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张益唐:北大学神沦落美国刷碗,受尽侮辱,58岁破解全球百年难题

2013年,一个58岁的中年男子突然从默默无闻变得举世闻名。张益唐,一个旅美工作的普通数学家讲师,突破了困扰人类将近100多年的世界难题——“孪生素数猜想”。从成就来说,张益唐甚至直接超越了破解哥德巴赫定理(1+2)的陈景润。

张益唐:北大学神沦落美国刷碗,受尽侮辱,58岁破解全球百年难题

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位名满天下的超级数学家,在旅美之初,曾经以北大博士生的身份,刷过很长时间的盘子,送过外卖,受尽了人间的苦楚。如今他大器晚成,想起当年的苦,或许别有一番滋味。

张益唐上海人,出生于1955年,生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是电气工程教授,母亲是公务员。从小,张益唐便对数学有着莫大的兴趣,他喜欢从书店买来许多数学书,日以继夜的钻研。1972年,张益唐在锁厂当工人。

1978年恢复高考,23岁的张益唐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终于可以钻研他喜欢的专业。1985年,张益唐在读完本科后,很快便完成了硕士学位的攻读,并得到了赴美留学的机会。当年,他在公费的支持下,来到美国普渡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张益唐:北大学神沦落美国刷碗,受尽侮辱,58岁破解全球百年难题

1992 年,张益唐以优异的成绩从普渡大学毕业。按照这个路径,其实他的学术生涯应该走得很顺利才对, 但就是在普渡期间出现了波折。

张益唐的导师名叫莫宗坚,其专长的领域是是雅可比猜想,自称该领域的看门人。在校期间,莫宗坚对张益唐十分严格,两人几乎每天都要进行长时间的学术讨论。但是到了后来,张益唐与导师在学术上产生了分歧,两人从每天会面减少到每周一次会面。

在撰写论文时,张益唐逐渐发现导师在证明雅克比猜想时,犯下过一些错误。而他的论文里,正是运用了导师的错误结论。最终,张益唐的论文没有通过,数年的研究全部白费了。不过好在,张益唐在博士期间确实做出过一些成绩,使他得以顺利毕业。

张益唐:北大学神沦落美国刷碗,受尽侮辱,58岁破解全球百年难题

但是在莫宗坚看来,张益唐的行为是在给自己拆台,让自己丢了脸。因此,原本和睦的师生关系瞬间破裂。张益唐毕业后,莫宗坚拒绝给自己的门徒写推荐信。实际上,这等同于将张益唐逐出师门。

在美国,如果没有导师的推荐信,张益唐找工作将寸步难行。更雪上加霜的是,一群来自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数学家,彻底抢走了张益唐的饭碗。他们便是曾经苏联的数学家。当年,苏联数学冠绝全球。苏联解体,这些数学家纷纷来到美国谋生,成为了各个学校数学系的支柱。而张益唐这个初出茅庐的小数学家,怎能和这些成名已久的大数学家相比?

就这样,作为北大学神、普渡大学博士生的张益唐毕业即失业,甚至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后来,一个北大校友听说了张益唐的遭遇,于是将他邀请到肯塔基州替自己经营的赛百味快餐连锁店做会计。

餐厅的会计,就算是掌握高中数学的人都能做,收入微薄,仅能糊口。有时候,张益唐甚至还要帮餐厅刷盘子。当年留学美国,很多中国高材生都难以找到工作,因此许多多有刷盘子的经历,而张益唐亲身领教这份不甘和屈辱。

张益唐:北大学神沦落美国刷碗,受尽侮辱,58岁破解全球百年难题

之后,张益唐在六七年间换了许多工作,他送过外卖,做过旅店小工。后来由于房租交不上,他便住在自己的二手车里,真是要多惨就有多惨。他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受尽了别人的嘲笑。

但到了1999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另一位北大 校友帮他联系到新罕布什尔大学授课, 开始算编外人员,几年后才转正。在学术圈中,讲师是份辛苦活,待遇与拿到 终生教职的教授、副教授们相差巨大。 不过在高校拥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加 上有图书馆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他已经很满意。至少,他终于能够研究自己喜欢的数学了。因此他在学校一呆就是14年,其间几乎没有与学术界发生联系。

在校期间,张益唐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困扰人类长达200年的问题——“孪生素数猜想”,而这个问题的难度和哥德巴赫猜想是不相上下的。本人将这个猜想复述如下:

“素数(也叫质数)为数论中的基础概念,专指那些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由2开始,3、5、7、11、 19、23 这么一路延续下去,或许直到 无限。如果某个素数前后有差值为2 的另一个素数,两者即构成“孪生素数”, 比如(3 5)、(5 7)、(11 13)、(17 19)、(29 31)、(41 43)。如果有一个表格分别列 出1万以内的孪生素数、10万、100万、 1000万、1亿以内的孪生素数,我们可以发现其分布越来越稀疏,但似乎一直存在。此时,孪生素数猜想的核心命题为,孪生素数有无穷多对,不管多么稀疏,它们将一直存在下去,直到无限。”

张益唐:北大学神沦落美国刷碗,受尽侮辱,58岁破解全球百年难题

到了2005年,这个难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横空出世的GPY方法,让解决“孪生素数猜想”只剩下“一根头发丝”的距离。

但是突破这一根头发丝,又谈何容易?2008年,美国数学研究会就“孪生素数”专门开了一次会议。但是大家却都一致认为,短时间内突破孪生素数问题,是绝对不可能的。

然而这些美国精英数学家怎么也没想到,一个普通的华人讲师,却将这个困扰人类百年的问题直接突破。

在解决问题时,人往往需要顿悟,而张益唐就经历了这次特殊的顿悟。2012 年夏天的科罗拉多州,57岁的张益唐,到好友齐雅格家做客。后来,张益唐烟瘾犯了,便在后院抽烟,真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小鹿在树林间呦呦地叫着,别提多令人心旷神怡。

张益唐:北大学神沦落美国刷碗,受尽侮辱,58岁破解全球百年难题

清新的环境似乎一下刺激了张益唐的大脑:“我终于想出方法了!”在脑海中,张益唐终于找到了破解“孪生素数猜想”的金钥匙。

接下来的 6 个月,他完成了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论文很快便交到著名数学家亨里克·伊万尼茨手中。伊万尼茨反复审阅了论文,终于得出结论,孪生素数问题,已经被张益唐这个58岁的华人讲师突破了。

终于,张益唐苦尽甘来,荣誉像海潮一般向他涌来。张益唐的成就,就此超越了他的前辈——陈景润。张益唐从别人口中的“这个中国佬是谁”,变成了令人尊敬的张益唐教授。

张益唐:北大学神沦落美国刷碗,受尽侮辱,58岁破解全球百年难题

2014年内,张益唐拿到了所有能拿的荣誉。但是有一项荣誉,张益唐却拒绝接受。当普渡大学将杰出校友的荣誉交给他时,张益唐却说:

“我大概不会去领这个奖的。可以这么说, 北大是我唯一的母校。”

虽然张益唐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但是普渡大学的那段经历,还是成为他终生的阴影。

张益唐年过半百,为何还能完成人生的逆袭?说白了,那就是专注。在张益唐的同学中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为潜心研究数学 , 张益唐几乎把自己与世隔绝。 他妹妹曾在网上发寻人启事寻找哥哥 , 当时在美国当教授的老同学给他妹妹回了个电邮。由此可见,张益唐对数学的专注度有多高。

张益唐:北大学神沦落美国刷碗,受尽侮辱,58岁破解全球百年难题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