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腾讯独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文|阿璟
一说到海盗,大部分人先想到的也许是著名的系列——《加勒比海盗》。这系列电影从2003年出品以来,一直是票房口碑双丰收。当然,今天并不是来给这部电影打广告的,而是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地球上那么多大海,为啥导演偏偏要拍加勒比的海盗嘞?
答案很简单!加勒比海域曾经真的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海盗……
那到底为什么加勒比海域会有这么多海盗呢?
这就得从西欧暴发户——西班牙说起了。
充满魅力的加勒比海
01.西欧的暴发户——西班牙
我们都知道,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西班牙与葡萄牙率先发现新大陆,并争先恐后地探索大陆,寻找源源不断的财富。16世纪早期,西班牙探险者发现了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的巨大金库,发了一大笔横财。
看着原先一个伊比利亚半岛上不起眼的小国一夜暴富,西欧人都眼红了。整个欧洲的民众都密切关注着新大陆的动态,意图横渡大西洋,发现新的财富。然而教皇早就在西、葡的胁迫下将新大陆划分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西班牙和葡萄牙才是‘正统’的新大陆的主人,西欧大陆上的其他国家,什么英格兰啊、法兰西啊,都是没有机会进入新大陆的。
西班牙大摇大摆地将金银财宝一船一船地运进来。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西班牙有钱之后也越来越刚,简直到了疯癫的地步。这大把的钱不存起来去投资,而是用去买奢侈品和搞军队打仗。一夜暴富还如此不加收敛,这可彻底惹恼了西欧大陆上的其他国家,尤其得罪了英国和荷兰。
荷兰与西班牙之间由于尼德兰纷争,爆发了‘荷兰独立战争’,这场战争居然断断续续打了整整八十年。
02 宗教纷争和‘私掠许可证’
16世纪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猛烈冲击着天主教会统治的根基。西班牙是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国家,而英国荷兰等都经历了宗教改革,信仰新教,有着比较强烈的反天主教态度。英国为了反对天主教势力,也开始对西班牙用兵。
可西班牙毕竟拥有美洲这个提款机,经济实力相当雄厚,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了打击西班牙,首创了‘私掠许可证’,允许民船帮助信仰新教的荷兰人争取独立。也就是说,这些海盗活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当时,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组成部分的海军还未完全成型,这些海盗掠夺行为就代替了海军行事,不仅被用来实现政治目的,还有相当鲜明的财务目的。英国利用海盗破坏西班牙在美洲的贸易活动,著名的英国海盗德雷克,就曾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被封为英格兰勋爵。
西班牙无敌舰队被击败
在反天主教情绪的影响下,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荷兰,英格兰,法兰西等国的船员不断进入加勒比海。得到许可的海盗们欢欢喜喜地准备去打劫,那么到哪里去蹲点这些装载着无数金银财宝的西班牙船只呢?他们盯上了位于南北美洲交接处的加勒比海。
03加勒比海‘优越’的地理位置
加勒比海是西班牙货船的必经之路。腓力二世对新大陆的贵金属十分贪婪,也就是这个时期,西班牙船队,这种更为系统的运输方式出现了。每年春年,大型船队从塞维利亚起航,装载着橄榄、葡萄酒等西班牙商品,驶向加勒比海。
到达加勒比地区后,船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驶向墨西哥,一部分驶向巴拿马。等到船只抵达港口,商人就兜售自己的商品,而与此同时,骡队驮着贵金属装上停泊在墨西哥和巴拿马的船只。等到船只装满黄金与白银,两支船队就起航,在哈瓦那会合,穿越大西洋回到西班牙。从这套运输路线可以看出,加勒比海是西班牙船队的必经之处。
在加勒比海域,拿骚、黄江港和龟岛这几个岛屿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海盗在陆上的据点。这几个海岛离西班牙航线很近,供给也来的很快,对加勒比海盗的发展极为有利。
如此说来,海盗聚集在加勒比海也就不奇怪了。
加勒比海位于西班牙航线的必经之路
04 加勒比海盗的‘自我管理’
海盗多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据估计,17-18世纪,逃亡的奴隶占了海盗的四分之一。这样的群体,在船上往往容易发生暴动,冲了自家的龙门庙。为了加强管理,海盗船队开始施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比方说船上禁赌禁嫖,遇事集体表决等。
没想到那些烧杀掠夺的海盗,也有如此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
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宗教道德意识的推动,在加勒比海面的聚集,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以及能把西班牙折腾得头痛欲裂的非凡实力,如此一来,加勒比海盗的名声也就传开了。
加勒比海盗因西班牙而辉煌,16-17世纪可以说是属于西班牙的世纪,盛极一时,而加勒比海盗在16世纪起步,17-18世纪达到鼎盛。当西班牙没落后,欧洲国家不再依赖于海盗的制衡,也就不再支持海盗活动。加勒比海盗也就逐渐衰弱下去。
谁能想到今天风平浪静的加勒比海面,三四百年前曾有无数海盗船掠行呢?不知今天的加勒比海下,是否沉睡着几只破碎的西班牙船只?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2.[英]卡丽·吉布森,《帝国的十字路口:从哥伦布到今天的加勒比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