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小说或动漫的人都知道,日本在推理小说和动漫等方面做的相当不错。如著名的动漫《名侦探柯南》便是他们响亮的一张名片。剧中的柯南心细如发,逻辑缜密,不管多复杂的案件,最后都能把凶手绳之以法。而事实上,日本警察或侦探并没有那么高的效率,还是有许多悬案几十年了还未破解。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毒可乐连环杀人案。
1977年1月4日凌晨两点,东京品川车站外,六个刚刚下班的年轻人结伴向宿舍走去。在距宿舍200米左右的公用电话亭旁边,其中一个女孩“幸运”地捡到了一枚十元硬币和一瓶未开封的可乐。当时可乐在日本很流行,一般青少年都喜欢喝,但价格却不是他们这种打工族能承担得起的。出于对晚辈的爱护,小女孩并没有喝这瓶可乐,而是将它给了他们中最小的16岁男孩慧明源。
回到宿舍后,慧明源就随手将可乐放到了冰箱里。洗漱之后,其他人都回到了二楼休息,慧明源感觉有些口渴,便将冰箱里的可乐打开喝了。但慧明源仅仅喝了一口,便将可乐都吐了出来。他虽然可乐喝的少,但也不是没喝过,这瓶可乐的味道实在太难喝了。然而,五分钟之后,慧明源便开始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室友们急忙将他送到了附近的品川医院,但医生经过一整夜的抢救,还是在次日凌晨7:30宣布了他的死亡。
室友们刚开始以为慧明源是食物中毒导致的,但医生们却并不这样认为。警方到来后,对慧明源进行了尸检,才发现他是氰化钠中毒,而氰化钠的来源正是那瓶可乐,且剂量非常大。氰化钠小剂量中毒便会出现头疼、恶心、胸闷等不良反应,而大剂量中毒则会全身痉挛,呼吸立即停止,进入闪电式昏迷和死亡。
警方这边刚刚立案,不幸又发生了。1月4日早上8点15分,一名中年男子也因氰化钠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而这位男子昏迷的地点,距离之前他们捡到可乐的电话亭不足百米。在男子身边还有半瓶可乐,以及他的呕吐物。警方在调查了这名中年男子的身份后发现,他居然是潜逃13年的通缉犯金源博,警方十几年没逮到他的人影,没想到他竟然中了毒可乐的招。
但此事也引起了警方的警觉,对毒可乐严加防范。在中午12点50分时,警方在距之前电话亭600米处,一家商店的电话旁,又发现了一瓶没有打开的可乐。据商店老板15岁的儿子说,他早上就看到了这瓶可乐,因为急着出去,所以没有喝。原本打算回来喝,没想到居然是毒可乐,他也暗自庆幸。而经过检测,这瓶可乐中,仍然含有氰化钠,且剂量越来越大。之后,警方又在距电话亭不远的路灯下发现了第四瓶可乐。
而据附近居民所说,早在几周前,附近的电话亭和路灯下就出现了数量不等的可乐,它们的位置也时常变化。为了警醒疏于防范的普通居民,东京警视厅立即联系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呼吁大家不要随便捡地上的可乐。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大板39岁的男子申琪在路过自动贩卖机买烟时,发现一瓶可乐,仍不顾同事劝阻喝了一口。后来他果然中毒,被同事送到医院后被抢救过来。原来他喝的那瓶可乐里氰化钠剂量过小。
但令人奇怪的是,好不容易捡回一命的申琪竟然自杀了。原因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顾同事劝阻喝毒可乐的行为很愚蠢,所以不愿苟活于世。这个自杀的理由实在太牵强了,所以警方不得不怀疑申琪就是那个犯罪嫌疑人。他之所以喝下毒可乐没死,是因为他掌握了氰化钠的剂量。但警方又找不出他作案的动机和证据,所以这件案子到今天都没有破解。