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杨殷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候补委员。
为加强党的军事工作,此时党中央决定恢复中央军事部,由杨殷担任部长,委员有周恩来、项英、颜昌颐、彭湃和关向应,不久又增加李硕勋、李超时、彭干臣为委员。
1929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在《目前军事工作计划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央军事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杨殷
杨殷生活广东香山县人(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人),生于1892年,比毛主席大一岁。他早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担任了孙中山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和1927年广州起义的组织发动者之一。
在海陆丰苏维埃政权落入敌手后,彭湃属下一个团的团长白鑫来到上海,在中央军事部下属的军事委员会担任秘书。
白鑫是湖南常德人,毕业于黄埔四期,和林彪、刘志丹、段德昌、曾中生等是同学。
不久,彭湃奉命到上海出任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军委书记。时任中央军事部部长的杨殷,决定让白鑫当彭湃的秘书。白鑫的住处因此成了党的一个重要的联络地点。
但是,随着全国革命进入低潮,白鑫被白色恐怖吓破了胆,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以出卖同志而获敌人奖赏一辆小车和五万元,成为可耻的叛徒。
1929年8月24日上午,白鑫接到彭湃的指示:下午3时在白鑫的家召开军事委员会会议。
白鑫估计周恩来、杨殷、彭湃定会出席会议,于是和其妻做好会前准备后,便借口胃病发作,外出向国民党的上海公安特派员范争波告密。
当天下午4时,杨殷、彭湃和上海总工会副总指挥张际春、中央军事部委员兼江苏军委委员颜昌颐、江苏省士兵运动负责人邢士贞等聚集在沪西新闻路经远里12号白鑫家的二楼开会,被法租界的巡捕和上海公安局逮捕。
杨殷、彭湃等人被捕后,周恩来全力组织营救,计划在引渡押解到龙华警备司令部的途中将他们抢救出来,可惜没有成功。
杨殷等人以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同敌人斗争,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罪行,宣传我党的政治主张。在狱中,杨殷不放弃一刻为党工作的机会,不断地向难友和看守士兵宣传革命,揭露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丑恶行径,谈至痛切处,许多群众和士兵为之感动,有的竟捶胸落泪,痛骂国民党新军阀。杨殷等人常常高唱国际歌,鼓舞狱中同志的斗志。
8月30日,蒋介石亲自下令秘密枪杀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同志。杨殷临刑时一如往日镇静自若,笑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慷慨地向士兵及在狱群众说了最后赠言,唱着国际歌,高呼口号,英勇就义。
杨殷故居
杨殷的话引得一般士兵都失声痛哭,连看守员也为之掩面。杨殷牺牲时,年仅37岁。
11月11日,叛徒白鑫被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率红队击毙于上海。
1933年10月,中革军委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步兵学校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彭(湃)杨(殷)步兵学校。(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