的官只是当了一个县令,而且已经不是现任的,已经退休或者免官了。

身为秦琼的孙子,秦景倩混得这么差,使得他有了迁葬父亲改命运的想法,就把秦怀道迁葬到了洛阳。这块墓志铭,就是这个时候请人撰写的。秦景倩请人给秦怀道写的墓志铭,按照惯例应该以秦怀道的口吻称呼秦琼为”考“。秦景倩用自己的口吻,在考大人秦怀道的墓志铭上称呼秦琼为“祖”,连辈分都搞错了。严肃的墓志铭,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也难怪秦景倩连个县令都当不好了。

从《秦怀道墓志铭》的记载,我们就可以想象出秦景倩的落魄。像秦景倩这样祖上高贵,却家道中落的贵族子弟,最喜欢”高远其来者“。这种人最喜欢说:“别看我现在不怎么样,我的爷爷可是很厉害的啊。”

笔者推测,落魄的贵族子弟秦景倩,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爷爷秦琼吹牛。秦景倩添油加醋,把爷爷打败尉迟敬德,吹成了活捉尉迟敬德。秦景倩这样吹牛的话说多了,连他自己都相信了。秦景倩在为考大人刻墓志铭的时候,觉得必须把爷爷的牛逼事迹刻上去,这就有了秦琼活捉尉迟恭的记载了。

秦琼活捉尉迟敬德的事情,秦景倩吹牛的可能性相当大,李世民替尉迟敬德遮丑的可能性也不小。大家都知道,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他为李世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摔下战马,差点被李元吉勒死,是尉迟敬德拍马赶到,不但救了李世民,还杀了李元吉。打洛阳的时候,李世民差点被单雄信杀了,又是尉迟敬德打败了单雄信,救了李世民。不说别的功劳,单说救驾,尉迟敬德就完成了两次。李世民为了报答尉迟敬德,给了他很高的荣誉。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将尉迟敬德排进了凌烟阁功臣行列,并且排在武将第一的位置。排在尉迟敬德前面的,除了房玄龄等谋臣,就是宗室代表李孝恭。李孝恭虽然是武将,但是主要是以大唐宗室功臣的身份入选的。尉迟敬德的凌烟阁功臣排名,超过了李靖、程咬金、秦琼等一票武将,由此可见他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

一个将军,被敌方将领活捉了,怎么说都是丢人现眼的丑事。如果把被活捉,说成是战场起义,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尉迟敬德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这么高,李世民完全有可能替他遮丑。在我看来,尉迟敬德有可能是被秦琼活捉之后,被迫投降李世民。在他为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之后,李世民善解人意,帮助尉迟敬德把被俘说成了带兵投诚。由于李世民替尉迟敬德隐瞒,所以正史关于美良川之战的史料,才会那么的模糊不清。这一点,也可以从李渊在美良川大捷之后激动的表现看出来。

秦琼战尉迟敬德的事情,过去了这么久,尉迟敬德到底有没有被秦琼活捉?这件事情的两个版本,我们到底应该相信正史还是相信秦琼家族墓志铭呢?以我个人的观点,我还是比较相信正史。我认为,尉迟敬德被秦琼俘虏这件丑事,秦景倩吹牛的可能性,比李世民替尉迟敬德遮丑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