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的狄仁杰,究竟是破案高手,还是武则天的“救火队员”?

作者:金满楼

说起唐朝武则天的统治,这就不得不提到近年来火爆荧屏的狄仁杰了。

或许是因为老乡的关系,武后对狄仁杰最为宠信(两人同为并州人,今太原)。

某次,在政务之余,武则天问狄仁杰:“从前有人诬告你,你想知道这人是谁吗? ”

狄仁杰回答说:“他告发我,想必也有他的道理。我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碍大局。如果我现在知道了他是谁,不免对彼此共事不利,所以还是不知道为好。”

武则天听后,颇为感叹。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刺史。

当时,宁州各族杂处,稍有不慎,就会激起民变。

狄仁杰到任后,注意妥善处理边疆游牧半游牧民族与汉人的关系,“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离任时,郡人为之勒碑颂德。

不久,狄仁杰升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抚使。

\

南下后,狄仁杰发现“吴楚多淫祠”,遂奏请焚毁祠庙1700余所,唯保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大大减轻了当地民众的负担。

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响应,兵败后,武则天派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

当时,受本次叛乱而株连者有六七百人被监押,籍没者多达五千余人。

狄仁杰深知这些人大多不是自愿,于是上疏武则天:“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

武则天依议特赦了这批死囚,改杀为流,稳定了豫州局势。

天授二年(691年),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由此开始了宰相生涯。

不久,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武则天命狄仁杰为魏州刺史,驱虏保民,当地人为之立祠。

之后,狄仁杰再转幽州都督,武则天赐紫袍、龟带,并亲制十二金字于袍上,以旌其忠。

地方安靖后,狄仁杰仍回到京城,拜鸾台侍郎,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又兼任右肃政御史大夫。

但没过多久,突厥骚扰边境,杀掠甚众,狄仁杰再次充当“救火队员”,出任河北道行军元帅,击退敌军,安抚民众。

\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升为内史(中书令)。

是年秋天,武则天欲造浮屠大像,预算高昂,宫不能足,于是诏令天下僧尼日施一钱以助。

狄仁杰上疏谏阻:“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在虚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

武则天听后,打消了这个念头。此时,离狄仁杰去世已为时不远。

在现在人眼中,狄仁杰断案如神,不过还只是民间声誉。

对狄仁杰来说,其一生最重要的活动恐怕还在于兴复李唐皇室。

为实现这一目的,狄仁杰想方设法对武则天施加影响,以改变其对两个儿子(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看法,让这两位“失业皇帝”尽快摆脱被囚禁的境地。

有一次,武则天和近臣们谈起一个梦,说她梦见一只大而美丽的鹦鹉,但奇怪的是,鹦鹉双翼已折。

狄仁杰乘机回奏说:

“臣以为,那只大而美丽的鹦鹉就是陛下自己,因为陛下姓武;

两翅,就是陛下的两个儿子(即李显与李旦),现在他们都被囚禁,所以鹦鹉的两翅折断。没有翅膀的鹦鹉不能飞翔,如陛下起用皇子,鹦鹉就能飞翔了。”

\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之侄武承嗣数次游说太后,请立其为太子。

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劝她说:“姑侄母子,哪种关系更为亲密?我只听说儿子当了皇帝,母后可以千秋万岁配食太庙,从没有听说侄儿成为天子后,会在太庙中供奉姑妈的。”

武则天听后脸色一沉,说:“此朕家事,卿勿预知。”

狄仁杰仍从容答道:“四海之内,孰非皇土?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位备宰相,岂得不预知乎?”

或许是狄仁杰的冒死进谏打动了武则天,被贬为庐陵王的李显最终得以还宫,重为皇嗣。

任宰相期间,狄仁杰举荐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时人称赞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则自谦道:“荐贤为国,非为私人也。”

一时传为美谈。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武则天闻讯叹息:“朝堂空也!”后赠文昌右相,谥“文惠”。

唐中宗继位后,追赠司空。唐睿宗即位后,再封为梁国公。后世称狄仁杰为“狄梁公”,即由此出。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