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中国人春节密码:文化里的春节民俗无不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福字

撰文|赵立波

春节,是记载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符号,并且宣告春天节日的来临,它富于淳朴、执着的期盼,饱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深沉感情。我的故乡在黑龙江,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来说,除了对此处的掌故有所了解外,长大后,我亦时常四处走动,在江南、西南等地亦见不少春节的风俗,虽有些差异,但过年的传统却大抵相当。

\

主题年画

小时候在过年的前几天,家里的日历经常被我提前撕掉,以为如此便可以快些过年了,现在想起来的春节往事,也只有如此的老味道让人怀恋。许多人将地域不同,便以为“移风易俗”的差距极大,如江南的饺子之于北方的混沌,北方的豆包之于江南的糕点,虽然味道不同,文化情愫却大抵相当。故而,同为神州大地,习惯稍有不同,对于过年的传统和心理基本相当。如同每个人抬头望月自然会“低头思故乡”那般的自然。“春节”,原本非“过年”之意,在南北朝以前,它指的是立春这一节气的变化。“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1】体现对传统农耕的重视。此外,甲骨文的“年”字,上“禾”,下“人”,象征一个人背着成熟的禾的形象,亦表现丰收。《谷梁传》云:“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尔雅》农耕文明的逐步发展,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习俗活动极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心理功能,正是通过一系列“仪式活动得以实现,而且仪式也使节日的意义更加形象化、具体化。”【2】

\

主题民俗

腊八之后开启了与春节相关的重要习俗,祭灶日,俗称的小年。民谣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升天。”《吕氏春秋》记载,上古时代就有了祭祀活动开始前必须进行净化活动的风俗。到了南宋,在年底“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到了明清时期“灶神上天,家中清扫无所顾忌。”而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似乎更为文艺一些,但归根结底就是一次彻底大扫除。我们做小孩子的时候往往也被大人叫来做帮手,按照民间说法“尘”与“陈”谐音,为此扫掉“晦气”和“穷运”。 此后人们便开始了一些列的传统动作。有歌谣云:“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赶集上店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或为把面发……”

\

灶王爷

《红楼梦》里,对于过年是十分重视的,刚进入腊月,王夫人就指点王熙凤开始筹备,这里面也透露出一种传统。“近年岁,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道符及回头鹿马、天行帖子,或卖干茄瓜、马芽菜,以备除夕应用。”【3】到了清代,出现了“年市”词汇,《清嘉录》记载了苏州的年市:“市肆置南北杂货,备居民岁晚人事之需,俗称六十日头店。准备大量的食材,新年里忌讳动刀剪,所以进行大量肉品囤积。当时有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的“贴花花”便是春节期间最大的软实力春联。

\

主题民俗

贴春联和年画似乎是过年的基本动作,中国人对此非常熟悉,与此相对的却是关于春联的一点趣事。春联的形成和普遍贴用是在明初的都城应天府,这与朱元璋的大力推广有着直接关系。清人陈云瞻在其《簪云喽杂记》中记载:明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之家,必须加春联一副。”然后朱元璋微服出访,却见到一家阉猪的什么都没,一问是不知道该怎么写。朱元璋于是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隔断是非根”。然后扬长而去。我在小时的故乡倒也遇到一个笑煞是春联往事。村里的乡亲由于贫寒未能读书学字,加之粗心大意,过年的时候,竟然将“肥猪满圈”贴到了自家住的屋子,引来外人大笑。

\

年夜饭

年夜饭和守岁是春节重量级的时段,这是中国人最大的“夜宴”,据《荆楚岁时记》,上古时期的腊日狂欢聚饮逐渐演变而来的吃年夜饭习俗,大约最早在南北朝时便已蔚然成风。过去吃年夜饭前,要先盛出一部分用于祭拜祖先神灵,楚人迷信鬼神,对此是十分虔诚的。文化如风,往往触及共同的文化心理。一家人围坐一起,“中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守岁习俗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普遍,宋代时已经遍布城乡。【4】古时候的守岁,除了有“辞旧迎新,秉烛欢乐”之意外,还有去除鬼怪邪崇受福的民俗内涵。正因除夕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特殊性,团圆在一起的家人,往往在这时会回顾人生岁月的旅程,感慨过去的艰辛,期盼着美好的来年。因此,守岁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于,既有对过去一年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也有对新旧更替这重要时刻的担忧和恐惧,甚至许多古今文化名流早已将这种情绪渲染到笔墨之间。

\

放鞭炮和烟花

我们男孩子除了贪吃外,过年对我们最大的乐趣便是放鞭炮和烟花了。花炮,也叫“爆竹”。“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5】通过火烧竹子,使其受热膨胀后爆裂发出噼啪声而祈祷除邪崩祟的作用。唐朝时期便有了火药状如竹筒点燃鸣放的东西,到了宋代造出了卷纸的爆竹,继而被编成“编炮”。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小孩子将鞭炮视作宝贝,为了能够长时间燃放,会将成一窜的鞭炮拆下来,一个个燃放,这种最简单而真挚的乐趣往往表达了童趣。

\

迎神祭祖

中国人的祖宗或乡情很浓,而过年会将这些代表性的迎神祭祖,无不将这种情感烘托到极致。传统的迎年仪式次序是:“元旦,主人晨起,爆竹。洁衣冠拜天,俗谓之‘迎天’;次拜灶,谓‘接灶’;次拜祠堂及祖先画像。”传统宗族思想影响,祭祖是中国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通常是在早饭前摆好香案、贡品进行祭祖。

\

拜年

与年夜饭一样,“拜年”是春节期间最能体现“人情味”的一项重要活动。走亲访友这一习俗早在唐宋时期便已盛行。旧时民间拜年有固定的次序,先拜诸天神灵,次拜祖先,再拜长辈、尊辈,然后是家庭内成员互拜,再接着拜宗族兄弟、乡党耆老,有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跪拜礼”。这种拉近彼此人情关系的传统礼仪,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深沉与凝重。

过年里的中国人风度,风雅的中国人,自古以来打扮是认真的。

过年时,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变得“风雅”一点,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在过年时都会穿上新衣服,这可是一年中最“光彩”的一天。这种“风雅”的传统更是继承了汉代的老祖宗:“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衣,立春旙,以示兆民。”那时人们相信春季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这个时节对应的颜色就是青绿色。

\

梅花妆

随着审美的不断变化,在过年时,中国人越来越将自己的“风雅”打扮得精致。在宋代,是中国人比较“风雅”的一个时期,甚至还发明了一种叫做“梅花妆”,据说这是在正月初七,宋武帝的女儿休息时,有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头,汗水渍染留下了花痕,她母亲见了非常喜欢,于是女孩们纷纷效仿。明代文学家张岱对此记录说:“刘宋寿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愈媚,因仿之,而贴梅花钿。”【6】到了宋代,过年的“风雅”变得更为精致。不光姑娘们戴头饰,连达官贵人的男子也戴起花来。

\

簪花簪花的宋代男人的宋代男人

“自郎官御史以上皆赐花,戴归私第。”此外,由宋代皇帝亲自赏赐官员戴花,在当时是一种相当的荣耀。古代如此的“风雅”传到现在,中国人在过年里的外在也逐渐改变。无论千变万化的各种民俗,从古至今有关春节的一切无不深沉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朴实寄托。

注释:

【1】《礼记、月令》。

【2】《论春节仪式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功能》

【3】《东京梦华录》

【4】《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5】《通俗论》

【6】《夜航船》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