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卡迪西亚之战:“乡巴佬”阿拉伯人如何征服波斯帝国

\

阿拉伯史系列

伊嗣俟不君,为大酋所逐,奔吐火罗,半道,大食击杀之。——《旧唐书》

公元634年11月26日,当哈立德和他的叙利亚远征军正在叙利亚境内大杀特杀之时,在遥远的东方,被古阿拉伯人赞誉为“肥沃的低地”的伊拉克两河流域,一支垂头丧气的阿拉伯军队正缓缓的行进在低矮的平原上,他们只有几千人,看起来风尘仆仆,表情沮丧。他们的前方不远处一条大河正静静的流淌着——她就是哺育了世界上最古老文明之一的幼发拉底河。

在不久之前他们刚刚踏出了阿拉伯人征服东方的第一步,希拉城的国王曾经向他们俯首称臣。但是现在,他们不得不退出已经到手的城市,退过幼发拉底河,回到他们来的地方去——他们的统帅,被哈立德赋予军事重担的老战友穆桑纳·伊本·哈列赛,此刻回头望着正缓缓远离他们的新征服之地,脸上充满了不甘。

但是他知道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本年早些时候,哈立德向西出发去支援友军,把伊拉克前线作战的任务交给了他,然而穆桑纳自己知道,他的能力其实并不足以担任指挥官,他并没有像哈立德那样出人的军事才能和指挥经验,同时,哈立德带走了一些富有战争经验的老兵,现在留下的是征召兵和他的部落成员,装备简单。

\

而波斯的皇帝叶兹德格德三世此刻也已经反应过来,这些原本不值得一提的游牧民族现在已经对他的边境构成了威胁。因此,他已经在集结兵力,试图将阿拉伯人驱逐出去。

一场实力悬殊的大战一触即发,穆桑纳知道自己根本无力抵抗,只好放弃希拉及其周边城市,先行撤退,以求自保。

穆桑纳正在想着,忽然听见不远处有很多人一起跑动的声音。他吃了一惊,回头看过去,发现一只装备精良的波斯部队正向他们奔来——而他的部队此刻正在试图通过浮桥跨越幼发拉底河。

用一个很中国化的词儿讲,这叫“半渡而击”。

\

(极盛时期的波斯王朝)

于是634年11月26日的“浮桥之战”的结果,我们或许已经可想而知。穆斯林的军队被波斯人的军队打得抱头鼠窜,实际上,几乎全军覆没,穆桑纳和少量的亲卫逃了出来,在附近地区流窜。

当在麦地那的哈里发,欧麦尔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或许会感到十分的惊讶,因为自从穆斯林对外扩张以来,还没有怎么见到过如此惨重的失败,几千人的部队几乎一战丧尽——对扩张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他现阶段对此状况无可奈何,叙利亚地区的战事虽然已经逐渐明朗,但是他不敢小觑庞大的东罗马帝国:因为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有限的兵力已经被尽可能的利用,再没有多出来的军队可以供调遣支援。不过好在波斯人似乎在收复了失地之后,也没有打算继续进攻,惩罚这些不安分游牧人。只是囤积了一些兵力在边境地区,似乎在防止阿拉伯人继续入侵。

于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边境上就这样对峙起来。

\

(左侧是波斯人的骑兵形象)

这个情况直到635年末才有所变化,哈立德已经打完了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战,彻底夺取了叙利亚地区。东罗马帝国失败了,已经龟缩回小亚细亚半岛,尽管有一部分阿拉伯士兵驻守叙利亚本地,但还是解放出了大量的人力用来支援伊拉克前线——而且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于是635-636年这段时间里,无数的阿拉伯士兵从西向东出发行进,源源不断的填充进原本略显薄弱的阵线当中。对面的波斯人惊奇的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人力优势似乎正在渐渐消失。

同时,欧麦尔还派出了一个比穆桑纳更得力的将领——赛尔德·本·艾比·瓦戛斯。(对,不是哈立德)这位将军也是圣门十大弟子之一,曾经被先知穆罕默德赞誉雄狮的美称。他率领4000余名穆斯林军队从麦地纳出发,一路前往前线,并在沿途征召士兵。于是等他到达前线是时候,部队数量已经达到约莫三万余人。这意味着双方的人数差距进一步减少,而这让波斯军主帅,帝国首相鲁斯特木感到很不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的取胜关键,就在于人数优势。于是他一边继续四处征召士兵,一边急忙传信给泰西封(波斯帝国首都)报告此情况。

然而到达泰西封的使者不只鲁斯特木一家,几乎与此同时,阿拉伯人的使者也到达了泰西封——这支十二人的代表团是来向波斯皇帝叶兹德格德三世提要求的,就是阿拉伯人的老一套:古兰经,贡税,或者宝剑。据说阿拉伯使者在皇帝面前说出的原话如下:

皈依伊斯兰教吧!那样你就与我们平等。

要不然你们也可以进贡,接受我们的保护。

如果这两个要求你都拒绝,你们王国的日子也就不多了!

叶兹德格德三世听完差点没气乐了,心说我波斯帝国上下国祚传承没有小一千年也差不多了,如今虽然你们在边疆集结了一点人马,我还怕打不过你们不成?东罗马帝国一度败在波斯帝国之下,你们阿拉伯人当时还在沙漠里溜骆驼呢。我不去找你们麻烦就好了,竟然敢威胁我吗。

(波斯重骑兵)

于是乎把阿拉伯人的使者轰出门外,赶出泰西封,并敦促鲁斯特木赶紧开兵见仗,第一呢,是因为你那么多的兵马聚集一处,人吃马嚼耗费巨资,国家供应不起,再者,阿拉伯人轻骑在两兵对峙地区频繁劫掠,导致当地贵族百姓屡屡上报抱怨,甚至说,如果朝廷还不把阿拉伯人的军队赶走,干脆不如投降了穆斯林,免得烦扰。首相你就赶快把他们打败,轰的远远的就完了。

鲁斯特木其实挺生气,因为他不想这么早就和阿拉伯人打仗,自己的新一轮征兵工作还没完成。他建议皇帝暂缓出兵,待一切准备完全,自然可以一击击破阿拉伯人的军队。

但是皇帝可不听这个,他只知道桌子上堆积越来越多的抱怨的书信奏折,国库的粮食在不断的消耗,所以战事不能再推迟了。他强硬的命令鲁斯特木立刻出击。

鲁斯特木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的军队摆上了战场。

\

(描绘战争情景的手稿·10世纪)

这一天是637年5月31日(一说6月1日),鲁斯特木将部队领过幼发拉底河的一条支流阿提克河,把战场选在河流附近的平地上。恰巧的是,这一天依旧天气很热,狂风大作,令人心燥(怎么感觉这么熟悉)。他把战象部队放在最前面,步兵和骑兵则搭配分成四组放在后面。赛义德同时也把步兵和骑兵分成四组,步兵在前,骑兵在后。双方军队结成扇形对峙,并在第一天早些时候首先进行了传统的阵前单挑,而后鲁斯特木命令他的左翼部队压向穆斯林的右翼,阿拉伯人则试图以骑兵的机动优势包围他们,顺便解决威胁最大的战象,但是很快就被装备更好的波斯骑兵压制回来,令他们不得不后退。为了解决这一危机,赛义德派遣中军的骑兵和一支步兵前往支援,才勉强把波斯人推了回去。而后波斯军队的右翼和中军右侧的部队也大举进攻,并且因为有战象的“践踏加成”冲破了阿拉伯人的阵线。然而最后赛义德命令中军前往志支援,并最终成功把敌军推回对面阵线。

第二天,赛耳德发现波斯人的战象没有出现在前排战线上,于是他决定进攻。他命令右翼士兵进攻对方左翼。阿拉伯人的骑兵成功的纠缠住了波斯人的骑兵,这让波斯人的步兵毫无防备的暴露在阿拉伯步兵方阵前。然而此刻鲁斯特木亲自率领中军来救,阿拉伯人只好退回本阵。

第三天,波斯人首先发起进攻。鲁斯特木亲眼看着阿拉伯人的军队人数越来越多,因为不断有增援部队加入他们。他决定在更多的阿拉伯军队来到之前解决这场战争。他首先派遣弓弩手与阿拉伯人对射,显然阿拉伯人的轻弓没占到什么优势,而且被损伤大半。鲁斯特木趁机发动王牌——战象。经过休息的巨兽被引上战场,它们冲向敌阵——尽管赛耳德军事能力出众,也无法阻止战象踩踏他的士兵,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他的侧翼忽然出现一队波斯骑兵直冲他而来,显然是要“擒贼先擒王”的节奏,不过还好他的亲卫骑兵上去挡住了他们。

赛耳德知道他必须做点什么解决这些可怕的巨兽。

他派遣手下大将阿西姆率领弓箭手,接近大象直接瞄准驭手射击,这样失去方向的大象很容易变得狂暴易怒。结果是他成功了,很多大象失去方向之后反而回头冲向波斯军队,结果是波斯人自己被搞乱了阵型。赛耳德趁势追击,但是却被波斯人勉强结的阵型阻挡了。

第四天,阿拉伯人派遣轻骑兵悄悄绕过波斯人的前阵,斩首了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将领鲁斯特木。这令波斯军队大乱,四散而逃。而阿拉伯军队也无力追赶。

在这场被称为“卡迪西亚之战”的战斗中,波斯人损失二万多人,这些都是波斯各地的精锐士兵,他们已经为了对抗阿拉伯人准备了几个月,是波斯现有的中坚军事力量,现在他们已经崩溃了,短时间内波斯恐怕再也无法集中如此精锐的力量。

同时,帝国的首相鲁斯特木战死沙场,令波斯朝堂上下齐震。皇帝叶兹德格德三世惊骇无比,很快就和他的亲信一起逃离了首都泰西封。他们在惊恐中逃亡直到637年底才在北方高原立足,而此时,他们的首都泰西封以及重镇巴比伦都已经被阿拉伯人攻克。

阿拉伯人因此猛然由俭入奢,他们震惊于泰西封的财富与美貌,波斯皇宫优美的宫殿和拱门令他们痴迷。

\

(泰西封遗址)

这些乡巴佬虽然以胜利者的姿态入场,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做出很多很掉身价的事情,例如传说一个阿拉伯战士俘虏了一个波斯贵族的女儿,这位女士以一千第尔汗的价格将自己赎身。当后来其他人问他为什么不多要一些时,他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还有比一千更大的数目了。”

这些村里人于是疯狂劫掠泰西封,然后抛弃了这座城市,转而来到希拉附近的库法作为自己的首府,并建造了一座清真寺。

随着毫无威胁的零星抵抗也逐渐崩溃,群龙无首的波斯帝国各省份很快都沦陷于阿拉伯人之手,直到641年,重镇摩苏尔也被攻克。末代皇帝叶兹德格德三世期间又阻止了几次反击,却无一成功,只得不停向东逃窜,阿拉伯人在波斯境内所向披靡,兵锋直指印度河流域,欧麦尔知道他就要征服整个波斯帝国了。

然而。

我们的故事却不得不在这里戛然而止,因为欧麦尔没有机会看到波斯帝国的覆灭了。

\

(波斯人曾一度靠战象这种可怕的兵种大杀四方,如今成也战象,败也战象,图片是罗马帝国战象)

为什么欧麦尔没有机会完成他马上就要完成的大业?是因为内部矛盾还是突发意外?下一步阿拉伯人的征服又将冲击哪里?

请看下回。

参考资料:《阿拉伯通史》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