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晚清预言家赵烈文:对晚清局势和命运看得过于透彻

19世纪60年代,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耻辱以及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之后,大清王朝的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一批力挽狂澜、重振大清国威的人物,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胡林翼等。他们积极推行洋务运动,开办工厂、购买军舰、恢复各项经济文化事业,连老佛爷慈禧太后也投入了难得一见的热情,朝廷上下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番改革搞得轰轰烈烈,一个世界强国的重新崛起似乎指日可待了,这就是史称“同治中兴”的时期。

可是就在出现“中兴”的繁荣局面时,有一个人却偏偏要唱反调,胆敢在大清重臣曾国藩面前直言:大清已经风雨飘摇,土崩瓦解不过也就是五十年内的事情!以后的历史发展果然如他当初断言的一般。而这个“预言家”就是赵烈文,曾国藩的一个幕僚。

\

曾国藩的心腹怪才

赵烈文(1832年-1894年)是江苏阳湖(今属常州市)人,出身世家大族,年少时就以才学闻名乡里,不过他的科举应试之路却并非一片坦途,屡试不第。

有才名却不能为世所用,这背离了古时文人学而优则仕的终极目标。况且当时正值清朝内忧外困、急需人才之际,赵烈文便选择了科举应试之外另一条能为国家效力的道路——幕僚。1855年,赋闲在家的赵烈文被亲戚引荐给了曾国藩,而当时的曾国藩和他麾下的湘军正与太平天国苦苦鏖战,久攻不下反而坐困南昌,身边随行的幕僚为着自身生计陆续远走,曾国藩正是急需用人之际。

对赵烈文这样素负才名又一身傲气的文人,曾国藩首先就要杀杀他的锐气,顺便考察一下是否为己所用,所以没有直接让赵烈文在大营中担任职位,而是把他打发到驻扎在樟树镇的湘军水陆各营去参观,一心想让这个落第书生开开眼界。不过结局却大大出乎曾国藩的意料,等到这位赵书生回到大营,不但没有被震慑住反而不客气地对军务提了一大堆意见,他说:“樟树营陆军营制甚懈,军气已老,恐不足恃。”这一番话让曾国藩心里十分不悦,他最厌烦纸上谈兵、空口说大话的书生了。

赵烈文看出曾国藩对自己并无重用之心,向曾国藩辞行,而曾国藩对赵烈文也不甚满意,并没有多加挽留。正在赵烈文将走而未走之时,突然传来湘军在樟树镇大败的消息。曾国藩一惊,马上对赵烈文刮目相看,赵烈文也正式成为曾国藩的幕僚。

赵烈文真正有实学之才,他涉猎佛学、易学、医学、军事、经济,尤其对各项事务以及时局的见解独特,洞察分明,堪称“预言家”。赵烈文曾经为曾国藩分析过清廷为什么会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出身的地主官僚掌握实权,他认为清廷是因为内忧外困,在满清贵族中实在找不出能担当大任的人,危难之间没有其他选择,是朝廷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真心信任、重用他们,一旦政局稳定,这些功臣良将必定会鸟尽弓藏。

正是这个一针见血的分析,使得曾国藩在日后剿灭了太平天国起义后,立刻自动申请裁撤湘军,以免被朝廷抓住把柄整肃自己。

迷境外的清醒者

赵烈文对晚清局势和命运看得过于透彻,他认为清朝积怨太多,不止一次地断言清朝命数已尽,已不堪扶持。他曾建议曾国藩不要寄希望于清廷,而是依靠自己的雄才大略抓住时机自谋出路。虽然这类似于劝曾国藩“自立”或“谋反”的话并没有被曾国藩采纳,但是赵烈文对清朝的认识是相当准确和深刻的。

1867年7月21日晚,曾国藩曾与赵烈文进行过一次有关国家命运、前途的长谈。曾国藩讲述了京师社会治安很差,不仅时常发生凶案,而且街市上乞丐成群,甚至还有妇人光着身子没有衣服穿,百姓生活困苦。赵烈文则分析认为:按照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发展趋势,现在清朝走向动乱分裂势在必然,只不过现在皇上的余威尚在,而地方割据还没有形成气候,尚且还不会灭亡。但是将来出现祸端肯定是朝廷首先垮台,地方各自为政,出现这种局面,估计不出五十年。

作为朝廷大员,曾国藩还是对清王朝抱有一线希望,认为当朝的恭亲王奕忻为人聪颖,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遇事“威断”,所以有可能避免国家的祸事。但赵烈文则认为要想挽救颓局,小修小补根本无济于事,而奕忻、慈禧都不是能够从根本上对朝廷体制进行改革的人,所以清朝还是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

1868年9月,曾国藩终于有幸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同治皇帝、恭亲王奕忻及满清其他高官。在几天之内通过近距离观察,曾国藩对清朝抱有的一丝幻想终于灰飞烟灭了。他后来向赵烈文坦承,慈禧才学一般、谈不到要点,奕訢等权臣分别有不能立、刚愎自用、才薄识短等种种致命的缺陷。清王朝确实已经病入膏肓,难以救药了。

赵烈文不是朝廷要员,也没有近距离接近过统治中心,而且他也算不上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信奉者,但是能对清朝政局做出如此精辟的论断,这并非偶然或是妄下断言。赵烈文是一位博古通今的饱学之士,深谙王朝兴衰之道,对历史的认知十分深刻;另外作为一个怪才,他的思想独立而独特,眼光敏锐而毒辣。这些造就了他思想深刻的个人特质。

\

堪比智囊的幕僚

相较于赵烈文自身的才学构成而言,造成他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对政局观察透彻的重要原因还因为他的幕僚身份。

幕府作为一个吸纳和使用人才的政治机构,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活跃在从先秦到晚清的每一个朝代。幕府在政治意义上而言,其实是各级统治者最重要的佐助工具,其中最重要的职能是参议决策和掌握机要,与现在的智囊团类似,都是出谋划策的智力机构。

这一点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以及改朝换代时期的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三国争霸,可不是魏蜀吴的三个大头头之间的对决,而是他们麾下的众多谋士们的较力。元末政治败坏,各路起义军都想坐上中原霸主的宝座,朱元璋能异军突起也少不了幕僚们的重要协助,当年朱升向他提出了著名的“高筑墙、广纳粮、缓称王”的建议,于是他在刘基、宋濂、冯国用等人的步步谋划中顺利登上了大明开国皇帝的宝座。而赵烈文所投靠的曾国藩幕僚集团也是当时清朝最大的幕僚集团,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人才济济,其中著名的有胡林翼、李鸿章、华蘅芳、容闳等,冠绝一时。

正是幕僚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得幕僚在错综复杂的官场上,心态相对超脱,视角也就更加开阔,能“置身事外”纵览全局。赵烈文在充任曾国藩幕僚期间,对时政民生观察入微,他的视角从平民到封疆大吏无所不有,这才使他能够比身在局中的曾国藩更能看头大清王朝的本质。事实果然如赵烈文所料,同治中兴之后,一场甲午战争把清朝打回原形,清朝不可避免地灭亡了。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