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力田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河套平原是反映中原王朝与北族政权力量消长的晴雨表,中原王朝强盛之时,往往能囊括河套,而衰微之日则河套往往被北族占据。因为河套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胡夏到西夏,农牧双修的新型游牧帝国无不重视河套,甚至在此建都,地处西套的银川,其发达就从西夏开始。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它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诞生了很多少数民族的国家,中国史不仅包括中原的历史,也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边疆地区的历史,天上的拉萨、人间的喀什,都是边疆历史的代表。
然而,在中国还有一片热土,这儿曾经诞生了强大的西夏王国,敢于跟大宋王朝叫板,到今天则是回族聚居的地区,西夏党项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里就是神秘的宁夏,而她最璀璨夺目的明珠就是塞上南银川。
汉匈决战,“河南”之争
1
银川这片土地处在黄河冲击而成的河套平原上,万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在黄土高原裹挟大量黄土泥沙而下,有了黄河之名。
宁夏更在黄土高原的上游,黄河在这儿转了一个弯,成了一个“几”字形,这儿河水还很清,并不浑浊,这儿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跨西北干旱区域和东部季风区域,属于大陆性气候,但黄河水保证了水源,温和湿润的季风使得这儿水草丰茂,因此被誉为“塞上江南”。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
银川属西套
远古时期,闻名于世的远古河套人就生活在银川,河套人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5万至3.7万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属晚期智人。在遗址中,已经挖掘出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在镇北堡等地,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这里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阶段。
商周时期,这里是游牧民族游牧的地方,一直被北方少数民族占领。
直到有一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非常迷信,更希望自己家能够千秋万代,他请一个算命方士算下秦朝会因为什么而灭亡,那方士说:“亡秦者胡”,秦始皇大为惊恐,他觉得胡人会灭掉秦朝,于是他派遣大将军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
那个时候匈奴还没有统一,处于分裂阶段,最终匈奴退去,秦朝夺得河套平原地区,在这儿设置了北地郡。并且派蒙恬在这儿修筑长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
然而,秦末天下大乱,秦朝还是灭亡了,灭亡秦朝的并不是胡人,而是秦始皇的儿子,篡位登基的秦二世嬴胡亥,原来“亡秦者胡”的意思是胡亥,这方士也真是害人,不说全了,不过秦朝夺取河套平原,开创了中原王朝千年管理河套的先河。
到了秦末,匈奴枭雄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重新夺回了河套地区,汉高祖刘邦想战胜匈奴,亲自领兵北伐匈奴,被困大同北边的白登山上,最终因为援军赶到,匈奴退兵,但汉匈意识到都消灭不了对方,就开始了和亲,双方并没有大规模地进行战争,边境持续拉锯状态,直到汉武帝的出现。
汉朝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里,采取“和亲”政策便成为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主要手段。但是匈奴在边境的小规模劫掠还是没有停止,等到汉武帝即位,经过文景之治的数十年积累,汉朝财力雄厚,汉武帝因多种原因,开始筹划大规模反击匈奴。
汉匈战争崛起了一大批名将,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卫青多次反击匈奴,其中一次最大的胜利是河南之战,取得了整个河套平原,再度设置了北地郡。
公元前119年,即汉武帝天狩四年,汉武帝在银川市贺兰县西部设置了廉县,这是银川史上最早的县级建制,在这片游牧的土地上,汉朝充分发挥了种地的传统,开垦塞上江南,在贺兰山脚下屯田种地,同时,大量移民此地,汉武帝“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使得银川这片土地成为了河套平原地区的货物集散中心。
公元前106年,即汉武帝元封五年,汉朝设立刺史部,划分全国为十三部,银川所属的北地郡属于朔方刺史部管辖,这种刺史制度影响深远,一直影响到了东汉时期。
银川属于朔方刺史部
西汉末年,因为银川一带人口农业人口充足,使得河套平原的农业十分兴盛。汉成帝阳朔年间,北地郡主持屯田殖谷的上河典农都尉冯参,在今银川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兴建了管理银川平原屯田事业的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北方游牧民族又称其为饮汗城。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大乱之时,南匈奴被曹操安置在并州各地,而未入塞的匈奴则与草原的新主人鲜卑混血,继续在贺兰山下游牧。
西晋统一天下之后,因皇权的结构性问题,爆发了八王之乱,南匈奴的首领刘渊趁乱起兵,建立了前赵国,中国进入了五胡十六国的时期。
这一时期,宁夏先后属于前赵、后赵、前秦等国,很多历史也不可考,总之成为各民族倾轧的战场,廉县也随之荒废多年,银川成了一片废墟,贺兰山下继续成了游牧民族的牧场。直到五胡十六国后期,一位匈奴王子带给了这片土地最后的匈奴荣光,而他的故事,也堪称传奇。
与“夏”结缘,朔方雄镇
2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先后诞生了数十个国家,最多的时候,全中国十一国并立,堪称最混乱的历史时期,而这也是很多少数民族走上历史舞台的时期,其中就有赫连勃勃这位枭雄。
赫连勃勃是与鲜卑融合后的铁弗匈奴人。前文说过南匈奴大多投降了曹操,这些南匈奴人觉得自己的祖先和汉朝和亲,因此全族都改姓了刘。铁弗匈奴源出于南匈奴,因此也姓刘,赫连勃勃本名刘勃勃,是匈奴右贤王去卑的后代。
刘勃勃的父亲刘卫辰本来是草原上的一个部落长,前秦国王苻坚统一北方时,曾经招抚过他,后来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刘卫辰又脱离了前秦,回到了朔方地区,在此地拥有部族近4万人。
鲜卑拓跋氏兴起并建立北魏王朝后,开始了统一北中国的战争,很快就渡过黄河,俘获并杀死了刘卫辰,占据了朔方。刘勃勃没办法,只好逃走。
刘勃勃本来逃往到其他匈奴部落,他们不敢收留,就想把他捆起来送给北魏,后来决定把他送给占据关中的羌族王国后秦。
刘勃勃身高八尺五寸,腰带十围,生性善辩聪慧,风度仪表很美。后秦国王姚兴十分喜欢他,不仅收留了他,还让做了大臣高平公没奕于的女婿。刘勃勃虽然寄人篱下,但凶横无比,先杀害老丈人没奕于,又背叛后秦,在今天的陕北地区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
刘勃勃认为匈奴是夏后氏的后代,所以取名国号为“大夏”,而且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姓刘,这是母系的姓,儿子随母亲的姓,不合乎礼。他觉得匈奴的荣耀“徽赫与天连”,就改姓“赫连”。
从此之后,这片土地的名字就和“夏”这个字分不开了,甚至清末给这块地重新命名的时候,还给它取名“宁夏”,意思就是夏地永远安宁。
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后,国家十分狭小,他北有蒙古高原的北魏,南有关中的后秦,他只龟缩在陕北一带的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十分弱小。
他一方面和后秦作战,一方面向西扩张,抢夺河套平原,也就是宁夏地区,在陕北还修筑了一座史诗级的城市统万城作为都城。最终大夏夺取了关中地区,与占据了关东的北魏政权对峙。
统万城也接近河套
赫连勃勃的统治区域主要在陕西,看来和宁夏没什么关系,然而赫连勃勃非常喜欢贺兰山的环境,前文说的汉朝营建的饮汗城,被赫连勃勃改建为王家园林,称为“丽子园”,并在贺兰山下、黄河水边种植果园,所以银川的水果种植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同时,赫连勃勃还在银川北郊兴建了一座名叫海宝塔的名塔,该塔应该早就被毁,现在银川仍然有一个海宝塔,应该是明朝弘治年间重建的。虽然赫连勃勃是一个暴君,然而,他却是银川最早的建造者,而且给了宁夏以“夏”的名字。
胡夏国地图
因为大夏国君主残暴,不久就被北魏王朝所灭,北魏统一北方,统一的北魏十分重视这夏国故地,北魏在银川黄河边修渠灌田、筑城修仓,该地区持续繁荣。
北魏在内蒙古建立有六个军镇,即著名的六镇,北齐、北周和隋朝的统治阶级都出自六镇,北魏一个名叫薄骨律的大臣为解决军需粮食,修筑了一条运河,将所辖地区的物资通过黄河运送到沃野镇去。
后来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魏和后来的北周继续经营宁夏地区,北周灭掉北齐后,再度大败南陈,将俘虏的3万多名南陈士兵安置在了宁夏地区,把江南文化也带到了宁夏。
唐朝安史之乱,唐玄宗之子唐肃宗正是逃到了宁夏灵武,在此地即位,最终安史之乱被平定,整个唐朝,宁夏经济持续发展,宁夏已经有了“塞上江南”的美誉。正是在唐朝时期,因为黄河如玉带,正式诞生了“银川”之名,虽然并未大规模使用,但在千年后变成这块地区最终名字。
西夏雄风,如梦似幻
3
宁夏之所以出名,甚至银川之所以出名,不能忽视西夏这个神秘的王朝。在银川镇北堡影视基地拍摄的电影《大话西游》中,出现了西夏王陵的身影,这些王陵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却因为屡遭破坏和盗墓,至今不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实属遗憾。
西夏王陵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更遗憾的是,西夏王朝的历史随着这个国家的灭亡,就此湮灭了,二十四史中没有西夏的席位。然而无论是《宋史》还是《辽史》,都无法忽视西夏。
根据记载,西夏是党项羌族人建立的,然而建立这个王国的首领却又姓拓跋,是鲜卑族的姓氏,历史学家猜想,可能这支党项羌族是西羌和西部鲜卑的融合体,类似于曾经盘踞在青海湖的吐谷浑王国。
在唐末黄巢大起义攻克长安的时候,党项羌族首领拓跋思恭还曾经率军帮助过唐朝,镇压了黄巢起义之后,拓跋思恭这支党项族被唐朝分封在夏州,任命为“定难军节度使”,意思是护国有功,甚至把皇族姓氏“李”也赏赐给了他。
这里的夏州是陕北榆林的靖边县,正是因为前文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国都统万城所在之地,党项人就此在陕北这片大地上居住下来。到了北宋建立的时候,党项羌族已经世代居住在陕北近百年了。
宋太宗觉得这是西北的一个心腹大患,决定消灭定难军,他下诏让定难军迁居内地,然而,这些世代居住在宁夏的党项人不愿意迁居,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决定交出定难军节度使的大印,然而,他的堂弟李继迁不愿意,他带领部族到了内蒙古南部的毛乌素沙漠,反抗起了北宋王朝。
此后经过其子李德明、其孙李元昊三代人的努力,党项人攻克了河套平原地区,牢牢占据了西北地区,特别是李元昊时期,党项人得到了极大发展。
李元昊25岁就领兵作战,依靠快速作战的指挥系统和精良的马匹,李元昊摧毁了盘踞西北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随后的几年,李元昊率领党项骑兵猛攻河西走廊,占领了瓜州、肃州(均属于今甘肃省酒泉市)和沙洲(今甘肃省敦煌市)等地,将富庶的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连接了起来,这两个西区一东一西,成为西夏主要的农业区。
李元昊对于向宋朝称臣感到很耻辱,他一直想自立,实力强大之后,他开始为自立做准备,将自己的姓氏从唐朝赐姓的“李”改为“嵬名”,同时宣布剃发,将党项人的发型全部改为秃发。
李元昊还命人创造西夏文字,和当时的女真大字、契丹文字一样,都是参考汉字笔画创造的文字,虽然现在的这三种文字都消亡了,但西夏文字使用极广,甚至西夏灭亡后党项人融入了其他民族,甘肃宁夏的人们墓碑还有用西夏文字的。
根据统计,一直到明朝弘治年间,西夏文字都没有灭绝,这种文字使用了整整五百年。
西夏文字使用达500年
李元昊还需要选定一座城市作为自己的政治中心,陕北的城市土地贫瘠,河西走廊的城市又太偏西了,他选定了河套平原的兴州作为自己的都城,这就是本文的主角——银川。
史书称它“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河上游,扼西陲要害”,准确概括了银川的险要位置。贺兰山横亘在西边,挡住了北方的风沙和寒冷,万里长河的黄河流过这篇平原的西端,弯曲而行,在贺兰山东麓滋润除了肥沃的土壤,这是定都的天然之地。
李元昊将其改为兴庆府,在兴庆府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寺庙,这座都城位于贺兰山下,从贺兰山到黄河边的开阔地带全是都城所在地,该城前有黄河,后有贺兰山,风水绝佳。
兴庆府的面积颇大,唐代的长安城周长三十公里,兴庆府周长九公里,面积相当于长安城的三分之一,为保证兴庆府的用水,李元昊除了利用黄河水源灌溉外,还在兴庆府西边修筑了一条名叫运河引水,后世将其称为“昊王渠”。一座巨大的都城就此矗立在贺兰山下。
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公元1038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在兴庆府称帝,国号大夏,西夏语称为“大白高国”,同时,李元昊遣使到宋给宋仁宗上表,告诉他自己称帝了。温文尔雅的宋仁宗怒不可遏,第一次发了火。西夏称帝的消息震惊了北宋,北宋拒不承认,夏宋之间的战争终于不可避免,李元昊是否能够取胜成了他称帝的第一个试金石。
李元昊称帝的第二年就进攻北宋,此后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中,西夏均取得胜利,得以顺利立国。
西夏立国之战,三大战役均带有一个“川”字,西夏三次作战均在河流旁边,而北宋措手不及之下竟然三战皆败。这三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西夏西北霸主的地位,最终经过多方妥协,宋辽均承认了西夏,西夏向宋称臣,北宋赐给西夏金钱,西夏就此成为独立政权。
史称西夏“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西夏终于得以和百年前就立国的辽朝和北宋并列,三国鼎立。
西夏地图
西夏统治时期,银川得到了极大发展,西夏人崇信佛教,引起了藏传佛教的噶举派和萨迦派等派别,让银川成为了千里佛国。
在西夏君臣眼中,贺兰山是圣山,西夏国王在此地修筑了大量的寺庙和佛塔,因为蒙古的毁城,大多没留存下来,然而,拜寺口双塔却奇迹般地存留下来,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夏佛塔,距今近1000年历史。
该塔在银川市西北约50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的拜寺口,两个塔都是一座正八角形建筑,都高13层,因为两塔东西相距百米,像一对情侣,含情脉脉,形影不离。人们怀着敬仰之情,送给她们许多美丽的名字,如“相望塔”、“夫妻塔”等。
拜寺口双塔
在银川西南不足百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则的山崖上,坐落着一个巨大的塔群,因塔数总计为一百零八座,俗称一百零八塔,浑黄色的塔身,映照着青铜色的峡谷,远远望去,仿佛在叙述着古老的佛事,这里长期不为人知,因此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这些贺兰山下的西夏古塔,在残阳落日中叙述着佛国往事。
一百零八塔
此外,李元昊还修筑了大量寺庙,比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内修筑了承天寺,该寺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殿屋廊宇,规模宏大,又在银川东侧之地修筑的规模宏大的高台寺,这座当时“高数十丈”的佛教寺庙中,珍藏着李元昊重金求来的佛经。
可惜,由于蒙古对西夏的毁灭性征服,这些寺庙都不复存在了,承天寺塔今天也是清代重建的古建筑。
西夏还在国内其他重城修筑了众多寺庙,如凉州感通塔、甘州卧佛寺等,有些流传到了今天。
此外,西夏的经济也十分繁荣。
比如活字印刷术,当时已经传到了西夏。西夏的农业十分发达,宁夏河套平原的种植业继续发展,瓜州的瓜果也十分出名,西夏瓜果畅销北宋。西夏国土面积不大,却正好位于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上,虽然西夏对商路进行管制有一定破坏,但也还是促进了其繁荣。
然而,西夏成为成吉思汗统一天下的绊脚石,成吉思汗六次进攻西夏,英勇的党项人誓死不降、血战到底,蒙夏之战持续了23年之久,这对于一个面积70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0万的小国家来说,堪称奇迹。
成吉思汗最终死于征服西夏之时,临终留言,彻底摧毁西夏。最终西夏被蒙古人彻底摧毁,城市被焚毁,居民被屠杀之余四处逃散,西夏就此灰飞烟灭。
整个西夏宛如一场梦,今天的宁夏除了神秘的西夏王陵和“夏”的名字之外,跟西夏几乎没有关系,似乎西夏从来存在过,然而几百年前却是这样的兴盛。
九边雄镇,塞上江南
4
蒙古摧毁西夏后,兴庆府也就是银川被彻底焚毁,银川经过千年发展,再度变成废墟。元朝建立后,迁来不少中亚西亚的军户,这些人信奉伊斯兰教,这是宁夏有回族之始。宁夏在元朝有一些发展,河套航运恢复,但没能恢复西夏时期的繁荣。
明朝时期,洪武三年,明军攻克宁夏,朱元璋设置宁夏卫,明朝时期,北元一直存在,明朝为抵御蒙古人,在北方分封九大塞王镇守边疆,即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九王,是后来九边的雏形。
后来燕王朱棣反抗建文帝削藩,起兵造反,取得天下后又自掌自嘴,继续削藩。
当时实力最大的藩王是代王、庆王等,尤其是庆王,在宁夏银川镇守,修筑了繁华的庆王府,王府在今天银川市新华东街以北,府内有承殿、后殿、王宫、宗庙等建筑,此外这些藩王因为要抵御蒙古人,有独特的可以制造兵器的权利,庆王府内设有生产兵器的作坊“杂造局”、“兵车厂”和“神机库”等,能制造盔甲、军刀、弓箭等,权力十分大,怎么看都很危险,电影《锦衣卫》中庆王谋反,然而历史上的庆王大多十分忠心,并没有谋反。只有安化王谋反过,但很快被平定。
明初强制迁徙了很多其他地方的居民到地广人稀的宁夏居住,增加了宁夏地区的人口。明孝宗时设置九边,身为边防重镇的宁夏镇总兵驻宁夏卫,管辖长城东起花马池,西至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全长约1000公里的地方,明朝在这儿修筑长城,又迁徙陕西、四川人来到宁夏居住,宁夏因此得以再度发展。
明朝九边
明朝时期最喜欢修筑城墙,今天留存的西安、南京、大同等城墙都是明朝所建,银川也不例外,银川城有六座城门,城郭四角都建有角楼,城门之上还有城楼,另外还有85座悬楼,70座铺楼,100多座城楼组成了雄伟的宁夏卫城墙,显示出九边重镇的威武。
很多人对宁夏的印象可能是沙漠和干旱,但其实银川因为黄河冲积平原的影响,有了很多的湿地和湖泊,宁夏城就如镶嵌在这些湿地湖泊中的一颗陆地明珠,自然景观十分优美。
银川的湖泊不少
在银川市东侧有一个鸣翠湖,曾经是银川最大的湖泊,本名“清水湖”,后来在清雍正年间,一位游方道士到此,看中这一片山河之间的风水宝地,在湖旁建立了一座名为道祖庙的道观,渐渐乡民就以道观称湖为“道祖湖”,然而到了清朝,这个湖泊却干涸了,今天这儿被银川市改为了湿地公园。
再比如银川市西南的宝湖,曾经是明代的一个小湖泊,到了今天,面积却又扩大了,现存水面只有约0.4平方公里,成了一个大湖泊,已建成银川市湿地文化公园。
银川的南面有一个南塘也十分出名,据《嘉靖宁夏新志》载:
南塘在南薰门外,永通桥西南。旧为停潦之区,嘉靖十五年,巡抚、都御史宇川张公文魁惜其废于不治,功作岁余未成。都御史南涧杨公守礼委指挥方舆,因势修浚,植柳千株,缭以短墙,注以河流。周方百亩,菰蒲苹藻、鸥鹭凫鱼,杂然于中。泛以楼船,人目之如西湖,居民喜为乐土。
这个湖泊已经十分出名,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胜地,甚至被人誉为塞外的西湖。南塘修浚后,杨守礼曾邀宁夏镇城文武官员同游南塘,赋诗填词。如明代诗人陈棐所写的《南塘泛舟》:
长夏阴阴柳带烟,将军清酒载楼船。
远山倒浸光浮座,低树随波影入筵。
胡月不惊黄硖口,麦云已熟黑山田。
主人爱客还希范,岂慕风流学水仙。
杨守礼自己也写了一首《游南塘》:
小艇容宾主,乘闲半日游。
隔帘人唤酒,泊岸柳引舟。
垂钓双鱼出,随波一雁游。
夕阳催马去,清兴转悠悠。
在庆王府内还有一个名叫金波湖的湖泊,后来庆王府把这个湖泊对民众开放,成为远近闻名的景点。
明朝宣德年间,庆王府喜欢文学,招徕了大量文人骚客,来到了金波湖泛舟,他们写下了金波湖棹歌十首,其中出名的是这样的几首。
【其一】
冉冉芙蕖映翠荷,随风翻覆动金波。
云收一夜好明月,载酒扁舟听浩歌。
【其六】
平湖如镜冷涵天,秀出芬芳万朵莲。
宿鹭惊飞无别事,小舟又过沙汀前。
【其九】
点点蜻蜓贴水飞,锦鳞红萼两相依。
忽从拨剌声中看,飐湿生绡五月衣。
金波湖因为其风光被誉为“垂柳沿岸,青荫蔽日,中有荷芰,画舫荡漾,为北方盛观”。不过后来也干涸了,但金波湖这个历史符号留了下来,后来宁夏大学校区的湖泊就以金波湖来命名。
可以说,银川在明朝经济很繁荣,真正的银川文化形成于明朝时期。然而,李自成起义曾攻克银川,等到清军再占领银川之时,经过几番拉锯,银川遭到重创。
清代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御驾亲征噶尔丹,这一次康熙视察了明朝的九边重镇,他出北京,经过大同,来到了榆林,横渡黄河到了银川,视察了四大军镇,不久清军从这里启程讨伐噶尔丹。
经过皇帝的视察,银川受到了重视,城市得到发展。到了乾隆时期,银川再度恢复,被誉为“西陲都会”,甚至被誉为“小长安”。
清代的银川已经有了现代的出行,当时的宁夏府城街道井然,那个时候银川就形成了现代四四方方的道路,当时的银川百货杂陈,商贾云集,特别是山西的晋商很多,在城南的“山西会馆”可见去繁盛情况。
银川的路四四方方
晚晴同治年间,回乱使得宁夏地区人口锐减,左宗棠将大量招抚的回民迁到宁夏集中屯垦。清末,宁夏正式设省,银川也正式成为省会,变成省会后,银川进一步得到发展。1929年,宁夏省政府成立,银川市为省会。
今天的银川,正因为独特的历史风貌吸引各方游客,如果你来到银川,一定要来看看镇北堡影视城,这原来是明朝弘治年间兴建的一个军镇要塞,后来清代继续修复,还在南边修筑了“镇南堡”。
按道理说,这样的古迹全国有很多,它应该不起眼,更何况1958年,它变成了炼钢场所,然而劳动的张贤亮发现了它,并推荐给谢晋导演来此取景,拍摄自己小说改编的《牧马人》,镇北堡影视城因此成名,1993年正式建成影视城,1994年接待了香港前来的刘镇伟和周星驰,在此拍摄了《大话西游》,大话西游里面宛如月球般的景色增加了奇幻和浪漫色彩。很多到此旅游的人都专门来重温下“爱你一万年”的故事。
镇北堡影视城
今天的镇北堡影视城占地面积0.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西部影城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很多经典电影的场所都被保留展出,展出的场景有《大话西游》中的城门楼和城门洞盘丝洞,孙悟空与牛魔王打斗时的“天崩地裂”等一系列场景,《红高粱》中的月亮门、酿酒作坊、九儿(巩俐饰)居室和九儿出嫁时乘坐的轿子、盛酒的大缸碗具等,影视城门口那句霸气十足的话“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让这座影视城傲视全国。
大话西游拍摄于银川
来到银川,要喝八宝茶,这茶用红枣桂圆等加上冰糖泡制,可能有的人喝不习惯,羊肉粉汤饺子可能有的人不吃辣的人也吃不惯,那一定得尝下滩羊的羊肉,十分鲜嫩且不怎么腥臊,不喜欢羊肉的人也能吃得惯,当然如果有幸能排队吃上一顿老毛手抓那样更好了。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