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结婚为什么要喝“交杯酒”?有什么来历?

前不久,小书参加了一个朋友的婚礼。

虽说新郎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新娘穿了一件洁白的婚纱,整个会场的布置也比较偏西式,可是在亲朋好友的起哄下,新郎和新娘做了一个动作,一下子就让小书那颗喜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就有了皈依之处。

什么动作呢?那就是喝交杯酒!

\

交杯酒,又被称为“合卺(jin,三声)”,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传统仪式。

卺,是一种瓠(hu,四声)瓜,俗称“苦葫芦”,在古代经常被用来做瓢,也被人们用作婚礼上盛酒的器皿。

大喜之日,古人把一个瓠瓜分成两个瓢,然后让丈夫和新婚的妻子各自拿一瓢盛酒漱口,久而久之,“合卺”一词就被用来指代结婚了。

我国婚礼上“喝交杯酒”的历史还十分源远流长。

考古学家在湖北荆门发现的战国楚墓里,就出土了古人用来合卺的彩绘连体杯,这说明,早在先秦,人们结婚之时,就有合卺之礼了。

《礼记·昏义》也有记载,说夫妻二人:

“共牢而食,合卺而醑。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到了宋代,新婚夫妻行合卺之礼就和我们现在的形式非常相似了。

据宋代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

新人“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饮讫,掷盏并花冠子干床下,盏一仰一合,谷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

\

清代晚期的时候,人们还从新人喝交杯酒里衍生出了“攥金钱”的仪式。

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攥金钱”渐渐被“掷纸花”替代,又被现代的礼花筒替代,“喝交杯酒”的传统却是历久弥新,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

一双新人拿起系有彩绸的杯子,你挽着我,我挽着你,含情脉脉地碰杯,再小啜一口杯里的酒,然后交换酒杯,手腕交过手腕,一同饮尽杯里的酒……

意味着夫妻二人从此结为连理,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

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甜蜜意味,不禁让小书想起了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妻子管道昇笔下的元曲《你侬我侬》: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当代作家木心先生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在离婚率居高不下、快餐式爱情流行的今天,我们怀念“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曾经。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