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花朝节:一个千年节日在中断百年之后,能否重生

最近各地桃花玉兰樱花纷纷进入观赏期,咱们天南海北的国人也纷纷踏青出游。最近几天,上海武汉等地纷纷举办花朝[zhāo]节。这个节日起源非常早,曾经在历史上繁盛了一千多年,号称“岁时八节”之一,但是到了清朝末年,这个节日却迅速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我国历史上的花朝节是什么样的?它在一百年前为什么又会消亡?本期就来讲述这个花朝节的前世今生。

\

虽然按照我国明清时代的文人认为,花朝节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端倪,到了魏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因为在魏晋时期,一些文人的诗词章句中就出现过“花朝”的字样,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时候的“花朝”并非“花朝节”缩写而是“开花的早晨”之意。

从历史文献来看,花朝节的起源不会早于唐代。大约是在唐代中晚期,花朝节开始在唐代宫廷以及上层士大夫阶层中出现,当时取农历二月十五(又被称之为仲春十五)为花朝节日期,与八月十五相对。到了晚唐及五代时期,花朝节的风俗开始逐渐定型,并在多地出现。

\

进入宋代,花朝节繁盛一时。成书于南宋的《梦粱录》记载,当时花朝节为江浙一带民众普遍的踏青游玩赏花节日,花朝节那一天是因为是“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

当时南宋都城临安的市民都跑到钱塘门外等诸多园林景点,欣赏各种奇花异木,并且《梦粱录》还记载,当时最出名的花朝节景点就是临安城外包家山的桃花,那里的桃花盛放之时又多又密,犹如锦障一般。

\

唐宋时期奠定了花朝节的基本节日形式,历经元代直至明清,花朝节的节日内容日益丰富,而且拥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比如说,从花朝节引出百花生日的说法,又从中衍生出了十二花神的说法。所谓十二花神,就是按照一年十二月选出每月的节令花卉,同时又给花卉以历史或者传说人物充当男女花神。

而在节日活动方面,除了踏青赏花之外,还发展出了制作百花糕、酿制百花酒等民俗,以及扑蝶、赏红等各种娱乐活动。而且花朝节在农业社会能够迅速成为一个节日,甚至成为“岁时八节”之一,有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这就是因为每年花朝节举行的时候,正是农耕文明时代农民种植蔬菜瓜果、准备粮食耕种的重要日子,因此每年花朝节前后,当时的封建王朝都要组织官员出面进行鼓励农桑等活动。

\

比如说地方的县令长官就会出面给当地百姓发放一些酒食礼品,鼓励大家继续努力耕作,争取今年更大丰收,这是来自封建王朝的官方认可,而且也是花朝节得以在古代农耕文明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

以上这些花朝节的昔日盛况,如今的我们仍旧可以通过宋元明清的历代诗歌杂剧乃至小说中感受。比如古典名著《红楼梦》里,曹雪芹就把林黛玉的生日安排在了农历二月十二,这一天在清代是花朝节的日期,也就是作者借此暗示林黛玉与花神同一天生日,由此来看,作者对林黛玉的角色定位之一二。

\

由这个话题引申开来,大锤就要说一说这个花朝节自身携带的一些不利因素了,为什么花朝节从唐代发端一直延续到清代,却在清末到民国期间迅速消亡,这些自身不利因素确实是阻碍花朝节继续发展延续的重要因素。

刚才大锤说到,曹雪芹安排林黛玉的生日在农历二月十二,因为这一天是花朝节。肯定有读者听友朋友就要问了,大锤你不是之前还说花朝节是农历二月十五吗?其实,这两种日期都对,花朝节在最初唐宋时期定型的时候,确实是农历二月十五,但是请注意,花朝节的基础是建立在春天到来百花盛放这个踏青基础上的,而因为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具体的百花盛放日期,实际是有差别的。

\

因此从宋代开始,花朝节在各地就有多个日期版本出现,大致有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等等说法。也就是说,花朝节因为各地进入春花烂漫的时期不同,而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日期。

因为没有固定的统一节日日期,大家就不太容易同时过节,也就很难出现大范围的地域人群的过节活动,也就很难形成古代人群的集体节日认同,这是阻止花朝节成为固定统一民俗节日的重要缺陷。

\

而花朝节到了清末以后,又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条件变化,这就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按理说,我国从清末到民国时代,工业文明的进展是非常缓慢的,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城市里。

问题是花朝节在古代大部分时间里都属于城市市民阶层的踏青节日,而在清末民国时代,当城市出现了工业文明迹象之后,对于尤其是对于城市人群来说,这种冲击对传统农耕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直接导致了花朝节的衰落。从历史文献上来看,花朝节的这种衰落是非常快的,大约在1920年代,上海就有杂志报道已经开始怀念纪念昔日的花朝节了。

\

如今,各地在踏青时节纷纷推出花朝节,意图将中断百年之久的花朝节重新延续,同时也有旅游方面的经济效能考虑,那么这些重续花朝节的效果如何,咱们不妨拭目以待。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