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48年前的今天香奈儿去世:赶上了女性获得自由的年代

本文系腾讯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土豪莉、有毛僧

在世界时尚史上,可可·香奈儿(本名加布里埃·香奈儿,可可系艺名)无疑是最具争议的一位传奇人物。后人对她的解读有很多角度,但是更喜欢把她娱乐化,通过她的个人情史、社交关系、独立的个性,发掘一些可供茶余饭后一笑的谈资。如,她与俄国作曲家的情事,她与丘吉尔的交往,以及她与纳粹军官的爱情等,都是当代人津津乐道的超级绯闻。

在香奈儿本人看来,她的一生就是为自己而活,且活出了自己满意的样子。70高龄的时候,回顾自己的一生,可可很自豪地说,自己是故乡奥弗涅唯一不灭的活火山(这里多死火山)。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这句话好霸气。懂她的人会认为,这句话很“香奈儿”,充满了个性张扬,与她独立女性的气场很合拍。

香奈儿杀入时尚界恰逢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路易十四奠定的时尚文化,经过法国大革命的洗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香奈儿的时代有了一个全新的突破。香奈儿的惊人才华与时代机遇突然碰撞,开出了绚烂之花。香奈儿的奇迹其实是法国时尚产业发展的必然。

产业的源头:从路易十四讲起

在中国,时尚作为一个产业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苏芒一代人引入时尚媒体,骑自行车跑发行,艰苦创业,愣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在时尚媒体界杀出了一条血路。所谓时尚,其实就是西方时尚,说白了就是欧美时尚。然而,即便是今天,对中国而言,时尚依然是个很虚的概念。毕竟时尚从一开始就不只是怎么穿,而是如何思考,如何生活。对刚刚富起来的中国来说,钱好像已经不是问题,但是时尚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而是文化与生活方式。对此,我们还在较为初级的阶段。

很多人都知道,时尚源自法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何源自法国。其实,在17世纪之前,巴黎的时尚影响力尚不如马德里。即便是在马德里,时尚也不算是一个产业。真正将时尚上升到一个产业的是法王路易十四。这是一个自上而下推动的产业,是天时地利人和碰撞后的自然结果。

路易十四差不多与中国的康熙皇帝同一时代,当时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最大的输出国。路易十四时代的欧洲,对中国瓷器、丝绸、艺术品的崇拜到了癫狂的程度。在欧洲的宫殿里,到处可以看到中国元素的时尚影子。在此的刺激下,路易十四试图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振兴法国的流行风潮,尤其是服饰。

\

路易十四亲政以后,将法国的军事、经济能力提升了一个高度。在此基础上,他用王权定义时尚。作为国王,他本人就是一个对奢华服饰有独特癖好的人。他曾经穿着中国皇帝的衣服大宴宾客,玩得不亦乐乎。路易十四对高端定制服装的追求,以及以凡尔赛宫为核心的贵族文化圈子,让时尚作为产业在法国巴黎诞生了。

从17世纪到18世纪,以服饰为核心的时尚产业在男性中拥有很大的市场,女性市场尽管也同时存在,但是因为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发展得相对较弱。那个时代的男性贵族,衣着非常华丽,甚至穿丝袜、戴假发、梳辫子。所谓时尚,其实就是富裕的贵族阶层男性的生活方式与思考方式。贵族的审美具有极大的辐射力,进而影响更多阶层人的审美与观念。

路易十四时代审美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尽管在此期间贵族的服饰等有过很多变化,如开始有所简化,但是整体上的内核并没有任何改变。所谓时尚产业,更多是服务贵族的产业。随着商业资产阶层的兴起,时尚开始下移,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市民社会以及寻常百姓家。

革命的遗产:商品异化了女性

在法国历史上,对时尚产业影响最大的运动首推法国大革命。这场席卷法国,波及欧洲的革命,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了法国人,进而冲击了欧洲其他国家。大量的法国贵族为了避祸来到英国,革命结束后又从英国回到了法国。他们在英国旅居期间,对英国绅士的简易着装和生活方式很喜欢,于是带到了法国。

法国本土时尚文化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时尚文化的碰撞,产生了服饰革命性的变化。在革命背景下,这种变化又从男装影响到了女装。法国大革命推动了女性思想的解放,这对女性着装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一直到香奈儿创业的时代,这种影响尚在。

商品经济对市场有天然的诉求,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女性要走出家门,走上社会,要大量的消费。固有的思想观念将女性封闭在家庭和有限社交的小圈子里。女性是商品经济的天然客户,所以法国大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解放女性,让女性走出来,开始消费。

这是商品经济对人的异化,具体来说是对女性的异化。大革命之前,女性基本上要穿胸衣,衣服要通过材质与设计,体现出女性的前凸后翘等第二性特征。为达到这个目的,女性往往要穿极为复杂且万般厚重的衣服。女性的服装不适合社交,不适合运动,不适合行走,甚至不适合如厕,不适合乘坐马车,更不用说汽车了。这将女性框住了,无法出来消费。更重要的是,模式化的衣服,基本上限制了女性对衣服的价值观与消费。

大革命之后,女性扔掉了胸衣,在着装上开始向男士学习,开始敢于暴露自己的身体。所有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都意味着无限的市场机遇。针对女性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女性也展现出来高于大革命之前的消费热情。时尚的理念早已不是对服饰、鞋帽耐磨耐用的追求,而是对创新的追求,每一款都不重样。衣服不再是为了耐用,而是为了好看。时尚就是尽快换新。这种理念对女性的冲击是革命性的。巴黎在19世纪早期产生的高级定制行业协会,针对的就是女装生意。

这股浪潮经过19世纪一百年的发展,到20世纪初基本上达到了一个高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后,欧洲很多国家的经济持续腾飞,最早将时尚作为产业的法国,在大革命中提出很多前卫思想,自然成为当代时尚的文化源头。

可可的机遇:赶上了疯狂年代

可可·香奈儿生于19世纪末期,对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社会变革的冲击波依然有明确的感受。她投身时尚产业不久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旷日持久,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战争。工业时代的战争,死亡率高,残酷程度让人胆寒,因此战争动员也是空前的。

在一战中,大量的男子都赶赴前线,空出来的工作岗位被女性顶上了。女性第一次大规模地加入到工作中,且做得非常好。这给了女性经济独立的机会。战争结束后,女性不得不将位置腾给回来的男子,这又引发了女性新一轮的思想运动。已经走出家门,获得自由的女性,绝对不可能再度回到闺阁中。经济独立的女性开始追求思想的独立,进而对女性的解放又添了一把火。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很多国家给予了女性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女性经济的到来势不可挡。

\

面对女性强烈的变革需求,在时尚产业也开始针对女性进行大量的创新设计。经济、思想独立的女性,在性方面有更自由的追求,有参加社交活动的强烈诉求,同时也有彰显自己美的内在需求。因此在时尚设计方面,女性的衣服更偏向男性化风格。这不仅有利于她们外出、乘车、社交、工作,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她们展现个人的魅力。

一战之后的十多年,电影兴起,汽车的普及,电话与冰箱走入寻常百姓家。经济持续发展,市民阶层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女性社交、出门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同时,一战中,大量的男子死于战场,出现了很多寡妇。女性对忠贞的爱情不再有任何信仰,很多人坚信:既然世事无常,不如及时享乐。

经历过一战的香奈儿,在设计衣服的时候,就开始在衣服上注入她对女性精神的理解。所以说,香奈儿从来都不是衣服、香水和鞋帽,而是香奈儿本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她本人的生活方式。她从未没有为谁设计过衣服,她只为自己做设计。

香奈儿早年创业,在经济上实现了独立,从来不靠任何男人而活。尽管她的早年创业是靠情人帮忙的,但是她从未靠情人生活。她寻求经济独立,进而精神独立。这是她的精神内核,也是她一生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这才是香奈儿真正的灵魂。

\

结语

从法国时尚史的大致变迁可以看出,时尚源自贵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观念,进而下移到了社会的不同阶层。没有时尚底蕴的国家,很难在这个领域持续领先世界。香奈儿的传奇,其实是法国时尚文化与社会变革紧密结合的产物。从香奈儿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对时尚的理解很多时候是存在偏见和误解的。时尚不是奢侈品,而是价值观、审美与人生态度。无论男人与女人,没有独立思想与自由精神,就永远不会懂时尚。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时装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2.【美】安妮·霍兰德 :《性别与服饰:现代服装的演变》,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3.彭永茂:《时尚巴黎:近现代法国服饰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4.贾斯迪妮o皮卡蒂:《可可o香奈儿的传奇一生》,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

5.艾玛·巴克斯特·赖特 ,《以优雅之名:可可·香奈儿传》,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