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郭沫若坚持拆掉北京古城墙,梁思成极力反对: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

北京又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元朝、明朝和清朝都把都城选在了这里,北京也留在了很多历史悠久的建筑。时至今日北京的古建筑却越来越少了,其实在建国之初北京的古城墙和很多古建筑都保存的非常完好,陈思诚、林徽因等人都主张保留下古城墙,然而郭沫若等人却极力主张拆掉古城墙,这也导致这些几百年的历史古城墙被拆毁,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遗憾……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并把首都选在了北京,作为首都北京的原来的城市格局已经显得有些落后了,必须对北京城进行重新规划。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城市规划中自然少不了苏联专家的身影,苏联专家规划的北京城简直就是莫斯科的翻版。然而两国的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北京城的古城墙和很多古建筑都要被拆除,这让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中国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都觉得非常心痛。

\

1950年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出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他们认为北京城的规划绝对不是直接把古建筑拆掉就完事了,也不是要把所有的北京古城保留下来。梁思成建议把北京行政中心放到西郊,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避免大规模的拆迁。这绝对是一个古代以现代并存的规划方案,即便是放在现代看来也是很高明的方案,但是最终却并未被采纳。

\

彼时新中国刚刚建立,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人根本无法理智的思考古建筑的价值,就连历史学家郭沫若也极力鼓吹古城墙无用,他认为工厂远比古城墙有价值的多!而当时大多数的老百姓也是一样的,毕竟这些古城墙不能让自己吃饱饭!一向理智的主席也认为要把北京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自然要拆掉古城墙;周总理也认为新中国就是要彻底改变旧北京城的面貌。

\

时至今日,时间证明了当时政府的决策确实有待商榷,但是我们却无法说主席、总理和郭沫若错了,毕竟每个人都有时代的局限性!只能说梁思成的方案没有推行下去是一个遗憾,作为一个学者梁思成看到城墙被拆非常心痛,他的妻子林徽因甚至哭了,他痛心地说道:“50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