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12日,侵华战犯东条英机被判处绞刑的消息传遍了全球,同年12月23号,东条英机和其他六名战犯被处决,这场军事判决最让人质疑的就是侵华天皇裕仁并没有被追究责任,反而还继续在天皇的位置上执政40年,其中究竟存在何种隐情,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裕仁天皇出生于1901年4月29日,由于日本皇室近亲结婚的传统,导致他一出生就体弱多病,而且眼睛高度近视,6岁入学之后,他就被发现右手手指活动不便,不得不放弃皇家教育中的美术音乐。1921年,裕仁刚满20岁便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欧洲之旅,尽管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但是最终他还是成行了,主要访问了英、法、比、荷、意5国,和英国皇室的相处使他倍感亲切,学习了很多有关君主立宪制的知识;在法国的时候,他数次访问一战时期的历史遗迹,还特地带回了一个拿破仑的半身像。
1926年12月25号,裕仁登基成为日本第124任天皇,当时他只有25岁,那时日本百姓都视天皇为神,日本皇室为了保留天皇在人们心中的神性,天皇一般不会轻易出现在公众面前,就算偶尔流传出的照片也会被修改地很完美,但是裕仁天皇最初并不认为自己是超自然的神,他崇尚的是生物学,卧室里还摆放着达尔文的雕塑。继位天皇之后,裕仁对军事越发感兴趣,在1936年2月26号的军事政变中,裕仁就显示了自己对于军部的控制能力,仅用了三天就平息了这场叛乱,处决了1400多名皇军成员。
而东条英机是裕仁手下最得力的干将,有着“剃刀将军”的称号,他出生于1884年12月30日,自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东条英机独断专行凶狠残暴,与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头目齐名。1941年11月18日,东条内阁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发动战争的集权“内阁”,东条英机一人身兼陆相、内相,以后又兼任文部相、商工相、军需相等职,集各种大权于一身,他成了明治维新后权力最大的首相,人称“幕府将军”。上任一个月不到,东条主张与英美开战,并用偷袭的方式袭击了美国在夏威夷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此后,日本在太平洋上失利,战况每况愈下,失败就在眼前,东条也引咎辞职。此时裕仁找到元老级内大臣,78岁的铃木贯太郎,求他上任当首相,铃木贯太郎的使命很明显,为天皇寻找体面的和平之路,结束战争。
日本投降后,东条曾试图自杀,以避免被美国士兵逮捕,却被人及时发现,在医治好之后,东条英机被送上了远东军事法庭,接受法律的制裁。而裕仁则找到了一个美国盟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麦克阿瑟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在得知珍珠港袭击事件后,他选择了等待,导致日本空军轰炸十小时之后,美国空军的飞机还在加油。麦克阿瑟具有战略才能,但他从来不具备团队精神,随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针对同盟。
麦克阿瑟曾任日本占领区盟军司令,他本应解散日本现有政府,以建立一个民主政体,但他认为日本天皇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有力工具,他不顾来自日本内外的压力,拒绝取消天皇这一职位。而裕仁也很配合麦克阿瑟,他在广播中发表了有关日本投降的讲话,确保了和平过渡,并且他承认日本投降的时候,只字未提日本失败的字眼,只表示世界形势发生了剧变,日本臣民需要接受这一事实。
裕仁天皇最大的“牺牲”可能是在1946年1月1日接受美国的命令,放弃了他的神性,承认自己只是普通人。作为回报,麦克阿瑟保护了裕仁,有传闻称麦克阿瑟的工作人员安排行贿,在军事法庭上避免了对裕仁天皇不利的证词。另一种更为人信服的说法是美国与盟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了有效控制日本,美国决定对日本天皇裕仁不予追究发动战争的责任,不予起诉和逮捕。
随着时间的推移,裕仁天皇逐渐被大家所原谅,看起来似乎摆脱了过去战争失败留给他的阴影,但是在他去世后,裕仁的日记被曝光,其中就有他对战争的忏悔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原文来源: History
在历史中咀嚼文化的味道,欢迎关注“世界史海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